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Google calendar
2017/04/19 19:23:25瀏覽1019|回應2|推薦45

最近因為開會次數太過頻繁,不得以開始使用 Google calendar. 其實兩年前回台後,發現大學部學生入學的方式除了考試以外,還有個人申請和「繁星」推薦,不禁瞠目結舌。不過是 60 位學生,就分成三種入學方式;而且每種入學方式都有兩次審查(書面審查或考試+面試),申請的學生和負責審查的老師,花費的時間真的很可觀。

 

後來發現碩士班也差不多,印象中有推甄、申請和考試。名額更少,不過是  30 位學生、、、

 

博士班比較單純,現在一般都是申請制,加上口試即可。

 

反觀大學部和碩士班收學生的行政作業就很繁雜。首先因為學生入學後會流動,於是就要招收轉系和轉學生(校內一次,跨校一次,各兩階段審查方式)。其次,如果有僑外生申請入學,大學多半是二年級以上,碩士生則是從一年級讀起,又是兩種學制各兩階段審查。再來則是陸生申請入學,要和僑外生分開審查。因為所任教的科系比較熱門,這些都有。

 

最後呢,現在各大學多有一些國際合作,於是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也是要審查篩選。還好這只有書面審查,學生來的時間也短,最多一年,行政負擔較小。

 

說實在回台後即使教課非常累,並不常想念在 NZ 擔任教職的日子。可是這些多元化入學的方式,實在是很沒有效率。在 NZ,大學就是看聯考成績,碩士班用大學成績申請,非常單純(海外學生也可用高中成績申請進入大學部)。我們傾向於多收學生,課程跟不上就淘汰,自然把最好的學生留下來。

 

反觀在台灣,教育部先設定每班能夠招收的人數,除非學生轉到外校,才能招收轉學生。至於校內轉系生、僑外生和陸生的名額另計,但都有限制。有時我不禁想,就單純的入學,也能把學生分成這麼多種?難怪有不少學生跟我說,因為他/她是轉系的,不是原本申請或考上的,和原班級的同學很難交朋友、、、(甚至還有分北部幫、中部幫和南部幫的,我的媽阿)

 

真是的,原本要說的是 Google calendar 真好用,變成抱怨大學入學多元化導致的無謂成本了。唉還是把審查、口試時間趕快記在 calendar 上比較實際啦。無言.......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elinetl65&aid=100965495

 回應文章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05 21:40
只要看懂台灣這二十年來的教改與媒體開放
就會懂得大學文憑為何開始貶值
以及媒體名嘴妖言亂政的可怕
當然就更能理解
台灣對外競爭力逐年下降的原因所在了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7-05-07 13:03 回覆:

謝謝您的中肯 comments. 教改對我來說真的是亂象,到現在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幾種申請/考試方式。

名嘴評論的節目,更是很少接觸 ─ 不小心轉到這類節目就覺得負面情緒不斷,後來直接避開(看電視是休息充電,那類節目看完更累,何必呢)。三條線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4/20 13:54

所謂官僚體系,重點即在於「無效率」,

效率越低官越多,官越多越需大官。

懂的人自然適應,如魚得水,

醬缸文化必須如此,水清無魚。

Celine_終須一別(上)(celinetl65) 於 2017-04-20 18:32 回覆:

安兄您回來啦! What a nice surprise... 

是阿 Celine 快要被這一層層的官們整得、、、好想早點退休,偏偏政策不明朗,沒辦法作重大決策。(上有官威,下有一群看似成人的不懂事學生,血壓愈來愈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