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21 00:03:00瀏覽9092|回應8|推薦120 | |
挪威的奧斯陸大學有個維京船博物館(Viking Ship Museum),館內展出兩艘9-10世紀建造的維京船,及維京人使用的器具,包含馬車、木刻、床鋪、水桶等,是收藏維京人(Viking)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維京人中古世紀一度是「海盗」的代名詞,Viking這個英文字也是海盜的意思,事實上「維京船博物館」也就是「海盜船博物館」。「北海小英雄(Vicky the Viking)」是1974年日本與德國合作製播的電視卡通影集,由瑞典作家努那·強森(Runer Jonsson)的童話書「維京海盜小威(Vicke Viking)」改編而成,這部卡通影集1976年前後台灣也播映過,是很多五、六年級生的美好回憶。童話卡通當然會有些美化想像的情節,片中更將維京海盜描繪得溫馨而有趣,也改變一些人們對維京海盜的印象。
1492/10/12出身義大利熱那亞,效命西班牙伊莎貝拉(Isabella)女王及斐廸南(Ferdinand)雙王的哥倫布,首次遠航抵達加勒比海的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島,之後哥倫布前後四次遠航美洲,在西方史觀中,是發現與到達美洲的第一人。美國和不少中南美洲國家,都訂10/12為哥倫布日(Columbus Day),以表彰他發現美洲的功勞。但20世紀以來,一直有人對這樣的史觀,有不同的見解,認為哥倫布不是抵達美洲的第一人,尤其中國和北歐的維京人,也有學者和業餘人士,挑戰西方的史觀。
在博物館內有張以地圖說明維京人往外發展到達的海域,標題是維京人-大海的統治者(The Vikings-Lords of The Seas),可以看到維京人足跡,除了就近的北海、波羅的海和冰島,更遠的地中海、黑海及裡海,最遠到格陵蘭(Greenland)及北美洲紐芬蘭(Newfoundland)。博物館的屋外草地上,立有對維京人考古學卓有貢獻的一對夫妻-赫爾格.英斯塔德及安妮.史汀夫妻(Helge Ingstad & Anne Stine)的塑像,他們兩人在1960年證實了加拿大紐芬蘭(Newfoundland)最北端的蘭塞奧茲草地(LAnse aux Meadow),是維京人移民村落的遺跡,時間是西元1000年前後,這個年代比歐洲史觀所說,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傳統說法,還要早近500年。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核准蘭塞奧茲草地為世界人類遺產。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 Peninsula),即是現在的挪威、瑞典、芬蘭和丹麥,是維京人原居住地,8-11世紀是維京人最活躍的時代。維京人粗獷強悍,驍勇善戰,精於航海,長於貿易;每到一地,對方願意就買賣,不願意就用搶的,亦商亦盜,燒殺擄掠,殘暴凶狠。維京人也精於建造各種不同用途的船,其中有一種用於作戰,有著高聳像龍頭形狀的船首,也就是在維京船博物館展示的那種,當時各地沿海住民見到這種船,無不驚惶失措,觳觫股慄。
維京人南征北討,往大西洋到冰島、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更遠達格陵蘭、紐芬蘭等這些英文名字後面是land的島嶼殖民,往東攻城略地到波羅的海東岸的芬蘭、俄羅斯,再經窩瓦河(Volga)到裡海,往南沿聶伯河(Dnieper)到黑海,更前進到扼黑海往地中海門戶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最遠達兩河流域的巴格達(Baghdad)-當時回教世界的政治、經濟、宗教中心。
9世紀時,維京人在現在烏克蘭基輔建立基輔羅斯(Kievan Rus),史學家一般認為基輔羅斯是俄羅斯、白俄羅斯(Belarus)、烏克蘭(Ukraine)三個斯拉夫(Slavic)國家的前身。11世紀,丹麥維京人的卡紐特大帝(Canute the Great),曾在1016-1035,建立一個橫跨現在英格蘭、丹麥、挪威和部份瑞典的大帝國,稱為北海帝國(North Sea Empire),他更在1027年被邀請到羅馬,見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康拉德二世(Conrad II)的加冕典禮,是歷史上維京人最風光的時候。雖然北海帝國只維持短短的19年,在歷史洪流中只算是短暫的一瞬,如白駒之過隙。
