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7 21:52:42瀏覽3032|回應4|推薦30 | |
參考文獻:聯合新聞網「媽媽跟人跑,為何要我養?」投書 看了朋友寫的幾篇遺產與子女孝親行為之關係的論述,筆者越來越覺得,當傳統社會規範對人們社會關係的影響力減弱時,資源或行動與報酬之互通的交換原則,可能也相對地,增強了對社會關係維持的影響力,例如,「沒分遺產前,一定是孝子」這句話,其實就隱含了交換原則的作用。 這回,政府修法規定,沒奉養父母的子女不得繼承遺產,有個家庭主婦投書,舉自己母親在其成長過程中的「角色缺席」來質疑政府的這項法令修正,從道德的角度看,該言論許有些「越軌」,不過,從交換理論當中的「互惠原則」、「公正原則」的命題看來,該發言倒可以作為驗證的一個例子。 以本件案例涉及的扶養、奉養和遺產來說,政府的立場,主要是「子女如欲分得遺產(報酬),必先奉養和孝敬父母(行動)」,這種想法其實跟「沒分遺產前,一定是孝子」這句話包含的交換原則,亦即「父母因為有豐厚的遺產(資源),故總會得到子女輪流且殷勤的奉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誠如該位投書者所言,政府這回的修法,可能忽略了另外一層的互惠公正原理,也就是當父母親沒有盡到慈愛或養育子女的責任時,子女可能因為自覺受到情感或生活的剝奪,而在父母年邁時拒絕奉養父母,作為對父母的「消極懲罰」,只是,若父母擁有很龐大的遺產,那恐怕又另當別論了。 所以,倘若傳統倫理道德和交換原則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力,真有此消彼長的趨勢,那麼筆者認為,其實父母對年幼子女的「扶養」,成年子女對年邁父母的「奉養」,和年邁父母分給子女的「遺產」三者間,恐怕真的也是一種交換的流動,其中,「扶養」與「奉養」之間可能存在公正原則或互惠原則,「奉養」與「遺產」之間則可能存在理性原則。 至於「扶養」與「奉養」,以及「奉養」與「遺產」之間的因果關係,筆者是發現,至少父母對「遺產」的擁有,極可能吸引、誘使子女去從事「奉養」的孝親行為;然而,「扶養」與「奉養」間,筆者就不確定了,因為就現實而言,還是有儘管從小未獲得父母「扶養」,但長大後仍「奉養」父母的子女,故這仍得視情況而定,如「孝順父母」在個別子女心中的價值,究竟是偏高還是偏低。 這番論述,或許會被批為德之賊也,但筆者真的發現,親子關係的維繫或經營,諸種交換原則的影響力有提升的跡象,相對地,傳統倫理道德的影響力則有降低的變化,而這回政府子女未奉養父母就不得分遺產的修法,從理性原則看,雖然可能提供奉養的誘因,但它仍然有點違反,公正與互惠原則揭露的人性反應,即父母若未盡扶養之責,子女以後可能也會不奉養父母,考慮有欠周延。 Long Stay原先的意涵與馬英九或其他政治人物下鄉深耕的意義大不相同,還請參考台灣長宿休閒發展協會(Taiwan Long Sta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的相關介紹與訊息,以釐清這個重要概念。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