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23 22:43:35瀏覽2287|回應17|推薦31 | |
此刻,我比較同情吳敦義主席。我認為他的難處猶甚於韓國瑜。 韓國瑜對了許多人的胃口,特別是對了大家的某種特殊情緒。但是,他的看法未必公允,包括他關於權貴政治、密室協商的說法。那種批評是出於一種負面印象,這種印象可能很多人都有,卻仍然未必公允。 當國家或集體出問題的時候,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歸咎於當時的領導者。領導者個人既是鮮明的可歸責對象,而不像“結構“這種概念這麼抽象;同時,當眾人齊聲責備同一個人或特定少數人的時候,即使這個人(或這些人)是有權力的領導者,卻也是難敵眾口鑠金。尤其當他被逼下台以後,更可任人喊打,他也難以回嘴。但是,眾人皆責,未必就表示責任真應該由他來擔,或由他擔負主要之責。甲午戰敗,清朝簽了降約,大家罵李鴻章,說他是”宰相有權能割地“。這是公允的嗎? 國民黨現在雖然稍稍有些回氣,但是,不說別的,怎麼樣能讓黨工們能按月領到薪水養家活口,都仍然困難。國民黨已經不再是家大業大的政黨。重批黨的高層,不但是傷害黨,對這些被形容為高層的人也並不公平。 我很希望韓國瑜自己務必要想清楚。藍營大眾因為對局勢失望,就對黨的”高層“肆意批評,認為問題都是被他們少數人搞出來的。這種民意很難攔得住。但是,可能成為領導者的人卻不宜跟著起哄。總要看得更深、更廣。同時,也可能更要看清楚自己。”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遠。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