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採計筆試就是真正的公平嗎?
2010/09/01 00:26:36瀏覽3102|回應10|推薦20

前幾天,台北在開全國教育會議。

其中一天的議程,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提案表示,大學碩、博士班應逐年提高「甄選入學」比率,捨棄學科筆試入學。
根據媒體報導,還獲得不少大學校長支持。
引述媒體報導的內容:
彭宗平指出,研究所入學考試通常是考1到3科筆試,不少大學生在學校混4年,到最後1年為了升學,才去補習班惡補研究所考試科目,造成大學生不重視平常課業,只憑少數考科成績就可晉升為研究生,是大學教育的扭曲現象。

說到這個問題,說嚴重也很嚴重,說不嚴重也不嚴重,反正,一個提案出來,一定有正反面意見。
就像今天我看到有人投書反對「研究所捨棄學科筆試入學」的政策,一份是大報,一份是小報,理由都一樣,怕研究生走後門,利用在學校跟老師很熟,就直接走進研究所的「窄門」去啦!

我繼續引用媒體報導內容:
成大校長賴明詔與雲林科大校長楊永斌也贊成,並認為美國一流大學憑推薦信、自傳與在學成績就能挑選好學生,台灣研究所也應該放棄筆試,找到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

對於這個提案,我的想法還是和這些提案人一樣。
至於你也能接受的「走後門」問題,我有幾點意見:
1. 如果怕有人走後門,那也是因為先有後門,才會有人走。
2. 如果怕有人走後門,那就堵起來吧!沒本事堵住後門,當然會怕人走後門!
3. 不想去堵住後門,只會擔心有人走後門,如果不是後門開太大,那就是沒本事堵住後門,也有可能是先聲奪人。

如果只是因為有後門,就什麼事不用作了,那研究所就關起來算了,反正後門都這麼大了。
這種意見,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勇氣。
如果這麼擔心後門的問題,為何不把後門公諸於世,看看還有誰這麼不要臉,就走給大家看看啊!

那麼,有一流學府,當然也有野雞大學的歐美國家,是不是也會因為不用筆試完全甄選入學而後門洞開?
說句不客氣的話,研究所唸一唸,就知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擔心後門居然是反對筆試的理由,顯然走後門的風氣太嚴重了,才會如此擔心,既然這樣,那應該先處理「後門」的問題,怎麼故左右而言他?

基本上,要真的擔心唸研究所還要走後門的話,那麼,用筆試篩選研究生就會比較公平嗎?
我還是得說,研究所唸一唸,就知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很多怪事,我看過,我也聽過。
就說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東西,不說那些不能說的秘密。
研究所筆試固定考某2-3個科目,大部分的學校都是固定某幾位教授在教那幾門必修科目,用的教科書也差不多,有心考上該校該所的朋友,都知道要去該校旁聽該教授的課,買那本必備的參考書,更有心的還會弄到萬年筆記去猜題。
這樣考下來,我還沒聽過不會上的。

這樣的考試公平嗎?
當然公平,因為考生很用心的在準備該校要考的科目,怎會不公平?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補習班幫你把某所要考的筆試科目,需要的參考書、該教授的課堂筆記,都整理好重點,而且還幫你有系統的將該門學科的觀念作結構性的講解清楚。
請問,這和上述的用心準備考試,有多少本質上的差異?
公平嗎?
當然公平啊!你有交錢給補習班,補習班也幫你有效率的準備,更重要的是,你也不是舞弊考上的,怎會不公平?

至於「猜題」,反正,課堂講義是公開的,指定參考書也是你有我也有,你猜得到,我猜不到,那叫做個人功力,當然,你要說這是狗屎運也可以。

但不管怎麼說,重點在這裡,請回到前面,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說:
「研究所入學考試通常是考1到3科筆試,不少大學生在學校混4年,到最後1年為了升學,才去補習班惡補研究所考試科目,造成大學生不重視平常課業,只憑少數考科成績就可晉升為研究生,是大學教育的扭曲現象。」

彭校長已經點出來問題所在,只要準備幾科筆試就能考上研究所,只憑少數考科成績就可晉升為研究生,這是「大學教育的扭曲現象」的教育問題,而不是公平問題。
我看到一大報和一小報,一位教授和一位「?」的意見,只在乎「公平」。
試問:孰者為大?孰者為小?

