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10 00:03:00瀏覽10750|回應8|推薦124 | |
我們中學的歷史課本,都談到明朝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從1405年( 明成祖永樂三年)到1433(明宣宗宣德8年),明朝皇帝成祖及宣宗,分別命令鄭和率領240多艘船, 27,400多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30餘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15世紀末,在歐洲開始地理大發現時代,1488年葡萄牙人迪亞士(Bartolomeu Dias,1450-1500),航抵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發現美洲大陸,1499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1469-1524)發現通往印度新航路,及1521年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航行地球一週,是那個時代的重要事蹟。15世紀初鄭和開始遠航時,歐洲的科學家都還在討論地球到底是圓是方,歐洲的海員也在遲疑海的那一方到底是深淵還是樂土,中國派遣一龐大船隊,前後七次穿梭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之間,最遠到達東非洲海岸,鄭和的第一次遠航,是永樂五年(1407)回抵國內,分別比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及麥哲倫,這些英雄的航海壯舉早81、85、92及114年,是當時世界規模最大的遠洋航海。
美國專業作家,長期為國家地理雜誌,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著名媒體撰稿,中文名李露曄(Louise Levathes),1994年出版「當中國稱霸海上(When China Rule the Seas)」英文版一書,中文翻譯2000年問世。裡面提到「西元15世紀初,明朝的強大水師擁有3500艘各形船艦,是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水師。」,學者估計當時中國GDP約佔全世界之25-30%,全球第一。
鄭和遠航雖是空前壯舉,但主要指揮官都是宦官出身,包括鄭和本身也是,這種情形,也引發當時朝廷官僚系統間,正反兩極的明爭暗鬥,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等也遺失。這些檔案原存兵部,明朝成化年間,憲宗命兵部查鄭和舊檔案,兵部遍尋不著,「鄭和出使水程」應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船隊編制、名單、航海日誌、帳目等,但也有學者認為「直到萬曆末年兵部仍存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檔案可能在明末李自成攻打北京,或清兵攻佔北京城時毀於戰火。」,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遺失?或毀於戰火,至今仍然是個謎,檔案失蹤,也給後世的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近20年來,開始有業餘歷史工作者著書立說,挑戰歐洲史觀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明朝初年,中國及波斯的民間商船,早都可達非洲東岸,以鄭和國家艦隊的實力,最遠航程應不僅止於非洲東岸,應曾越過好望角,抵達格陵蘭、美洲、南極洲、紐澳等地,早在哥倫布之前,鄭和艦隊已到過美洲,持此論點者包括香港出生,美籍華裔的普渡大學退休化學教授李兆良,和前英國海軍潛艇艦長孟席斯(Gavin Menzies)等人。
李兆良教授2012年出版兩本分別名為「宣德金牌啟示錄-明代開拓美洲」,及「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兩書,以1994年在美國東岸北卡羅萊納州,所發現一枚明宣宗宣德年間鑄造,上鑄有「大明宣德委錫」銅牌源起,分析銅牌及其可能來源,整理分析明朝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與李之藻在1602年完成,全圖皆為中文標示的「坤輿萬國全圖」(以下簡稱坤圖),與當時歐洲最先進地圖,包括1570年成圖,被認為是「坤圖」藍本的奧德里(Ortelius)地圖等比對,提出有力證據,認為「坤圖」是中國約在1430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後,根據實際測繪資料所繪製的世界地圖,利瑪竇只是在原來的中國世界地圖上添加了一些歐洲人命名的地名,實際上利瑪竇對「坤圖」的貢獻有限;理由之一是文獻記錄上歐洲人此時猶未深入探勘美洲,如何能繪製地圖? 之二是「坤圖」上總計有1114個地名,經翻譯確認,有50%的地名是這些歐洲地圖上所沒有的,尤其美洲,亦即「坤圖」更為詳細,邏輯上抄錄地圖不可能比原圖詳細;之三是「坤圖」有不少以地形或地理特徵的中文命名,如羅經正峰(好望角)、大浪山(好望角)、大浪山角(好望角)、鸚哥地(澳洲)、松樹林(加州)、美峰(阿拉斯加Juneau)、椰子島(南美復活島)、第一角(麥哲倫海峽)等,更不可能抄自歐洲地圖。
