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07 14:12:15瀏覽298|回應0|推薦0 | |
1/1 福德是修行一個很大的助緣, 有了福德再來用功,就容易成就。 自以為是 → 眾善奉行
唐·六祖惠能大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眾生都是在妄想、夢境當中, 執著種種生滅、種種形相是真實, 所以要修種種法門來對治。
1/2 『諸佛以病苦為師』,修行人有疾病實不足為憂, 身帶三分病,若能鞭策自己精進用功, 把握無常的色身,藉假修真, 就能成就悟道的因緣。 放逸無度 → 精勤用功
1/3 一般人不了解,布施能把貧窮、慳貪捨掉; 假使把慳貪布施掉了,貧窮也會跟著布施掉。 慳貪吝嗇 → 廣修布施 布施對治慳貪
1/4 現在的人不容易成道,就是因為疑心太重。 疑什麼呢?第一、懷疑佛法; 第二、未能親見佛、菩薩、羅漢,所以懷疑聖賢的存在。 疑法疑人 → 信滿成佛
1/5 在世間法中,佛法就要能因應時節因緣,要有俗諦, 遇到任何情況,說話就要順應因緣、圓融處理, 度眾生就要善開方便門。 不知變通 → 俗諦圓融
1/6 憂愁煩惱,都是從貪愛而來。假始沒有愛, 心中光明寂靜,就沒有憂愁和煩惱。 所以,憂和愛是相對的, 有愛就有憂,無愛就無憂。 愛欲生憂 → 離愛妄憂
1/7 宋.神照本如禪師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迷失覺性 → 覺悟自心
1/8 唐.靈雲志勤禪師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隨喜讚歎,一方面可以除去自己的嫉妒心, 令一方面則能成就大功德,受施者、能施者和助施者, 都能分享很大的功德和福報。
1/9 做了事情以後,牽腸掛肚, 做的好就心生驕慢,沾沾自喜; 做的不好,心裡就起煩惱。這就不是無心。 心隨境轉 → 觸事無心
1/10 要想生天堂、生極樂世界, 假使不知道在這念心上回光返照, 只是向外東求西找,始終是找不到的。 心向外求 → 返照自心
1/11 如果能夠體認一切眾生都是自己過去的親眷,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皆當成佛, 就不會輕視任何人,這樣就能心行平等。 輕視他人 → 心行平等
1/12 如果能夠『忍得心頭火』,被辱不瞋, 甚至『滅卻心頭火』, 就能夠產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 瞋火燒卻功德林 → 忍辱不瞋
1/13 即使真正見到他人的過失,也不必宣揚。 見到是非,眼根就不清淨了, 再一宣揚,舌根也跟著不清淨。 道人長短 → 不說是非
1/14 唐.南台守安禪師 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思慮奔放 → 定心淨心
1/15 唐.寒山大師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瞋火中燒 → 忍辱定心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要以虔誠心、恭敬心誦經,同時透過回向, 把誦經的功德回向給法界、三寶。
1/16 在禪堂裡要放下,出了禪堂就要提得起, 提得起又能放得下,就能得自在。 作不了主 → 心得自在
1/17 眾生從早到晚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 白天起心動念,有善念、惡念; 晚上作夢也是一樣,不論是好夢或惡夢, 都是第六意識在攀緣、在起心動念, 所以白天也是妄想,晚上也是妄想。 念念遷流 → 不打妄想
1/18 佛告訴世人:「人繫於妻子舍宅」, 「繫」,就是用繩子拴住,跑都跑不掉。 這個繩子不是普通的繩子,是業繩, 這種業現前了,就難以出離。 隨業流轉 → 不為情欲繫縛
1/19 無論遇到好的境界或壞的境界, 心中都要能保持平靜與寧靜, 如明鏡當臺,不落一點塵垢, 『像來則現,像去則無』。 心隨境轉 → 心如明鏡
1/20 這個世界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永遠存在, 一切都是無常,這就是「諸行無常」的道理。 執境為常 → 諸行無常
1/21 (除夕) 除夕時一方面是除舊布新, 把環境整理清淨,檢討反省得失; 另一方面是圍爐團圓,敘舊結緣, 這個是非常好的文化。 狂歡享樂 → 除舊佈新 圍爐團圓
1/22 (初一) 新春是一個好的開始, 有好的因才有好的果; 有好的開始,才有好的成就。 消極怠惰 → 積極精進
1/23 (初二) 佛法不離世間法,逢年過節都是佛法。 佛法是以出世間的精神來成就世間上的菩薩萬行, 行而無行,最後銷歸自性,就是「朝朝暮暮在逢春」。 心隨境轉 → 銷歸自性
1/24 (初三) 《大學》云:「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心當中有了過失,就要檢討反省, 心地要光明、要磊落,心要淨、要定、要明。 有了這念清淨的心、喜悅的心, 做任何事情都很歡喜。 得過且過 → 檢討反省
1/25 (初四) 每一個人都有佛性,都可以發願成佛, 慈悲、智慧、禪定圓滿了就是佛, 心中的煩惱漏盡就是佛。 煩惱執著 → 發願成佛
1/26 (初五) 佛是什麼?智慧佛、如如佛, 如如不動的這念心就是佛, 平常心就是佛,平常心就是道。 起伏不定 → 平常心是道
1/27 (初六) 所謂「佈新」,在新的一年, 大眾要有一個共同的心願, 要有佛的知見。佛的知見就是正知正見。 邪知邪見 → 正知正見
1/28 (初七) 唐.船子德誠禪師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動,滿船空載月明歸。 隨波逐流 → 如如不動
1/29 (初八) 唐.黃檗希運禪師 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好逸惡勞 → 精進行道
1/30 布施最重要的,是這一念心是否是 清淨心、虔誠心、恭敬心、平等心以及慚愧心, 若是以這樣的心行布施,福報是不可思議的。 布施生慢 → 敬心布施
1/31 職業要從事正業與淨業,宗教要選擇正信的宗教; 要選擇有正知正見的師父, 否則你想生天最後反而下了地獄, 你想成佛結果卻成了魔,實在是得不償失。 誤入邪魔外道 → 親近正法道場
