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言文篇數哪裡是中華文化的重點
2010/09/15 10:14:03瀏覽1885|回應2|推薦20

今天來關心一下五都選戰中最不重要的教育話題。

日前媒體報導,教育部公布新高中國文課綱,未來高中三年文言文範文比例由原先四十五%調整為四十五%到六十五%間,但文言文參考篇數由原先四十篇降為三十篇。

我相信,教育部這種搞法,一定會讓以前那些專門「搶救國文」的專業人士強力反彈。
不過,目前也只看到很微弱的反應而已,還沒看到有人召開記者會嚴正抗議馬先生的教育部正在「消滅文言文」,若是以前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這種新聞一定要鬧得很大才能證明民進黨正在「去中國化」,現在文言文篇數減少就代表馬先生也在去中國化嗎?
老實說,我不太確定。
但我認為,不論以前的搶救國文運動多少有些政治味,目的是為了和民進黨打對台,現在民進黨下台了,感覺上搶救國文就沒太急迫性的必要。
所以,從以前到現在,我個人立場是支持國文課教文言文,但是有沒有必要從「篇數多寡」來判斷愛不愛中華文化,這是兩碼子事。
簡單的說,如果認為不教文言文就是不愛中華文化,而且是支持民進黨,這就是典型的「泛政治化」,要這樣的話,那從國小六年級以後就開始教文言文吧!國高中課本都不要出現白話文,只准教文言文,這樣總可以了吧!

事實上,搶救國文組織的抗議沒道理,因為這只是文言文納入參考篇數降低,但是高中三年文言文範文比例卻是調升20%,也就是說,對於搶救國文組織強調的文言文篇數增加是正面利多,但對於考試來說,必考篇章反而降低,不利於準備考試,要抗議的應該是考生家長吧!

因此,文言文篇數增加的問題,是在這裡要討論的重點。

有教過國文課的人都知道,要好好講解一課文言文是有難度的。
如果你認為很簡單,不好意思!那是因為你看到的就是:唸作者生平、唸題解、唸課文、唸注釋、唸翻譯。
照這種搞法,一學期要教五十篇文言文哪會是問題?
問題是:一、你學得下去嗎?二、你覺得學這種文言文有什麼意義?三、還需要國文老師幹嘛?

而且在高中裡面不是完全只有一堂國文課,學生要參加學測也不是只考一門國文,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教一堆文言文給他們,總得讓他們消化吸收,不然,死記硬背的文言文塞一堆,就算沒有反彈,以後也通通還給你,而且還得留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去學習其他科目。

要是想參加推薦或申請入學,總得有平常成績,這些成績如果不想用捏造的,那就得認真考個小考,考試總要給學生釋疑解答一下,這些考試與檢討的時間,總是要用正課,不能挪用體育課,更不能用第八節或晚自修,請問:國文課的時間會不會被佔用?

再說,白話文還是得教,因為大考還是會考白話文,不教白話文,一定會被說:「老師都沒教,要我們怎麼考。」尤其很多白話文課文,已經被搞到拿著題目去考作者,作者能考到及格已經很偷笑了。
白話文課文能考倒目前還活著的作者,你覺得白話文能叫學生回家自己看嗎?

扯東扯西的終於要扯入正題的文言文。
先前說教文言文總不能代入公式的一味唸作者生平、唸題解、唸課文、唸注釋、唸翻譯。
那麼,在講一課文言文的時候,總得交代作者生平吧!請問要不要補充一下同一個時期的文學作品與其他同時期的作者有什麼特色?
講題解的時候,要不要補充同一個時代的相關國學常識?
唸課文的時候,要不要講一講其他同類型的作品有什麼特色?就像講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是一篇貶謫文學,會不會想到蘇軾的《赤壁賦》、歐陽修《醉翁亭記》,或是韓柳在貶謫時期的作品?這要不要補充?
要是不補充,萬一大考考出來呢?
一補充下去,就會發現,所有的文言文之間有千絲萬縷,扯也扯不完。

況且,文言文迥異於當前的白話,許多注釋不能唸唸就算了,因為這得解釋一些古代的名詞,或者語句之間的修辭,這總得花時間吧?
不要忘記,高中國文課本後面還有三篇附錄文章,這三篇文章都是文言文,也就是說,不在課綱之列的文言文,高中三年就要多上18課。
你說附錄可以不教不理會,說真的,還是一句老話:「最好大考沒考出來,也永遠不會考。」
但是,附錄文章收錄一些類似《世說新語》之類的文章,這不是中華文化嗎?裝死跳過也不好吧!這跟消滅中華文化是差不多的意思。

不要忘記,現在還有文化經典之類的類似過去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得教教論語、孟子,這些總不能不教吧?

