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蓬來米的故事
2020/10/16 00:03:00瀏覽7593|回應12|推薦129

在花東縱谷或嘉南平原,整片翠綠的廣袤稻田,背倚迆邐群山,風景吸睛療癒,令人身心愉悅,是經典的台灣農村畫面,結實累累的稻穗,更是豐年的象徵;這些稻田大部分種的是蓬萊米,説蓬萊米是台灣代表性農作物,大概沒有什麼反對意見。

 

呷飯沒?是台語見面時打招呼的用語,米飯一向是台灣人的主食,雖然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及受減重等健康因素考量,稻米消費量在過去40多年大抵逐年下降,根據農委會資料,1976年時每人每年消費量128.1公斤,到2018時,已降至不到一半的45.6公斤,但過去十多年,大致呈現平穩微降態勢;相對的上升的主食是小麥,1976及2018每人每年消費量,分別是20.8及38.0公斤,同樣過去十多年,亦呈現更小幅度的微升曲線,米之不可一日或缺自不待言。

 

台灣地處亞熱帶,從明鄭之後,大量福建、廣東移民移入,也開始種植他們家鄉移植過來的水稻,是所謂秈(音仙)稻,即一般說的在來稻(註1),秈稻的米粒細長,但粘性弱,口感較硬;1895年清日「甲午之戰」之後,台灣開始進入日本時代,日本人也種稻,但種的是適合溫帶的稉稻(稉亦作粳,音更或精),跟中國大陸淮河以北,及西南高海拔地區的稉稻相同;稉米的米粒短圓,口感軟黏有彈性;因此日本人一直想在台灣種出合他們口味的稻米。


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迅速邁入工業化社會,農業人口大量移入都市,成為工廠的勞工,使得農業勞動力急速下降,隨之引發糧食短缺問題;總督府為配合日本的狀況,補日本國內糧食之不足,遂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為其治理台灣的經濟政策;稻米是當時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培育出適合日本人口味的稻米,變成有其急迫性。

 

當時日本總督府對稻作品種改良,有兩派不同的主張,一派主張以日本種稉稻,取代台灣原有的在來種秈稻,另一派則主張以在來稻為基礎進行改良,使其品質及口感能接近日本稻,由於初期引進試種的日本稻並不成功,總督府漸漸形成以改良在來稻為重點;歷經10年,雖也確實培育出百餘個新品種,品質產量皆有顯著的提升,但原先培育出風味與日本稻相似品種的目標,並未達成,總督府不得不改弦更張,再朝引進日本稻方式進行。

 

1921年夏天,台灣總督府農業部鈴田巖,與台北州農會平澤龜一郎兩人,在調查大屯山一帶的產業時,來到七星山頂,被腳下群山包圍的竹子湖盆地所吸引,前往勘查,發現這裡氣候類似日本列島最南端的九州,加上地形隔絶,可以減少水稻授粉混雜的困擾,1922年遂開始在竹子湖試種以「中村」為代表的日本種稉稻,並在1923年成立「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幾經改良,耗費不少人力及資源,終於在日本時代開始30年後試種成功,於1926年經當時日本總督正式命名為蓬來米,廣在台灣各地推展,蓬來稻也成台灣特有稻種。

 

日籍農業技師磯永吉(1886~1972),與其助手末永仁(1886~1939),是蓬來米改良育種成功的兩大功臣,兩人分別於1912及1910就來到台灣,主要工作地點是台中農事試驗場;磯永吉後轉任台北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末永仁英年早逝,1939年病逝台中農事試驗場主任任上;1945年日本戰敗後,磯永吉仍留任臺大農藝系教授,與農復會及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技術顧問,是少數留台的日本人,直到12年後的1957年退休回日,在台灣工作前後長達45年,台灣省議會還在當年通過決議,贈送其終生食用米,每年一千公斤;磯永吉原位於台大農藝系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現在稱「磯永吉小屋」,簡稱「磯小屋」,也是蓬萊米最初育種成功的地方,台北市政府已登錄為古蹟,小屋裡還展示了企業家許文龍親自雕塑的「蓬萊米之父」磯永吉、「蓬萊米之母」末永仁兩尊青銅胸像。

 

日人在台功過,近年一向難逃意識型態臧否,磯永吉及末永仁當年來台,無疑是征服者角色,並不討喜,但屬於政治性較低的技術官僚,其稻米改良初衷,也無疑是為補足日本國內稻米之不足,但兩人幾乎終生奉獻台灣,也未像嘉南大圳,造成農民沉重的稅負;光復之後,台灣開始享受改良的好處,在後來專家努力下,繼續改良,精益求精,至今已歷75年,蓬來稻仍被廣泛種植,其實有自信,平心看待歷史,不必落入舊有窠臼,才不失這塊土地人民宅心仁厚的本性。 

