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03 17:56:52瀏覽1294|回應2|推薦57 | |
看一位「講師暨研究生」寫他半夜拼論文拼到眼花,而臨時起意去南華大學門口麵攤吃「夜宵」,而中途遇到「鬼打牆之物」之過程中的內心感受。雖然說,這個案例的主角所經歷的是一場嚇破膽的「衛星定位系統迷航之旅」,不過,這位仁兄大概也在這過程中經歷了來自黑暗恐懼、不可思議冒險所帶來的「高峰經驗」。 關於「夜遊」的社會現象,就我觀察,一般社會大眾的認知是:一群人選擇在半夜時分,到荒郊野外行走,以探險、氣氛感受為目的的遊戲活動。就這點而言,其實有些以年輕人為對象的集體休閒活動,都可能會規劃「夜遊行程」,例如在沿路的樹上掛【咒怨】的照片,或者在遠方某個不知名的小屋裡,讓夜遊參與者看到繩子、上吊者之類的恐怖景象,或者安排某人埋伏,出其不意地拿手電筒照臉。 夜遊行程的安排,常常在大學系所或社團的迎新活動裡面出現,不過,由於都是集體行動且經過規劃設計,所以刺激性不像單人隨性行動那麼強,故我也要說:「這位老兄啊,你真夠勇敢的!」至於我為何會知道,大學系所或社團迎新會安排夜遊行程,原因很簡單:我親自參與過兩次,其中一次還在路上跌跤,而且還真的被嚇到過。就我觀察,現在夜遊行程的設計規劃,多半以「試膽的體驗」為目的。 不過就我的涉獵而言,「夜遊」這個詞在蘇東坡的文章裡面就已經出現過,那是我中學時代國文課本裡面的一篇文章【記承天寺夜遊】,詳細的內容我忘記了,不過我一直牢記最後這句話:「但少閒人如吾兩人爾。」其實單就這句話也可以看出,蘇東坡當時從事的夜遊,可能有著休閒三部曲的過程:放鬆、娛樂、個人發展,可是,現在一般人所認知的夜遊,都是那種跟膽量測試、恐懼挑戰相關的活動。 故我認為,把「夜遊」界定為「半夜從事的戶外遊憩活動」,或者更廣一點的「半夜從事的室外休閒活動」或許都可以,不過我不確定,半夜在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休閒場所活動算不算是夜遊;只是,就目前夜遊行程、夜遊活動或夜遊行為的案例來看,人們似乎仍傾向把夜遊認定為,午夜時分在戶外從事的遊憩活動、休閒活動,而這類活動也多半被認定為是膽量測試,而非蘇東坡那般的閒適愜意。 天生對黑暗的恐懼是一個原因,不過我覺得,可能這個原因也脫不了關係:夜遊的地點,絕對不會在大都市的中心商業區,例如台北信義區、大安區、萬華區,或者大學周邊,而多半以荒郊野外、偏遠山區、修路工地、墳場墓園等人少燈稀之處所為地點,而且,若是經過規劃設計或集體從事的夜遊行程倒還好,倘若是臨時起意、單槍匹馬的夜遊,便真的是標準的膽量測試體驗活動,從事者真箇勇者哪! 那麼,夜遊,或者所謂「半夜的遊戲」,就真的只是「感覺的刺激」嗎?這點我無法解答,畢竟這牽涉心理層面的問題,不過我有個點子,那就是在夜遊的過程中,唱西洋著名宗教歌曲O Holy Night或Stille Nacht,或許就可減少許多恐懼,例如車後座「嘿~嘿~嘿~」、車窗外「呵~呵~呵~」等等之類的怪聲,不過嗓子要好。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