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幸福的藍眼睛》感想四:馬老大、馬夫、檀木人之聯想
2010/04/17 20:38:11瀏覽1311|回應1|推薦21

舞台在印尼的〈火山口下的馬夫〉,大概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藍眼睛被漢斯撿到的過程,第二部分是藍眼睛關於山老大之故事的詢問,第三部分是火山口下的馬夫對幸福的定義,第四部分則是檀木人哈翠迪跟藍眼睛的對話。

第二部分的故事,主要是從藍眼睛對負責調派馬匹和馬夫,且周圍有一圈巨大金色光圈的山老大產生好奇,而試圖與之溝通開始,但不得其門而入,於是就轉而跟馬老大「交涉」,詢問牠有關山老大的故事,老實說,這段我覺得挺有趣的,感覺這藍眼睛有點像在做質性研究的訪談,當中涉及跟訪談對象的交涉。

其中,藍眼睛請山老鼠幫馬老大拔鐵釘而讓馬老大願意告訴它山老大的秘密,這個狀況跟我前幾天請求楊儒門接受我的訪談時,跟他表示若他能幫我,我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中幫他推廣其經營理念很像,而楊儒門也確實跟這馬老大一樣答應接受我的訪問,而藍眼睛也跟我一樣,都向對方再追問了更多的問題和故事。

再說藍眼睛跟馬老大的這段「訪談內容」,當中提到婆羅摩火山底下的人民的傳說故事,這個我覺得跟「贈禮」的社會交換很相像,就是火山神如不孕症夫婦的願賜給他們兒子作為禮物,而他們又必須以將么兒丟入火山口作為回禮,結果夫婦違反了這當中的「互惠規範」,於是火山神震怒,因此連續噴發。

有意思的是,這後來竟對當地的社會規範造成影響,也就是說,村民為求永保安康,結果約定俗成地建構出一個每年十二月月圓之夜,隨機將村裡一名嬰兒丟入火山口,對此,印尼爪哇島上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文化、習俗,我不知道,不過外地觀光客到那裡聽到這個習俗,也可能會有一些文化震撼的感覺。

至於第三部分,也就是火山口下的馬夫對幸福的定義,其內容我也覺得很有意思,因為是由漢斯先以類似「參與觀察」的方法,也就是跟這些被山老大所雇用的馬夫一起在火山地帶探險,再根據自己所看到、感受到的,去對這些馬夫對幸福的定義做論述,不過,我覺得還是聽這些馬夫們的「第一手論述」比較準。

話雖如此,我覺得漢斯仍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原來自然美學鑑賞,也會讓人產生幸福的感覺,而且漢斯所做的還不是「人工性自然美學鑑賞」,而是「自然性自然美學鑑賞」,相較於台灣往往把各地自然景觀當成操弄出來的商品,漢斯在後來火山頂看日出的行為,已經算是進入了,自然美學鑑賞的精髓。

這也讓我想到另外一點,就是台灣社會一直存在「阿里山看日出」的集體趨騖行為,或許對這些登山、單車等運動的愛好者來講,在阿里山上看到日出之當下所產生的感動,也就像書中的這位漢斯先生一樣,都有幸福的感覺吧,而這種來自心靈滿足的幸福,我想絕對不是物質的榮華享受所能比擬、取代的。

藍眼睛跟山老大木雕項鍊上的檀木人哈翠迪的那段對話,除了涉及蛇魔女瑪杜莎跟哈翠迪的身世告知與雅典娜詛咒化解的「社會交換」外,它還讓我覺得,每個人就跟故事中的每個眼睛一樣,來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任務,而必須去完成。

我的噗浪帳號:「天蠍浪子的咖啡杯-噗浪分站」,按此加入我吧


茱莉亞音樂學院第一位華人中提琴博士:趙怡雯的藝享世界

如白居易之詩的法律介紹:《圖解行政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白話之語,發掘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庶民經濟學》

生活變化的體認:《學會貧窮:失語稚女單爸網誌》

以物擬人之筆法,探查人心之深處:《尋找幸福的藍眼睛》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3951801

 回應文章

wmoae
2016/06/02 05:11
http://6in1.net/20160505/55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