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25 21:08:45瀏覽1785|回應9|推薦67 | |
(因為準備新學期的教材及各類雜事,時間支離破碎很難專心寫文,blog posts 幾乎變成月記。不過至少優迪園還在,也因此還能與格友好友們互動,very much appreciated…)
1、健康問題 這週終於下定決心去看診。重新進入 yoga 教室才兩週,身體的不適反而更明顯、、、特別是練習動作時採行 ujjayi breathing 後逐漸加劇的偏頭痛,以及回復一般呼吸方式後頭痛隨即緩解,讓我意識到自己呼吸似乎導致健康問題。
剛好住家附近的診所推出「氣喘特別門診」,主治的是一位看來比我們家二犬大不了多少的年輕醫師(之前因為不諳如何有效率訴說病情被罵了幾次,學乖了,先 google 再練習)。勇敢地去看診,結果醫師說、、、
我有頗嚴重的氣喘問題,加以因為脊椎壓迫肺部,肺功能低下,連使用 inhaler 都無法緩解。醫師同情地說,妳應該晚上也常咳醒,生活品質不好吧?
我心想難怪呢,最近幾個月有時會錯覺得自己是一隻魚,原因竟是因為不太吸得到氧氣?那就好好配合醫師的治療,希望健康狀況好轉嘍!(比較不習慣的是,台灣醫生用藥的種類和藥量都比較重,因為副作用嚴重,我自行停了 steroid…)
如果氣喘是我健康問題的源頭,那、、、治療之後應該會比較有活力一些?雖然醫生說約需要一個月後才會大幅改善,至少我已看到希望、、、
2、「親愛的」學生 (之一:系上的導生) 暑假期間因為都在家工作,學生若請我寫推薦信,就要用 e-mail 聯絡。有位導生要出國交換一年需要英文推薦信,想說是自己導生要順便訓練她寫英文,寄了範本請她改好後寄回,我再幫忙修改。
又因為交換學校要求繳交正式印出的推薦信,和學生約了時間見面。快要見面之前,學生抱歉地 e-mail 我說其實還要填一份需要勾選的制式文件。因為我通常除了勾選學生的 strength and weakness 之外,還會附一份傳統推薦信以示慎重,我想這沒什麼就多寫一頁而已嘛。
可是制式推薦表格上說,可以用英文或日文寫推薦信、、、咦可是我記得之前和學生聚餐時她說要去荷蘭阿?完了完了我的記憶力阿,這兩個國家差了可不只一萬八千里吧、、、
我翻找和學生的 e-mail 對話,咦她根本沒告訴我要去那個國家交換阿?於是我和學生 confirm 她要去的國家、、、bingo 是日本!我雖然驚訝,但因為邊猜意思邊幫學生修改她的中式英文,已經讓我累到沒力氣,想說那見面再說吧。
見面時我問學生,為何我印象中她是去荷蘭交換呢?學生說喔老師,我荷蘭那一間沒上呢,所以去日本。我一邊口頭詢問學生暑期實習的細節一邊幫她改寫推薦信,一邊心想說,學生應該不至於天真到以為我會心電感應(我有 30 幾位導生、、、),所以知道她換了交換學校地點,大概只是忘了告訴我;但是只為了寫一封推薦信這樣的小事,我們一共來回寫了 14 次 e-mail,實在是太沒有效率了阿、、、
其實學生本身蠻乖的,也一直有在系學會服務;但是這樣的書面溝通效率、、、我只能希望,未來她在交換學校以及職場上,都能遇到很有耐心的老師/前輩們。要不然,恐怕有吃不完的苦頭/排頭等著她唷、、、
(之二:雙主修的外系學生) 一位外系的學生,在我的班上表現相當好 (top 7%), 希望我幫忙寫推薦信去英國念碩士班。我說 Ok, 但要求她擬好草稿我再修改。
因為學生在我們約見面的前一天傍晚才寄來草稿,我沒有時間先看,於是決定跟學生談話之後再交付推薦信。
英國的推薦制度對老師來說比較省事。記得只要勾選「分享推薦信至其他大學」,如果學生申請類似等級的學校,可以參考同一份推薦信/表格,不用像推薦到美國的大學,要重複填寫。
我跟學生說清楚,我會給她一份傳統的推薦信 scanned copy, 這部份不需保密。當申請學校跟我聯絡時,我仍會就她的strength and weakness 公平勾選,此部份將會保密。
接著我開玩笑說,好吧那我改完並交付她的推薦信之後,就沒我的事了(意思是所花的時間比推薦到美國大學節省太多了)。想不到學生回說「老師妳沒事了,可是接下來我很有事!」
我當時完全愣住了。這位外系學生應該很清楚知道,要唸碩士的是她不是我吧?接下來她當然必須忙著申請嘍。或許她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出國唸書所以才那樣說?或只是想俏皮一下?我已經無意深究。
學生接著問我,她該加強哪些科目;我建議她修習電腦程式基本科目。但當學生要我推薦老師時,我就老實地說,不是我的領域,無從得知,請她自行多方打聽吧。
3、Reflection 擔任大專教師已經 30 年了,原本就知道不是高薪的職業,但可以藉機多和年輕人相處,有機會能儘力幫忙他們,其實相當符合我的志趣。但即使已有多年經驗,有時和學生互動間還是不禁搖頭嘆息。
我似乎已對教職倦勤、、、自小健康不佳,在努力維持下雖過著算是平順的生活,其實我對何時「下車離開」其實相當豁達。孩子們雖已成人,但仍不時需要父母的 guidance。我滿懷希望能自此改善健康,增加和孩子們相處的 quality time、、、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