另外原產於美洲的植物,包括玉米,花生,地瓜,馬鈴薯,南瓜,辣椒,鳳梨等農作物,現在中國到處可見,一般教科書沿襲歐洲史觀的地理大發現說法,認為是西班牙人從墨西哥至菲律賓的航線帶到菲律賓,或是葡萄牙人經新航路傳到東南亞,再傳至中土,即所謂的「哥倫布交換」;但有確切的典籍記載,證明上列每一項作物,地理大發現前早已傳到中國。例如玉米,雲南人蘭茂成書於1436年的「滇南本草」中已記載玉米鬚的藥用價值,1436年葡萄牙都還未航行到好望角,哥倫布也還沒有出生,且西班牙的墨西哥菲律賓航路直到1565年才通航。另外麥哲倫1521年到達菲律賓時,他一個名為皮葛費塔(Pigafetta)的部屬,在日記清楚記載,當地原住民已跟他們兜售玉米,顯示玉米早已傳到亞洲,並非地理大發現後才有。
孟席斯(1937-2020),他曾在1953-1970服役於英國皇家海軍,1968-1970擔任英國潛艇藍鯨號(HMS Rorqual)艦長,孟席斯宣稱這段期間,他曾指揮藍鯨號航行過當年麥哲倫和庫克的航線。他退伍後成業餘作家,2002年出版「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一書,中文繁體翻譯本「1421: 中國人發現世界」2003推出。英文版在2003年曾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達數星期,並被翻譯成十餘國文字。在書中孟席斯根據他的航海經驗,地圖和他蒐集的資料,說明鄭和艦隊的分遣隊,1421年曾環球航行,測繪地圖,也就是說鄭和艦隊,早到過美州、加勒比海、格陵蘭、澳洲、紐西蘭、南極洲等地,測繪資料傳到歐洲,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歐洲航海家,事實上是帶著現成地圖出海的,他們只是按圖索驥,去驗證那些地圖是否屬實。後來孟席斯2008年又陸續出版1434: The Year a Magnificent Chinese Fleet Sailed to Italy and Ignited the Renaissance(1434: 中國點燃義大利文藝復興之火),及2013年再出版Who Discovered America?(誰發現美州?)兩書。不過孟席斯這幾本書毀譽參半,最大的批評是沒有確實證據,目前在維基百科(Wikipedia)英文版甚至被歸類為「偽史學(Pseudohistory)」。
人類祖先在各洲大陸的遷徙,各洲之間動植物的交流,可能遠比我們現在知悉的更為複雜;挑戰地理大發現論點,的確是顛覆數百年來主流史觀,但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地圖典籍,的確有不少無法自圓其說之處,但要證明鄭和艦隊早在哥倫布之前已到達美洲,還需要更多人投入研究,蒐集足夠且強有力證據,才能說服世人,讓提出近代主流史觀的西方人心服口服。 ▲▼台北長榮海事博物館(上),及香港科技館(下,摘自Wikipedia)所展出的鄭和寶船模型。寶船是以福建所造的福船為藍本,是15世紀初期,當時世界所造最大的帆船。
▲▼杜拜商場裡展示的鄭和寶船,和哥倫布旗艦聖瑪麗亞號(Santa Maria)的大小比較圖(上,摘自網路),「當中國稱霸海上」書中插圖,鄭和寶船長121.9公尺(400英呎),聖瑪麗亞號長25.9公尺(85英呎)的比較圖(下)。鄭和寶船根據記載長44丈4尺,但明初的丈與公尺的轉換,有不同說法,因此寶船長度也有不同見解。像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說是136.2公尺(447英呎),台北長榮海事博物館說明牌標明140公尺,「當中國稱霸海上」則認為在118.9 -124.4公尺,上述121.9公尺是中間數。
▲鄭和七次遠航,所到過的地方,最遠到非洲東岸,但非洲東岸對當時的中國或波斯的商船,已是輕而易舉,因此有人認為以鄭和國家艦隊的實力,航程應不止於非洲東岸。(摘自Wikipedia)
▲大航海時代歐洲主要的探險航行。除了本文提到的迪亞士(Dias)、達伽馬(da Gama,深藍)、哥倫布(Columbus,紅)、麥哲倫(Magellan,淺藍),圖上還有葡萄牙(淺綠)、西班牙(橙)在全球佔領的區域,此外還有卡伯特(G. Cabot & S. Cabot父子)1497年首先航抵紐芬蘭(Newfoundland)。卡第亞(Jacques Cartier),1534-1542年探險加拿大聖羅倫斯灣(Gulf of S. Lawrence)。卡布拉爾(Pedro Alvarez Cabral),1500年首航抵達巴西。(摘自Wikipedia)
▲▼「武備志」中的「鄭和航海圖」,武備志是明茅元儀所輯,共240卷,10405頁,明天啟元年(1621)成書。根據學者研究,收錄的「鄭和航海圖」,是世界現存最早的航海圖,應是鄭和發給船隊舟師的航海圖,包括20頁航海地圖、109條針路航線,和四幅過洋牽星圖。照片左側是航海地圖第20頁-柯枝(印度科契,Kochi)、古里(印度卡利卡特,Kozhikode)、木骨都束(索馬利亞摩加迪休,Mogadishu, Somalia),右側是第五針路航線(由長江口太倉啟航)(摘自Wikipedia)
