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不只是教育議題!
2007/11/30 22:38:32瀏覽769|回應6|推薦47

看國科會公布的國際閱讀素養成就調查結果,媒體下了「台灣學生課外閱讀表現差」之類的新聞標題,不過,從媒體對該份調查報告的敘述看來,我倒想問:小學四年級能代表所有的學生嗎?樣本或資料的來源如何?抽樣方法如何?而且,如果那是一篇研究論文的話,緣起、目的、問題、文獻回顧、方法也都同樣重要。

撇開記者閱讀研究或調查報告的方式不談,我倒認為,閱讀一事,所牽涉的絕對不只是教育層面的問題,它還牽涉到社會層面的問題。不過,媒體報導這方面的新聞時,似乎從來不去關注其他年齡群體的閱讀模式,而多半以戲謔的語句來謿諷6~18這個年齡群體的閱讀素質,又或許,媒體可能多半認為,學生的閱讀模式可以代表整個國家社會的閱讀模式,倘若真的如此,那麼,媒體恐怕有些以偏概全。

就這方面而言,據我初步歸納,閱讀可能牽涉到的社會因素有:(1)社會人口統計因素: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大專以上科系別、行業別、職業別、收入、健康狀態、婚姻狀態等;(2)社會規範因素:道德、倫理、習俗、法律、宗教教條、年齡規範等,對人們書籍類別選擇的可能影響,例如,「禁書」就可能涉及這方面的因素;(3)社會化因素:個人從小接受來自家庭、學校、社區、媒體等閱讀觀念灌輸的模式;(4)社會互動因素:個人接觸的關係團體,對於「閱讀」的談論狀況。

除以上幾大類基本社會因素外,其實,流行文化因素也是影響一個地區、一個社會整體閱讀模式的關鍵,就此,具關鍵地位的個人、團體或組織有:作家或其他文化及文字工作者、出版社、書店或閱讀產業、大眾傳播媒體等。然而,所謂的「閱讀模式」,除了前面提過的書籍類別選擇之外,還有以下幾個可能的行為因子:時間預算、消費支出預算、閱讀動機、閱讀目的、閱讀需求、閱讀地點等。

想起之前一位朋友寫的文章引言:「如果我不在書店,那就是在書店的路上。」基此,我認為閱讀除了是一種模式或型態外,它也會構成一種風格、一種文化,至於記者經常用來謿諷6~18或6~23歲學生的「閱讀素質」,我的社會學解釋為:不同社會人口統計特性的個人,受到社會規範、社會化(教育活動為主)、社會互動及流行文化因素之影響,所形成的閱讀認識、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實踐之樣態的組合。

在這麼多種因素當中,相信各位會對流行文化因素比較感興趣。就這方面而言,撇開具實用性質的書籍,例如商管、投資、理財、命相、星座、運勢分析之類的書籍不談,以現在處處講求「體驗」的社會普遍意識來看,通常,那種書名、封面設計、內頁設計、內容,甚至作者個人特質,能讓讀者經歷美學、娛樂、教育和跳脫現實等不同形式之體驗,或能引起讀者好奇心的,多半都有暢銷、熱賣的可能。

就以我最近比較熟悉的五個書名為例,【雅言詩語-反樣板、非典型、無軌跡】、【巷子口經濟學】、【法律人的第一本書】、【詐騙追緝X檔案】、【當代法律王】這五本書,不考量作者個人特質或其他書籍選擇的特殊或一般因素,如果問國科會公布的國際閱讀素質調查報告選取的小四學生,乃至一般社會大眾:你(妳)認為這五本書的書名,哪個最能引起你(妳)的好奇心?我想,答案會是很主觀的。

然而,若把前面列的一般和特殊因素一併考量,那麼:社會科學領域的大學生、研究生、教授,選擇【巷子口經濟學】的可能性會比其它群體大;法學領域的人可能對後面三本書的偏好度會比其它群體高;文學、哲學,或者對愛情、兩性議題感興趣的群體,可能也比其它群體更會考量列出的第一本書;厭惡詐騙集團,或為詐騙所苦之群體,對【詐騙追緝X檔案】這本書的好奇心可能會比其它群體強。

總此,媒體常把閱讀歸為單純的教育議題,我認為看得太狹窄,就如同幾位網路新聞讀者的迴響一般,我認為,決定個人或一個群體閱讀模式、型態或風格的因素非常之多,社會人口統計因素就不用說了;社會規範因素對閱讀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在選書行為決策的考量過程中;社會化因素便是家庭、學校和社區教育,但別忘了,媒體也是施教者;社會互動因素則以日常生活閱讀心情的交換最常見。

最後說明一下,這篇文章兩處黑體字的標示是有用意的,因為我發覺,即便只考量社會化因素,媒體在學生閱讀素質或其他相關議題的處理上,似乎也都抱持著置身事外的旁觀者態度,認為閱讀素質只是教育單位、學生自己及家長的責任,但卻忽略了這件事:媒體對學生的影響力,恐怕遠大過任何教育單位和家長。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416955

 回應文章

Z喵喵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書迷
2007/12/11 17:06
閱讀需要培養,家中各類書籍都有,藝術繪畫圖書,詩詞、經濟企管、小說雜誌,大人影響小孩身教重於言教,只是傳媒的影聲摘取不足掛齒,確實影響大眾心態,關掉電視,閱讀書籍樂趣,需要大家一起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可惡可惡~~
2007/12/03 08:43
直到昨天 我才po了關於此議題的文章
果不其然 浪子兄已經先寫了 哈哈哈哈哈
好啦 我只是來請閣下順道也看看我文章的 XDDDDD

只是 媒體對於知識的傳播力 在我看來其實不算高
他們只能傳播訊息 而不是有系統 全面的知識 :p

焰云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
2007/12/02 22:24

閱讀是焰的興趣,

就算生活在一起,受的教育差不多

閱讀的習慣也不一 樣

如:我和弟弟,他不喜歡書,很少再看,

而我卻對書很有興趣,常說書店是我的天堂

閱讀算是自已培養出來的,家中除了我,很少有人會去看書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社會學來看
2007/12/01 07:36

是少了些周詳考量,因為在台灣的情況,必須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思考,當這社會仍以成績名校功名為第一考量時,對於學子的要求當然就與其他地方不同,而這是歷史文化所傳承下來的。

那句所謂的「書中自有顏如玉」,講的可是那些考試有關的書籍,自然讓社會與家長對於一般課外閱讀沒那樣重視,其他因素都只是次要的。

所以台灣如果不能打破那種讀書以考試為優先的窠臼,那麼再怎樣搞提升閱讀都沒用,但是這又跟整體社會的價值觀念有衝突,因為這社會看的仍以名校科系文憑為主,而不以能力為主,那麼自然也無法扭轉人們在學習上的習慣。



子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好
2007/11/30 23:52

把所有的教育失敗歸諸學校教育

確實有欠公道


怡克納米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聽說提到我的書,特地來看看!
2007/11/30 23:35
巷子口經濟學大概得到明年2月才會發書,找不出更好的書名,巷子口經濟,在衝突中帶點矛盾,有點張力,有點戲謔,絕非典型學院派經濟學。
至於,我這本書可不專給大學生看的,我希望還能老嫗能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