不教,又會被說:「現代的社會缺乏品格教育,不教論語、孟子會讓道德文化與品格教育更加敗壞!」
萬一遇到政治狂熱份子,更會聽到人家說:「不教論語、孟子根本就是消滅中華文化,無異是民進黨的同路人。」
基本上,論語、孟子是要教,但是,這與政治無關,與品格道德無關,而是,這是我們文化的一部份,是有教育的必要,但不應該為了考試而教。
同樣的,文言文課文也是一樣的道理。

教授文言文,只是因為這些文學作品,都是中華歷史長河的一部份,從中擷取一部分讓學生了解這些過去、曾經的歷史,不讓學生對歷史一無所知。
且將所剩不多的時間分配給課本附錄的文言文,這些文言文衍伸出來的古文篇章也不算少,更別忘了還有國文科文化經典得算進教學時間。

好啦!這樣一折騰下來,不是小考,就是文言文,還要擔心學生的語文能力不佳又得寫作文,還要上文化經典,更不用說納入課綱必讀且必考的文言文篇章,篇篇都是名篇,篇篇一定會考,沒有一篇可以放棄,一週的國文課能拉到八堂課已經是校長非常重視中華文化和國語文教學。
請問:「難道沒有家長抗議,與國際接軌的英文,還有唸理工科基礎的數學,這兩門課的時間為何要被挪給國文課?」
那學測會考的物理和化學呢?
大學入學必考的公民呢?不考一定會讓道德淪喪。
至於不被重視的社會組,地理和歷史就隨便啦!
那體育課呢?大學又不考你會不會當台灣之光,還是免了吧!
照這樣扯下去,哪可能扯得完?

拉回原來的國文課綱,我只能說,如果課綱規定要教七十篇文言文,這對於唸稿機或讀經機來說並不是難事,因為一路唸到底,沒有收費站,也沒有終點站,更沒有幸福的下一站,你要他上再多的國文課文言文都ok。
問題是,這樣趕課硬塞只唸書不解釋的文言文教學,有什麼意義?

我只能說,如果課綱的存在只是為了防堵這種唸稿機,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但如果,課綱只是抓各種代表性的文學作品,能夠教書的老師,一定會去補充相關的文章,尤其考試領導教學的風氣還是引領教學方向與重點。
簡單的說,課綱不列並不代表不考,請問:教還是不教?

我的結論是,如果課綱與文言文篇數的存在是為了要滿足政治上的壓力,列入再多的文言文篇數都不夠。
如果文言文篇數就能代表政府有多重視中華文化,其實,國文課本全改成文言文就好了。

但是,教學時數要不要相對的增加?不增加的話,這些文言文在「認真」的教學狀態下,根本不可能教得完。
如果是用趕課的方式教文言文的話,請問課綱列入這麼多文言文篇章又有什麼意義?

我只能說,文言文篇數並不是國文教學的重點,問題在於就算文言文篇章減少,但是老師有心找出與文言文課文相關的古文進行系統性的延伸教學與閱讀,強化孩子們對於國學常識的認知,照這樣的教法,並不會受到文言文篇數減少的影響,尤其目前的國文課本附錄加上文化經典的部分,也是「隱藏式」但很明顯放在檯面上的文言文教學,只因為沒列入課綱,但不能說這並不是文言文教學啊!

所以,就別在篇數有多少篇代表愛不愛中華文化這種地方大作文章了。
怎樣紮實的搞好國文的文言文教學,才是重點。

2010/09/15  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

2010/09/15《部落格名嘴》電子報焦點網評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jackal&aid=4414289

 回應文章

Bonapart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精神科:老蔣療法
2010/09/30 15:23
http://blog.udn.com/ys1030kimo/4191586

平埔客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篇數不重要
2010/09/15 22:43

把所讀的文言文

弄懂

其他的文言文

自然而然容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