衡量的標準在於,「成大校長賴明詔與雲林科大校長楊永斌也贊成,並認為美國一流大學憑推薦信、自傳與在學成績就能挑選好學生,台灣研究所也應該放棄筆試,找到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
重點在於:「找到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

要以「真正有興趣做研究」作為挑選研究生的標準,請問:用1到3科筆試能不能找到這種研究所需要的學生?
這對於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而言,「公平」嗎?
對於需要想做研究的教授、研究所、大學來說,公平嗎?

換個角度想,1到3科筆試是不是變成擅長考試,卻未必有興趣做研究的「後門」?
甚至是「不重視平常課業,只憑少數考科成績就可晉升為研究生」的後門?

筆試真的就是絕對的公平?就能解決大學需要「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的問題?

更不用說,研究所入學考試採用申論題的主觀題,誰能保證這有絕對的公平?

我的看法是,或許放棄筆試完全甄選入學對於謹守習慣筆試才是唯一公平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也不公平,更有走後門的大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能不能解決已經扭曲的大學教育,讓研究所找到真正要做研究的學生,而非讓本來要做研究的大學研究所弄來一堆考試機器,等到學位論文口考的時候才發現,這些筆試機器根本沒有能力解決學術問題,然後,納稅人傻呼呼的把血汗錢拿去繳稅讓這些考試機器花掉很卓越的補助費用。
到時候,再來跟我說什麼是後門,什麼是公平。

最後是一篇評論的節錄。

業界不需博士… 學校只教考試機器   2010/06/28 
【劉仁沛/台大農藝系生物統計組教授、統計教學中心主任(台北市)】

我國教育就是考試教育,製造了一堆除了考試其他什麼也不關心、什麼也不會的考試機器人。只會考試不會做事,上了研究所,讀了博士班,必須進行無標準答案的研究時,就束手無策了。進產業的畢業生思考模式也被「一定要有標準答案」限制,因此台灣的產業只能做代工,無法創新研發。當國外一流大學早已反省不應單以考試成績為入學標準,且要顧及入學者多樣性時,台灣各頂尖大學仍沾沾自喜收到多少滿級分的學生,是不是太缺乏反省能力,也太因循苟且了呢?

【2010/06/28 聯合報】 

2010/09/01  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

2010/09/01 《部落格名嘴》電子報精采網評速覽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jackal&aid=4371488

 回應文章

HHW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再分享一個
2010/09/10 00:21
在台灣的社會,若口試的分數比重太高,就容易產生內定人選. 像有些博士班就喜歡找在職而且位置要很大的,如管醫院資料庫的主管之類的,為何? 他或她有資源. 那人喜不喜歡做研究沒關係,會不會讀書寫報告也沒問題,只要把data set拿來能夠讓這些老師拿來利用發表SCI/SSCI期刊論文數篇就會被錄取...因為該人貢獻data set,所以發表的每天論文都會有該人的姓名,自然就會畢業了... 各位可以思考,該人敢個醫院的資料庫會有時間寫論文嗎???

ggyywk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你沒有看清楚這些校長的主張, 背後的心機你更沒看到!
2010/09/02 12:45

1. 現在研究所甄選早在20年前就開始了, 所以關鍵是甄選入學的與考試入學比例如何最佳化, 但這些校長的目的卻是要"全面採用甄選", 完全封殺公平考試入學的考生!
大學入學考試失常的學生, 年少輕狂徬徨或是蹉跎的學生, 大器晚成的學生
你完全不給他們機會? 公平嗎?

2. 你有甚麼根據證明, 考試入學進來的研究生, 表現比甄選進來的研究生差?
, 拿他們的成績/學術成就來證明吧, 若有再談擴大甄選比例不遲! 還是說只憑感覺?

3. 大學生若不重視課業, 你校長大可以要求教授嚴厲一點把他們當掉啊!
怎麼會藉由研究所入學時才來要求? 那不升研究所的學生, 豈不就管不到?
你為什麼不去當他們? 不知? 不想? 還是不敢? 為何會有這樣的扭曲?
再想想吧...

4. 那這些校長為何不擔心全面推甄後:
"教授只對名校學生有興趣, 而學生只對給分高的教授開的課有興趣, 大學教育被推甄窄化"?

5. 研究所筆試部份的確取決於任課教授的major難免會有些主觀, 所以面試一定更主觀
不是嗎? 但筆試部份的問題容易有技術性的解決方案去cover, 面試卻困難的多!

6. 祝你早點進入產業界工作, 你就會知道劉仁沛說的"台灣產業只能做代工, 無法創新研發"的真正問題在哪裡. 劉是在象牙塔裡妄言以管窺天!

