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9 18:53:00瀏覽913|回應4|推薦39 | |
談論「愛情」的性別比例,女性似乎是佔絕大部分的,不僅知名的兩性專家多為女性,就是在部落格裡談論愛情的,也多半是女性,最這一陣子,有個新來的女寫手也很喜歡談論愛情或兩性相處,名叫曲艾兒。讀了她幾篇文章後,我發現她也是一個頗有思想的人,其內容頗有心理學和哲學的色彩,多以兩性互動的觀察為主。 在我看來,其實「愛情」也跟「社會」脫離不了關係,特別是媒體常常講的「社會觀感」,或者所謂的「社會普遍意識」,裡面多少都包含愛情的認知,包含配對模式、互動模式等。 在這當中,年齡、社會地位、工作是最常被討論的三個因素。年齡的討論我認為是最有趣的,因為,像兄貴、正太、御姐、羅莉的文化名詞,或者師生戀、老少配、不倫戀等新聞用語,幾乎都跟年齡這個人口統計變項有關。 就兄貴、正太、御姐、羅莉這四個描述「情侶年齡分布狀況」的概念而言,除卻同性戀之外,台灣社會似乎對「兄貴配羅莉」比較能夠接受,而「正太配御姐」則會有「戀母情結」之類的冷言冷語。 我想,這大概是受延續至今仍存在的一個觀念所影響:男大女小,男方才能夠保護女方、照顧女方。而即使雙方的年齡差距,已經大到可以用「兄貴配羅莉」來形容,台灣社會的輿論似乎也覺得不足為怪。 於是乎,這組配對就衍生出了一種最常見的裙帶關係:年輕漂亮的女性公眾人物,嫁給年齡大到可以做爸爸的商場、政界或黑道的「老狐狸」。儘管我自己很討厭這個現象,但多數人依舊不反對,甚至會為這個現象辯護。 當然,這組配對之所以會被台灣社會習以為常,跟延續下來的性別觀念也有很大的關係,這種性別觀念,比較激進的人會稱之為「大男人沙文主義」,而稱此觀念的擁護者為「沙豬」。 至於「正太配御姐」,我覺得很適合拿來炒新聞、炒知名度,尤其像前幾年轟動一時的「莉莉與小鄭」,還有一直傳出和「年輕帥哥」有新戀情的許純美。尤其,這組配對若再有師生戀「加持」,那就更會引起媒體的注意,而「兄貴配羅莉」的師生戀,媒體的關注就主要是在師生戀上面,而不會關注「年齡配對」的問題,因為,就台灣社會的觀念來講,「兄貴配羅莉」比「正太配御姐」要符合常態。 儘管現在對於愛情的態度已經漸趨開放,例如「年齡不是問題」的主張,但情侶的配對,若女生年紀比男生大,或者男女雙方年齡相去甚遠,依舊都可能被當成新聞來報,像是去年或前年,媒體就一直強調王怡仁的男友小她X歲,由此可見,台灣社會至今仍未完全適應「女大男小」的愛情配對,仍然覺得「很稀奇」,但這其實也有「偏見」甚或「歧視」的可能性存在,如同「女X(職稱)」的語法一般。 而社會地位的方面,似乎以學歷和收入這兩個量性指標的衡量與比較為主,以此,台灣社會延續至今的觀念有:(1)男方學歷比女方高是常態;(2)男方收入比女方多是常態。 這兩種「常態」的認定,其實就跟前面一樣,是以「男性理應強過女性」之觀念為基礎的。儘管兩性專家討論愛情時,多未對此詳加著墨,但這種愛情的社會觀,至今仍在台灣社會的日常生活當中,被不自覺地引述著、實踐著。 工作我不打算討論,因為這還牽涉到職業聲望、工作項目、工作內容、工作型態等,離「愛情」滿遠的,除了職業聲望以外。 以此,我發覺台灣社會對於愛情的態度,雖然受到一些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從以上這種男女條件之辯的狀況來看,台灣社會仍存在「中國傳統愛情觀念」,對於年齡、學歷和收入尤其重視。 在我看來,台灣社會的愛情觀念雖已開放不少,但中國傳統的配對觀念依舊有其影響力。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