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5 20:55:48瀏覽993|回應3|推薦39 | |
依稀記得,前陣子物價的議題被炒得火熱,讓人覺得農產運銷、農產價格和農產品市場交易等「糧食確保」(Food Security)的問題至關重要,但後來不再被提起;想不到今天,媒體改成對農產品認證、農產品品質等「食品安全」(Food Safety)之議題的熱烈報導,這讓我非常困惑:究竟哪一個才是重要的,必須優先關注的議題? 這回,媒體引述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作家王文華等人的論述,針對農業經濟和推廣範疇的新概念「食品里程」(Food Miles)進行大篇幅的報導,雖然,這回沒有概念誤解的問題,不過正如某人提出的質疑,我認為推廣這個概念之前,還是有比要思考這個問題:台灣社會的普羅大眾,對食品里程的認識如何?態度如何?行為實踐如何?與英國、美國、加拿大的社會經濟情勢相比,有沒有差異之處? 其次,食品里程在落實上,除了吳東傑提出的方案之外,我認為還要再作以下三點考量:第一,食品里程如何計算?是要沿用美國目前的Weighted Average Source Distance(WASD)來計算?還是另外設計一套計算方法?第二,此概念如何在農委會的政策當中落實,如新農業運動當中,以生產者和消費者為主體的產銷履歷制度?第三,超市、量販店販售的農產品標示應如何管控?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另外,關於食品里程的理念,嚴謹而言,主要是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包含購買與食用),至於「改變世界」,我個人是認為有些烏托邦,畢竟這個概念就連歐美國家也是才推動沒幾年。以此,當農產品送到超市、量販店或其他形式的商店之時,確認該項產品是否為「在地生產」就顯得格外重要,但就實際的狀況來看,當一個農產品標章被推動炒熱之後,可能就會出現農民一窩蜂搶貼該種標章的現象。 再者,我想媒體可能還忽略了一個問題:食品里程的推動,對農產品運銷、農產品市場交易和農產品價格可能的負面影響。尤其,若按照作家王文華當季與當地的農產品選購呼籲,那麼就意味,消費者選購農產品的時候,應無條件地選購當地與當季生產的農產品,而不考量任何過季的、進口的農產品,但是他沒有注意到,農作物種植的面積、種類和產量,並非各地一致的,而且有些的確只能仰賴進口。 基此,我還想再問:推動主張「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食品里程的過程中,農產品供應鏈將會如何?可能增加的生產成本、環境成本等,會轉嫁到誰的身上?如何減少對進口農產品的依賴?如何應付農產品進口商和中間商的利益問題?在我看來,若農委會欲透過農業立法和農業政策來推動食品里程,其他的利害關係人我不確定,但農產品的進口商,及參與進口農產品運銷的中間商,可能會不贊成。 至於食品里程促進城鄉交流、在地社會關係的想法,說實話,我認為不切實際,因為截至目前,農民多半是不和消費者面對面接觸的,往往仍需透過各類中間商來完成農產品的交易任務,即便是在地生產與在地消費,也不見得都會以農民和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形式進行,有些農民恐怕還是會交給中間商來處理,況且在這種買賣交易過程中建立的關係,可能也僅止於商業交易的關係,而無情感上的理解。 就實際的狀況來看,食品里程的概念要在台灣徹底落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食品里程並不如同媒體所想的,只是愛地球、愛台灣、愛自己等意識形態,或是減碳環保的理念,它尚且包含現實的供給、需求和品質問題,換言之,食品里程除了涉及食品安全的問題之外,也涉及糧食確保的問題,畢竟台灣目前的農產品供給,進口農產品的比例不只多過本地農產品,而且可能還會逐年增加。 據我觀察,就需求面而言,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認知,價格仍是消費決策考量的第一順位(媒體不是才報導便宜農產品的搶購熱潮嗎?),其次是農產品的品質和衛生,至於產地問題,我想,恐怕會考量的人依然是少數。就供給面而言,除非能夠保證,台灣本地各類農產品的產量足可自給,否則,還是別盲目推動食品里程。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