7. 誰告訴你"美國一流大學憑推薦信、自傳與在學成績就能挑選好學生", 美國一流大學
不但要你去考SAT/ACT標準測驗拿高分, 有的錄取了還把你叫去學校再筆試考個一兩次, 沒過照樣取消錄取! 你認為這些校長不知道這件事的機率有多高?  他們為何不講?


愛說笑的男人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免筆試經驗
2010/09/01 17:46
幾年前看到某私秩大學招考博士班研究生 
寫了研究計畫書.也交了有知名度教授推薦函
興匆匆的趕去這家私秩大學報名
繳了三千元報名費及應備文件
等候通知口述
一等再等--卻音信全無
最後才接到一紙
--不錄取-通知
--
今各系所博士班入學考試全由系所自行規定
筆試.口試所佔百分比.或者筆試通過再口試
甚至免筆試僅口試及書面審核.
可說規則隨人定
要不要報名由你決定
不知這些蛋頭
為什麼非要教育部
規定其他系所不能加入筆試.
---
沒有筆試
對那些外校報考者
可能像我一樣
繳了錢被耍
還要說他們辦學---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20:04 回覆:
這真的是給他有夠誇張..........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有多少低學歷的發明家''為什麼他們學歷不高'''因為他們不走後門不是考試機器
2010/09/01 15:25
台灣有多少低學歷的發明家''為什麼他們學歷不高'''因為他們不走後門不是考試機器''''但他們自己不靠上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他們自學來發明東西''''''這在美國可能都可靠這些發明去申請哈佛大學''''''''因為是人才讓他們有機會走向更高的領域''''''而那些只有會唸書考試的'''''都進不了超級學府'''''''因為電腦比這些人可靠管用'''''''大陸一個高考狀元申請美國名 牌大學被拒之門外'''''''為什麼'''''他們須要人才''''''而不是會念書會考試機器
台灣把一些大陸和國外留學生''''拒人於千里之外'''''不是就為了讓那些會唸書和考試的人佔著茅坑'''''都會拉屎也就算了''''''但你看有多少人進入公家機關''''看報紙打電腦'''''偶爾抄錄些沒有學術價值的文章''''充業績''''''怕這些外面回來的會敲鐘''''''到時候把他們飯碗也敲破了'''''而你說為了保這些廢物的飯碗好呢還是開放競爭汰弱保強''''讓台灣的競爭力提昇''''''也解決了台灣的失敗教育''''''爛的學店公務人員就會自動淘汰'''''所有事務便會提昇'''''全世界精英都會嚮往台灣'''''''

HHW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看法
2010/09/01 12:19

現在的一般生很多人只要那張紙,因此若台大能夠讓他有個較好的出發點,他一定會想辦法去拿那張紙,真正喜歡做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說真的,若沒有興趣,何必要考研究所呢??? 所以這必須要檢討的.

第二,走後門嘛. 連一個不是很好的大學推薦甄試都會有人來關說,何況是更好的學校. 那種走後門是直接教授對教授的方式進行溝通,因為系所主管有權力找誰當口試委員. 若透過此種方式,能夠找到真正喜歡做研究的人嗎?! 說真的,只要是人都會有私心,不過有些人特別嚴重!

像我自己判斷的方式很簡單,參加研究所推甄的人若在大學期間執行中或執行過大專學生國科會計畫專題,我就會比較採信他(她)是對做學問較有興趣. 其他人嘛,可能就看學業成績與畢業的學校. 從這邊也不能看出他(她)是否真的對研究有興趣,只能說他或她很會讀書.

所以推甄是不是比較公平,能夠找到喜愛做研究的人? 其實也很難判斷.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12:38 回覆:
您說的也對!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有興趣怕讀不好
2010/09/01 12:03

我對電機機械也很有興趣--但是該學科之艱澀與難懂..花了一學期死k活k結果考70分..很多學科會讓人有興趣..但是要讀好該學科需要有許多輔助學科的基礎工具配合..才可能讀的好..試問:你的回答可否成立

例如:材料力學要有微微積分及工程數學的基礎而且要讀的夠好..材料力學才有辦法讀的上去--

因此有興趣與讀的來算2件事情--

當然文科也許概念不同..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12:15 回覆:

您說的我都承認,這些狀況多少都會發生.

我覺得有興趣跟讀得好或考得好,這真的很難說.

就像我們的必修科目也是一樣,必修的科目真的很難讀,更難考得好,但也有十項全能的人,不過,這種十項全能的天才或"地才",也不是絕大多數.