註1: 日人將日本型稉稻品種引進台灣後,為了在名稱上能與台灣在地的傳統秈稻有所區別,將日本稉稻稱為「內地種」,而將台灣在地的秈稻稱為「在來種」,名稱沿用至今,「在來」原是日文,有原有、原生的意思。

▲高雄市美濃月光山下的一期水稻,秧苗欣欣向榮,是典型台灣農村的景色,這些水稻大部份應都是蓬萊稻。

▲▼蘭陽平原往福山植物園道路旁的稻田,水稻已開始吐穗(上);穀粒上猶沾滿花粉(下)。

▲從1976年到2018年,台灣的人均GDP(美元),及稻米(紅)及麵粉(綠)每年每人平均消費量的曲線,稻米大幅下降,麵粉小幅增加。

▲台灣大學校園,靠近基隆路的台大農業試驗場。

▲沿著台大農業試驗場旁小路,就可以走到磯小屋,在一棵樹形很漂亮的大樹後面。

▲另一個角度的磯小屋,屋旁網子所覆蓋蓋的是實驗中的水稻,最旁邊沒有網子覆蓋的是復育成功的中村種。

▲大樹下,「台灣蓬萊米的誕生地」的告示牌。

▲磯小屋一旁的稻香屋,1925年成立,裡面展示有一百年來所使用的不少農具。

▲▼磯小屋旁,復育成功的中村種及說明牌。

▲磯小屋的入口。

磯小屋所展示,由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親手雕塑的蓬萊米之父 磯永吉(),及蓬萊米之母 末永仁()的塑像。 

▲磯小屋所展示,當年所用的一些實驗儀器。

▲磯小屋所展示,台灣省臨時省議會議長黃朝琴臨時動議,請省政府贈送磯永吉終身食用蓬萊米案的公文。

▲從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附近,俯瞰台北市。

▲▼從大屯山半山腰俯瞰竹子湖頂湖,上圖對面是小油坑及七星山。 

▲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展示當年頂湖,阡陌縱橫的景況。

▲從大屯山半山腰俯瞰竹子湖,四面群山環繞,地形隔絕,可以減少水稻授粉混雜的困擾,這也是當初選擇竹子湖試種的原因。

▲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展示,當年竹子湖的下湖,水稻梯田密布的狀況,照片應該也是從大屯山半山腰拍的。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離陽金公路旁的竹子湖派出所不遠。

▲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展示,當年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及倉庫。 

▲火車行經花東縱谷,兩旁綠油油的水稻田,景色優美,嫵媚療癒。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5058251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盹龜雞~ 五月23日 科隆主教大教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0/30 22:00

真做出一篇和我們大家息息相關的 蓬萊米的故事啦 ?

我們的高水準農業 真不是蓋的, 初中從淡水通勤到華江,沒帶便當,就吃學校食堂的咖哩飯,  台北吃的是接近秈米 鬆散不黏的飯 和習慣的蓬萊米就是不一樣 。

經過多年的農業改良,如今去賣場買米 品項多到匪夷所思。  連香味都增加幾十倍 真厲害。 若不是健康因素,白米飯不澆醬油茶油,都可以吃上兩碗。為了健康, 只好吃十榖米了 , 怪不得國人的白米耗量會降低。

一直記得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1-03 00:45 回覆:
謝謝盹姊。
台灣的農業水準確實不錯,平心而論,日本時代的基礎,也有些貢獻,當時曾任札幌農校校長的橋口文藏,1894年出任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局長,之後1896年出任台北州知事。
札幌農校是日本知名農業學府,對北海道的農業發展也有很緊密的關聯,日本為了補足她國內糧食不足,對台灣的農業,也派出不錯的人才,引進不少札幌農校的畢業生。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兒時
2020/10/22 05:27

想到故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漥漥稻田的美麗畫面。

春天插秧,水牛犁田,夏夜蛙鳴,待稻穀如金黃波浪,農人收割,曬穀···

幾乎農家的三合院前都有打穀機,而漂亮的白米,並不容易吃到。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23 14:04 回覆:
謝謝孤鴻姊。老家是農家,我的回憶裡,除了畫面,還有實際的親身體驗,插秧、除草、收割、曬穀這些工作,大概都實際做過,雖然那時候年紀還小,只是玩票性質。
那時候也常放牛,田埂上的草通常長得特別茂盛,沿著田埂,牽著牛吃草,我常說我是真正放牛班的。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0/19 06:39

謝謝您分享,看得很過癮!

