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15 00:05:00瀏覽8780|回應9|推薦146 | |
驚蟄之後,鶯飛草長,百花齊放,到處姹紫嫣紅,陽明山的竹子湖,晚開的櫻花仍爭研鬥豔,海芋就迫不及待的綻放,田畝之間,處處展露亭亭玉立的舞姿,杜鵑和紫藤,也接續上陣共襄盛舉。(請參閱第一、二張圖片 驚蟄時節的竹子湖-調寄滿庭芳)
現在的竹子湖,人們腦海浮現的,會是暮春的海芋和初夏的繡球花,或是野菜和土鷄特色餐廳,但一百年前,這些都沒有,倒是梯田密佈,阡陌縱橫,田間水牛往來耕作,現在大部份人常吃的蓬來米,開始在這裡出現,竹子湖是台灣蓬來米的原鄉。
台灣從明鄭之後,就開始種植從閩、粵移植過來的水稻,是所謂秈稻(秈音先),即一般說的在來米,秈稻的米粒細長,但粘性差,口感較硬,現在泰國、越南的米,就是在來米;1895年清日「甲午之戰」之後,台灣開始進入日本時代,日本人也種稻,但種的是不同品種的稉稻(稉亦作粳,音更或精),稉稻的米粒短圓,口感軟黏有彈性,因此日本人一直想在台灣種出合他們口味的稉稻;順便一提,米食小吃常用,黏性更高的糯米,則是糯稻,是稻的另一變種, 秈稻和稉稻中,都有這種變種。
日本農業技師後來偶然找到了陽明山竹子湖,發現這裡氣候類似日本列島最南端的九州,加上地形隔絶,可以減少水稻授粉混雜的困擾,1921年開始在竹子湖試種稉稻,幾經改良,後來終於試種成功,並在1923年成立「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於1926年經當時日本總督正式命名為「蓬來米」,廣在台灣各地推展。
日籍農業技師磯永吉(1886~1972),與其助手末永仁(1885~1939),是「蓬來米」改良試種成功的兩大功臣;磯永吉1942年轉任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所所長,兼臺北帝國大學教授,1945年日本戰敗後,磯永吉仍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技術顧問,是少數留台的日本人,直到1957年退休回日;原磯永吉位於台灣大學農藝系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現在稱「磯永吉小屋」,簡稱「磯小屋」,已登錄為古蹟,小屋裡還展示了企業家許文龍親自雕塑的「蓬萊米之父」磯永吉、「蓬萊米之母」末永仁兩尊青銅胸像。
現在的竹子湖,依稀可見梯田的模樣,但昔日的稻田,已淹沒在海芋、繡球花等園藝花卉的花海中,早已不見水稻田的蹤影,倒是原來的「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現在變成「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幽幽訴說竹子湖的前世今生,話說當年的「蓬來米」故事。
▲驚蟄時節的竹子湖,常起濃霧,霧起時朦朧一片,盛開的海芋,娉婷玉立,乍看像暗夜中,一盞盞燭火。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就位在陽金公路轉入竹子湖入口一旁;竹子湖溫度,通常會比台北盆地低攝氏三五度。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曾一度是憲兵幹部訓練用的「梅荷研習中心」。
▲從半山腰的巴拉卡公路遠眺竹子湖,可以看出竹子湖四面環山的隔絕地形,左側是頂湖,右側是東湖及下湖,遠處的文化大學,更遠處的淡水河,依稀可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就位在照片左側,紅白相間的鐵塔處。
▲▼照片左邊的小油坑(上),不時可見一陣陣飄出的硫磺氣;頂湖這一大片梯田(下),不難想像一百年前水稻田密佈,阡陌縱橫,水牛往來耕作景象;現在是海芋季,可見一些遊客行走在田埂間,部分田間已可見初夏才登場的繡球花蹤跡。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