除了已經證實的紐芬蘭蘭塞奧茲草地維京人移民村落遺跡,更有傳說出生挪威的維京人雷夫.艾力克森(Leif Erikson),也就是「北海小英雄」卡通影集中的「小威」,他父親是建立格陵蘭第一個維京移民村落,最多時達六千人,羅馬教廷還成立教區,任命主教,並曾派兵參加歐陸十字軍東征的傳奇人物紅毛艾瑞克(Erik the Red)。雷夫西元999年左右從格陵蘭出發,沿先前維京商人布加爾尼(Bjarni Herjolfsson)航線,到達現在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 再到哈德遜灣(Hudson Bay)與聖勞倫斯灣(Gulf of St. Lawrence)間的拉不拉多半島(Labrado Peninsula),接著他們再到氣候較温和,冬日猶見綠草,也長野生葡萄的地方, 他們將該地命名為文蘭(Vinland),意思是「葡萄之地」,居住一整個冬季後再回格陵蘭。有考古學家考證,文蘭可能位於美國東北角與加拿大拉不拉多半島之間,但至今並無定論。
美國耶魯大學曾從古董商購買一幅地圖,圖上繪有歐亞非三大洲及一些島嶼,最引人注意的是該圖在歐洲大陸西面繪有冰島、格陵蘭島及文蘭島;耶魯大學將這幅地圖命名為「文蘭地圖(Vinland Map)」。1965年耶魯大學學刊發表了「文蘭地圖」照片,同時刊登數篇分別由耶魯大學和大英博物館專家執筆,他們從不同角度對文蘭地圖真偽進行論證,並推定成圖年代約為1440年。此文章立刻在史學界掀起軒然大波,一些學者持肯定態度,認為文蘭地圖證實維京人在哥倫布抵達美洲前數百年,已發現了美洲本土,但也有不少學者,從使用的墨水分析,認為文蘭地圖為後世仿造,正反論戰到現在仍持續中,還未有定論。
只能說證實的歷史,永遠只是史實的一部分。
▲▼歷史上北歐的維京人(Viking)冒險犯難、勇往開拓,維京成為冒險進取的同義詞,一些郵輪公司、太空探測計畫,就以維京命名。照片是一家航行北歐各國,芬蘭籍的郵輪公司Viking Line,旗下一艘郵輪停靠在芬蘭赫爾辛基港口情形(上),及另一艘正開進小島星羅棋布,航道曲折的瑞典斯德哥爾摩港的郵輪(下)。
▲▼另一家以維京為名的郵輪及河輪公司Viking Cruise,公司的標誌就是維京船揚帆航行的樣子,照片是該公司旗下一艘郵輪,停靠挪威納若依峽灣(Naeroy Fjord)的進出門戶弗拉姆(Flam)港,納若依峽灣和另一著名的蓋倫格峽灣(Geiranger Fjord),都是世界人類遺產。
▲以維京(Viking)命名的太空計畫,包括1986年發射的瑞典第一顆人造衛星(左),和1970 年代後期,美國大空總署(NASA)的火星探測計劃,圖為畫家筆下維京號登陸器(Lander)登陸火星表面示意圖(右上),及軌道器(Orbiter)在太空中飛行的情形(右下)。(摘自Wikipedia)
▲8-11世紀是維京人最活躍的時代,維京人粗獷強悍,殘暴凶狠,精於航海,長於貿易,Viking當時是海盜代名詞,歐洲各地,包括地中海、黑海、裡海,都有維京人足跡,黃底數字是抵達年分,最遠到中東的巴格達,更在西元一千年到達紐芬蘭,20世紀中葉起,就有維京人也在那時就抵達美洲說法,但反對意見也不少,至今未有結論。(摘自Wikipedia)
▲▼▼奧斯陸的維京船博物館,是奧斯陸大學的一部分。博物館建築線條簡單,映著蔚藍天空,很有北歐的極簡風。
▲維京船博物館園區的英斯塔德夫婦(Helge Ingstad & Anne Stine)塑像,英斯塔德夫婦對維京人考古學卓有貢獻,證實維京人在紐芬蘭最北端的蘭塞奧茲草地移民村落遺跡。
▲▼維京人善於航海,也善於造船,維京船細長型,兩端高高隆起,以橡木建造,用於運貨、作戰等。維京船有幾種大同小易,但大小不同的型式,也有不同名稱,最常見的是長船(Long Ship),照片是幾艘仿造的維京船航行的情形。(摘自Wikipedia)
▲▼▼維京船博物館有兩艘保存大致完整的維京船,古斯塔德號(Gokstad,23.3公尺),及奧斯博格號(Oseberg,21.5公尺),兩艘都是陪葬船,維京人的王公貴族,有以維京船,船上裝載馬車、家俱等陪葬的習俗。連三圖是古斯塔德號之正面(上),側面(下)及局部側面(下下)。
▲▼奧斯博格號(上),奧斯博格號前後端隆起的船頭及船尾,都有精緻的雕刻(下)。
▲▼耶魯大學公開展示的文蘭地圖(上),和文蘭地圖的詳細內容(下)。地圖上歐亞非大陸大致可辨識,圖上左側三個島中間的是格陵蘭,形狀跟現在地圖還十分吻合。最左邊的就是文蘭島,也就是爭議最大的地方,有說正確無誤者,有說地圖是後世偽造者,20世紀中葉以來,就爭議不斷,到現在仍無定論。假如是真的,那表示我維京人在西元1000年,就到了美洲,比哥倫布早近五百年。(摘自Wikipedia)
▲▼紐芬蘭北端蘭塞奧兹草地的維京人村落遺跡(上),及重建的維京人住屋(下)。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核准蘭塞奧茲草地為世界人類遺產。(摘自Wikipedia)
▲挪威奧斯陸的觀光遊覽巴士,以戴牛角形頭盔的維京海盜為號召。這個造型是「北海小英雄」電視卡通影集中海盜的造型,台灣也曾播映過。童話卡通當然會有些美化與想像的情節,片中更將維京海盜描繪得溫馨而有趣,也改變一些人們對維京海盜的印象。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