所以,我才說,沒看過這麼大的林子的人,真的不曉得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贊成
2010/09/01 11:56

很多會考試的學生-不過是致上或反應比較高--但是研究要做的是--可以找出別人看不到的細節

之前研究所教授--他就說過一個自己的例子:

它是台灣的中段大學畢業生.申請美國的獎學金與入學機會..在台灣--大概都是名校學生天下..可是他被美國大學錄取..反而台灣的一流大學反而落榜

原因:他高中成績與大學成績有明顯成長.隻後他有機會問他指導教授當初為何錄取他

回答:因為他是會成長的學生..另一個成長空間已經極限..]成長空間有限

在看之前英國牛津大學的入學口試--題目跟學術科一點關係也沒有..要的學生是..有另類思考而不是流於讀書形式的學生

另一個教授說過:他考博士班的時候..題目:請說明(零)的涵義--有一堆同學用一堆理論證明反推(零)的存再與定意..結果他被錄取--只因為他用最基本的概念說明及運用方法..

所以--很多會讀書的學生反而將自己所在狹隘空間內..反而限制自己發展其他空間思考的能力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12:03 回覆:

的確,我之所以支持這些校長的提案,就在他們所說的重點:"找到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

這也是您所點出來的關鍵.很謝謝您提供這些可以讓我再反省的例子.


kengod0072001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有興趣會考不好?
2010/09/01 09:51

如果對該學科有興趣還會怕筆試嗎

就像一個人說他對歷史很有興趣但是歷史一直考不好

感覺不合邏輯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10:05 回覆:

不好意思,麻煩您回頭去看一下,我用紅色加粗放大的字體.

我不是很確定您看到的和我寫的是不是同樣的意思?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10:11 回覆:

您的意見也很有趣.

就像一個學生很有興趣吃飯,但是有興趣吃飯就等於這個學生一定可以奪得世界飯桶競賽冠軍,是一樣的邏輯,我理解的應該沒錯吧?


葛莉絲79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不考筆試一定不公
2010/09/01 09:26

任何入學方式都不能保證一定公平,所以作者用「筆試就一定公平」這種標題,等於否定所有的測驗方式。

你不妨去看看研究所考試,筆試榜單公布之後,錄取的有男生有女生,但是等到口試榜單一公布,有很多研究所根本不淘汰進入口試名單的女考生,這種信任考官的方式太一廂情願。

很多筆試考出來的學生的確不一定會做研究,但是你去歐美看看那些沒用筆試考出來的高材生,他們就會做研究嗎?別傻了,這些學生被亞洲學生嚇跑不敢繼續讀下去的不知有多少?很多留下來繼續念的,從前也是筆試高手。

別以為歐美不重視筆試,他們是不重視學歷,但是要給學歷時,還是要看筆試的。我在台灣的大學一學期考兩次筆試,在美國至少要考三次,有的甚至考六到十次。在美國真正要遇到拼高下的科目,筆試不會考得比台灣少。CPA和CFA筆試就是歐美發明的,台灣不是照樣學得好好的,就沒有人提出要改變。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10:09 回覆:

您說的也對,但是,如何用筆試"找到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呢?這是我比較關心的重點,而非筆試與非筆試的優劣比較.


shoum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心的問題
2010/09/01 08:03
 用考試、用甄選,何者公平?全在人的問題!考試也可以用手段達到行是公平而實質上的不公平。不然為何連X入學聯合考試都會暴弊案?為何某些考試都繪有人知道要上某些老師的課,讀某些老師的書?而各類補習班的盛行就是最好的例證!

    但用甄試(不用筆試的)跟口試則是主觀性重,若無客觀標準公佈的話連行事上的評等都做不到。但縱使有客觀標種公佈,因為人是主觀的,當然更難做到如同筆試般的公平!當然如果負責跟執行的人,真的沒有私心的話,用非筆試的甄試跟口試也一樣可以達到公平公正的目的跟效果的。

    所以結論而言:無論是筆試或非筆試的甄試暨口試能否達到錄取所需人才最重要的關鍵不是取才的方式,而是在於主辦取才者跟執行者的心態。否則再好的方式也會產生弊案的!



好宅豬大叔(chengjackal) 於 2010-09-01 10:13 回覆:

您說的沒錯!

不過,還是沒有解決"如何找到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的根本問題.

就我解讀解讀這些大學校長提案的原意,應該也是在討論如何找到真正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進而解決大學教育扭曲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