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5 19:19:41瀏覽520|回應0|推薦2 | ||||||||||||
我不犯蛇 蛇不犯我 端午節剛過不久,氣候漸趨炎熱,原本懶散的爬蟲類也跟著活躍起來,再加上台灣地處亞熱帶,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合蛇類生活,因此每到夏季,各地就會傳出民眾慘遭蛇吻的新聞。其實,多數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人類侵犯到牠的領域,所以一般民眾外出時宜避開草堆、石縫、枯木、竹林、溪畔等蛇類喜歡棲息的地方,此外,穿著厚長褲、靴子或雨鞋,以及「打草驚蛇」都不失為避免自己被咬傷的好方法。 認識毒蛇 被蛇類咬傷時要盡量辨識蛇種,雖然臨床醫師會依據患者症狀來判斷使用何種抗毒血清,但民眾對蛇類的辨識會提供額外的協助。台灣常見毒蛇有六種,從外觀和咬傷齒痕可進一步區分為出血性、神經性兩大類,這也是選擇抗毒血清最重要的依據。
民眾在安排郊外旅遊時,最好能先了解當地常出沒的毒蛇種類,發生萬一時,能增加自己辨識蛇種的機會。 被咬時應保持冷靜 如果不幸被蛇咬了,除了辨識蛇種外,應保持冷靜作好緊急處理。首先,將患肢盡量放低於心臟,仔細注意傷口的位置、型態,還有腫脹的速度,但不需切開、抽吸、或擠壓,以免造成傷口感染、癒合不良,切記不可用嘴巴吸取毒液;接著,為防止患肢腫脹造成更大的傷害,應立即除去戒指、手鐲、手環、手錶或其他束縛,並以彈性繃帶、絲襪或褲襪包緊患肢,包紮範圍越大越好,但以不阻斷血液回流為原則;最後,盡速送至鄰近醫院交由醫療人員處置。 不要多此一舉 目前不建議使用止血帶綑綁,因為鬆綁時會造成毒液大量吸收,且綁太久容易造成患肢缺血;溫度過低或時間過長的冰敷,則是造成組織壞死甚至演變為截肢的主因,故應避免。另外,不可飲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飲料,以防促進血液循環,使毒性更快發作。 (原作發表於"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ISSUE09)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