▲「鄭和航海圖」中四幅過洋牽星圖的兩幅,鄭和船隊的舟師操控航向主要靠羅盤的方位,但亦首次使用所謂牽星板,是所謂「過洋牽星」。以上圖左側忽魯謨斯國(伊朗,Hormoz)回古里國(印度卡利卡特,Kozhikode)為例,在啟航時,以北方北辰星(北極星)海平面上十一指(17度36分),東方織女星海平面上七指(11度12分),西北方布司星(飛馬座)水平面上八指(12度48分),西南方布司星海平面上九指(14度24分),南方骨星(南十字星)海平面上八指半(13度48分)為方位。(摘自Wikipedia)
以下是本文所參考的幾本書。 ▲美籍華裔的普渡大學退休化學教授,李兆良所著的「宣德金牌啟示錄-明代開拓美洲」,及「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
▲美國專業作家,長期為國家地理雜誌,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著名媒體撰稿的李露曄(Louise Levathes),1994年出版「當中國稱霸海上(When China Ruled the Seas)」英文版一書,中文翻譯2000年出版。
▲前英國海軍潛艇艦長孟席斯(Gavin Menzies),2002年出版的「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一書,中文繁體翻譯本「1421: 中國人發現世界」2003推出。英文版在2003年曾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達數星期,並被翻譯成十餘國文字。
▲孟席斯2008年又陸續出版1434: The Year a Magnificent Chinese Fleet Sailed to Italy and Ignited the Renaissance(1434: 中國點燃義大利文藝復興之火),及2013年再出版Who Discovered America?(誰發現美州?)兩書。不過孟席斯這幾本書毀譽參半,最大的批評是沒有確實證據,目前在維基百科(Wikipedia)英文版甚至被歸類為「偽史學(Pseudohistory)」。
▲▼「古地圖密碼-1418中國發現世界的玄機」,作著:劉鋼(左)。「西元一千年(The Year 1000)」(右),作者:耶魯大學歷史系史丹利伍德沃德講座教授韓森(Valerie Hansen , Stanley Woodward Professor)。
▲「坤輿萬國全圖」目前有數個版本,此為日本京都大學收藏的版本,是流傳到日本後再上顏色的,旁並加註日文,其他版本皆為黑白。這樣大小的地圖(3.66M X 1.52M),文字密密麻麻,字無法看清楚,應也是當初無人探究的原因之一。下列網址進入後,是Wikipedia坤圖英文版,在文中間找到這幅圖,點開後,找到照片右下角的下載檔案(Download this File),可將該圖放大如下附地圖,甚至可更大,方便詳細閱讀及查詢。(摘自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nyu_Wanguo_Quantu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舉了不少坤圖資料是來自中國的例子,說明利瑪竇其實只是將原中國的地圖整理,並不是他由西方所帶來。將坤圖放大,兩處分別在中國漠北及義大利的地圖,漠北的榆木川(上),是個很小的地方,因明成祖朱棣親征蒙古,不幸在榆木川罹病駕崩,除了中國的地圖,歐洲地圖沒人會去注意,另外像朵顏、泰寧、蒼松峽、清虜鎮及斡難河等,都是對蒙古用兵相關的小地方。在義大利部份(下),當時弗羅倫斯、托斯卡尼、米蘭和錫耶納(Siena),都已是義大利的重要城市,且是利瑪竇的祖國,而圖上並無,很違常理,且上海、下海是古名,當時已不用。
▲坤圖非洲南端好望角放大圖,其中羅經正峰是指可校正羅盤之山峰,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推測,此地1430年時磁偏角為0,可校正羅盤;大浪山指海浪洶湧之山,受海流影響,此地常年風大浪高,羅經正峰、大浪山、大浪山角皆為符合地理特徵的中文式命名。
▲坤圖上南美洲最南端麥哲倫海峽(墨瓦蠟泥峽)及南極洲部分放大圖,第一角,萬室女、苦峰、沙島等為中文式命名;墨瓦蠟泥峽明顯是圖上少數利瑪竇加上的地名,其下並註明「墨瓦蠟泥係拂郎幾(葡萄牙)國人姓名則六十年始過此峽并至此地故歐邏巴士以其姓名名峽名海各地。」
▲坤圖北美放大圖,輪廓已大致完整。1776年前英國立法不准北美移民越過亞伯爾耕山(Appalachian),在此之前當然沒歐洲人到達北美中、西部,何來地圖? 上圖左邊松樹林(松誤抄為私)為現在舊金山與洛杉磯之間,東紅海為加里福尼亞灣,因科羅拉多河沖刷,水色略紅,但已有西紅海,以東紅海區別。松樹林、東紅海皆為中文式命名,另外經詳細比對,坤圖上有50%左右地名是坤圖推出前,歐洲地圖上沒有的地名
▲坤圖北極放大圖,註明「半年有日光,半年無日光,故以魚油燃油燈代日」。該圖基本地理位置大致正確,比1595年出版的墨卡托北極地圖更正確(如加州被置於北極圈內),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發明地圖學的墨卡托投影法,被尊為西方近代地圖學之父。
▲各行各業都不乏「擁和(鄭和)人士」,照片是聯電集團旗下,位在蘇州的和艦科技,所謂和艦,據傳是鄭和艦隊之謂也。(摘自網路)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