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11 19:13:58瀏覽6269|回應3|推薦15 | |
公文處理是一項細緻工作 任職之初,有幸遇到一位善治公牘的長官,在他嚴格、細心的教導下,打下公文處理的良好基礎。如今,意外使用「公文實務」為題,南北各地講課,除貢獻所學外,也豐富了退休生活。 其實,公文處理並非本人專業,而是在服務公職期間,有相當時日從事相關業務,包括:收文、發文、印信、資訊、管考與檔案管理等;同時,又擔任主管多年及負責本機關「文書作業」整體規劃,加上經常應機關團體邀請演講(註一),在長期關注、多元吸收之下,終於體認到:處理公文是一項極為細緻的工作。 公文是推動公務的載具,公文撰擬簡單清楚,處理程序迅速確實,足以提高行政效率,就像交通建設對經濟發展一樣,重要性不言可喻。早年,公務員國文素養不差,業務性質較為單純,公文處理大致不生困擾;如今,在忽視國文教學的情況下,年輕一代的文字能力相對較弱,再以政府工作日益龐雜,「公文」成為各機關團體的棘手問題。於是,邀請專家進行演講,但因時間有限,學習效果不見理想。 許多人以為:把事情辦好就行,何必太在意公文。此種想法,對剛成立的小單位而言,確實不假;但組織越來越龐大、年代越來越久遠,就會發現不重視文書作業的嚴重後果;除無法累積經驗外,遇法律案件而需要證據時,有時翻箱倒櫃都難以獲致。因此,建立一套處理公文的制度,不僅是政府機關必要的工作,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行號,也不能等閒視之。 行政院《文書處理手冊》對於公文的處理,訂有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若干步驟,每個步驟該如何處理,都有明文規定,只要按照規定確實執行,便不致發生離譜情形。只是,任何規定若沒有實務經驗作支撐,很難望文生義;加上,整套文書處理流程至為精細,而且環環相扣,任意為之或便宜行事,都會造成程序的紊亂。 授課時,有人提問:業界可否另立一套文書系統?我說:當然可以!只是政府機關的文書作業,經過千錘百煉,該遇到的問題都曾遇過,同時也都有解決問題的經驗;倘若另立一套文書作業,不僅必須從頭學起,而且遇有問題,也無相關經驗可資借鏡,不如仿傚政府文書作業,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公文處理既是細緻工作,組織內無須人人精通,但主管就要像國文老師(註二)一樣,不但要用心批改公文,而且要督促部屬從批改中,體會公文製作要領。必要時,應置若干「閱稿人員」(註三),為公文製作進行把關,就像立法程序的第三讀,才能澈底解決公文處理的問題。 總之,每個機關團體應遴選適當人員,訓練為「種子老師」,再由種子老師逐步推廣。若有此計畫者,本人願意花較多時間,且不太計較鐘點費的情況下,幫助機關團體提升處理公文的能力。 註一:參閱【關於夏老師】乙文。 註二:參閱【主管人員猶如國文老師】乙文。 註三:參閱【現代版的紹興師爺】乙文。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