我很喜歡吃蓬萊米。

也甚愛花東縱谷!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9 22:30 回覆:
謝謝陳牧師。
小文內附了一張農委會的統計, 台灣每年每人稻米的消費量,40年來,減少超過一半,現在是「吃菜配飯」, 40年前,或是更早的1950、1960年代,則是「吃飯配菜」。
那個時候還沒有像現在一兩公斤的小包裝米,到米店買米,大概都是超過10公斤的袋子,消費習慣也是有很多改變。

之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20/10/19 01:37
據說是一排在來米一排糯米輪種,然後請和尚唸經,和尚邊唸經邊用扇子煽動花粉使其雜交而產生蓬萊米。印度的米都是"尖仔"炒飯特別好吃。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9 16:48 回覆:
謝謝金城王兄。
資料上説,當初日本稉稻移植碰到的問題,包括稻熱病、提早抽穗、出穗不整齊等,品質產量都不佳,其改良方法之一是改變秧苗,原來是秧苗連根拔起,去尾後插到田裡,改成秧苗連土鏟起,不去尾,再連土放置田裡,回想起來,這種改變, 1950年代確實看過家鄉長輩這麼做,只是那時不知道為什麼。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0/18 12:28
     

超讚, 真是 既詳盡了不起 的一篇!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9 16:19 回覆:
謝謝玉米蘋果兄美言。
您的留言,附了一杯咖啡,磯小屋前面,種有幾棵咖啡樹,去參觀時,咖啡豆已成熟,各種顏色的咖啡豆,色彩繽紛,特別附上。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9 16:20 回覆:


茉子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0/18 10:25

看了你前三張照片,真是有莫名的親切與喜歡

只要出門在外看見了那樣的景致,就會忍不住想要親近

一直懷疑我上輩子可能是位農夫或農婦吧...大笑

所有農作物的背後,一定有一群默默辛苦的人們

尤其是台灣,那全世界少見多樣、品質又好的各種作物,更是無數人辛苦的結晶

謝謝您的分享..! 來您的格子,總像是走了一趟寶庫般收穫滿滿...崇拜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8 16:59 回覆:
謝謝茉子伊。
台灣從事農業的人口,可能有12%左右,但農業產出佔GDP的比例卻小於2%,國家資源的分配上,農業難免就會吃虧,但其實也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很多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再附上兩張照片供參考,也是在台大的稻香館拍的。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8 17:00 回覆:


和煦秋陽(教我如何不想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0/17 00:05

真是洋洋灑灑    非常詳盡

您在1樓回復的照片     小時候也見過   找回了記憶

小時候台北也有水稻田    上學每天都經過

感恩您用心地分享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9 23:17 回覆:
謝謝秋陽姊。
記得1970年代,台北新生南路台大附近,瑠公圳還未加蓋,兩邊都還有不少柳樹,春末時節,新綠乍現,柳絲隨著微風搖曳。
後來公圳加蓋,只見到車水馬龍,溪流景觀消失了,消失的無影無蹤。

Ponder212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照片
2020/10/16 23:37
第二張是風鼓機,去殼留米。第三張是打穀機,去穗留穀。這兩張次序反了。另外,風鼓機之前,先要輾壓成為殼米同堆,再用風鼓把殼吹走。這個程序,要反復好幾次。第四張,牆上的指引出賣了這個問題。第五張是蓑衣和耕犁。

外弛內張,是兵家常規。外張內弛,就不對了。難道是現今南島子民,多是商男秋女?

還是老話,希望台灣平順安好。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7 17:27 回覆:
您對農事的了解,超乎我的想像。
我小時候插秧、跪爬除草、收割等都做過,但都只是玩票性質。
所附早春欣欣向榮稻田的照片,秧苗筆直的,長度超過100公尺,當初插秧者低頭插秧,倒退向後,可以維持方向不變,令人不得不佩服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7 18:27 回覆: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0/16 21:59

我在明尼蘇達大學的好友是吃蕃薯簽長大的宜蘭人,日據時代沒吃過白米;現在聞到蕃薯氣味都會吐。

227臺灣又多了一個「日食之父」?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1589868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7 14:28 回覆:
謝謝陸游兄。
老家在高雄內門,世代務農,小時候常聽家父母、家祖父母說,有米飯吃要珍惜,日本時代經常只能吃地瓜。
說個小故事,有次家母到台北來,1990年代台北很流行吃地瓜稀飯,那時復興南路有好長一段路,都是經營地瓜稀飯的店家,地瓜稀飯是那個年代的「顯食」,就跟家母說我們去吃地瓜稀飯,家母劈頭就說,「不要,以前常吃地瓜,到台北還要吃地瓜稀飯!」
吃蕃薯籤長大的宜蘭人,日據時代沒吃過白米,絕對是事實,台灣也是到光復以後才能享受蓬萊米改良的成果。

人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0/16 16:59
最愛在4月回老家.坐在車上往南綠毯在眼前一路綿延.心裡總是感動.覺得幸福.近期醫生叮囑每日需吃足4碗白米飯.感覺自己對台灣農產品有些貢獻ㄡ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10-19 16:51 回覆:
謝謝人間。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資料,過去10多年,台灣每年每人消費的稻米量,其實是逐年微幅下降,每天需吃足四碗白米飯,確實對前面那個統計數字有些貢獻。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