2/1 問題要從根本來解決;在佛法來講, 根本的方法是善調身心。能夠調身、調心, 時時刻刻使心靈得到平靜,那就是賢、就是聖。 身心不調 → 善調身心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外面所有的境界,不外乎是從我們這念心產生出來的, 所謂「業消智朗,障盡福崇」, 心清淨,佛土自然就清淨。
2/2 社會上一般人,多處在浮動的環境當中, 身在動,心也在動,不斷地追逐財色名利, 始終是沒完沒了。 身心浮動,就容易疲憊與老化。 身心浮動 → 安定身心
2/3 釋迦牟尼佛又莊嚴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並不是天生就自然如此, 而是經過無量世的勤苦修行, 廣積福慧資糧,修習六度萬行。 懈怠放逸 → 廣修福慧
2/4 民國·圓瑛大師 狂心歇處幻身融,內外根塵色即空。 洞徹靈明無掛礙,千差萬別一時通。 執著掛礙 → 煩惱即菩提
2/5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貢高我慢 → 退步向前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道並不是向外求得,因為有得就必有失。 道是本具的,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是本具的, 從過去到現在,始終都存在。
2/6 持戒清淨;要持身戒、口戒、心戒, 使身、口、意三業清淨, 心清淨了,所講的話都很有智慧, 身體也不會妄動造業了。 犯戒造業 → 持戒清淨
2/7 內心不寧靜的人總喜歡向外攀緣, 盲目的追求名利財色, 而且「這山望過那山高」, 比來比去始終沒完沒了。 向外攀緣 → 返照自心
2/8 所謂行亦禪、坐亦禪,就是我們行住坐臥, 心不散亂、意不顛倒, 時時刻刻保持我們的覺性存在。 散亂顛倒 → 保持覺性
2/9 若在現代教育系統中,能以回歸本心為基礎, 以定心、淨心、明心、悟心為法門, 來啟發每個人的良知良能, 相信教育效果一定會更提升。 追逐名利 → 回歸本心
2/10 如果心不能安定,做事就會衝動,容易犯錯。 藉由定慧等持教學原則的薰修, 每個人的心一定會愈來愈澄淨、明澈。 心不安住 → 定慧等持
2/11 宋·無門慧開禪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妄念紛飛 → 安住本心
2/12 古德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 若要紙上談人我,筆影蘸乾洞庭湖。 紙上談兵 → 不立文字 以心印心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誦經的目的是對治妄想、昏沉, 把心依靠在經文上,不疾不徐,心無所得。
2/13 修行就是要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上來修, 時時刻刻要把我們的六根控制住, 情緒自然就平靜下來了。 攀緣外境 → 收攝六根
2/14 (情人節) 夫妻除了情感、物質生活以外, 彼此之間應該還要有理性的溝通, 才能互相成就,家庭才會和合。 固執己見 → 理性溝通
2/15 一般人都喜歡求東、求西、求這個、求那個。 事實上求自己才是最有效的。 時時刻刻都要檢討、反省, 看看心當中有沒有過失、妄想。 相外馳求 → 反求諸己
2/16 佛法中所說的因果,其實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 知命則能立命,明白了這些道理, 便能了解命運、創造命運。 迷於算命 → 知因識果
2/17 所謂心性,一是定心、二是淨心、 三是悟到這念心、四是明心。 這個心要靜如止水,心如明鏡, 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定、有慧。 迷失本心 → 定心淨心悟心明心
2/18 宋·此庵守淨禪師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攀緣外境 → 安住本心
2/19 宋·蘇軾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起心動念 → 安住本心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修止觀法門,不能太緊或太鬆, 要保持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 假使太緊,就容易起煩惱,退失菩提心; 太鬆,就會懈怠、放逸。
2/20 如來佛的鼻子是富貴圓滿,如果想要像如來鼻, 但不從因上去修,卻找一個外科醫生來動手術, 不僅得不到富貴,反而產生很多副作用。 追求表相 → 善因善果
2/21 「唯有僧讚僧,佛法才能興」。 如果每個人都能本著這種觀念來作人做事, 相信自己的事業、道業,一定能夠有所成就。 嫉妒比較 → 隨喜讚歎
2/22 「愚者調身,智者調心。」 調身不調心,是一般的凡夫俗子; 調心不調身,那就是智者、就是賢人。 調身不著心 → 調心不著身
2/23 所謂的「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假使缺乏互信、共信,彼此就會有懷疑、猜忌, 所以「信」在人際間非常重要。 猜忌懷疑 → 互信共信
2/24 每個人都本具一顆明珠, 但是由於自己患得患失,煩惱垢重, 明珠的光明因此被障蔽不現前。 煩惱覆心 → 善謢本心
2/25 明·憨山德清禪師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心隨境轉 → 世事無常
2/26 南梁·傅大士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心隨境轉 → 攝用歸體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心平、心靜、心定、心安,就能與道相應; 心急躁,就與道相違, 猶如野馬一般,不是偏左就是偏右。
2/27 什麼叫做「見性」?什麼叫做「成佛」? 一個是心,一個是性。 經云:「凡有心者,皆當成佛」。 不識本心 心遊外境 → 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
2/28 每個人都有佛性,這個道理必須知道, 不但要知道、要明白,還要直下承擔, 不能有一點懷疑、不能有一點遮攔、 不能有一點迴避。 迷惑懷疑 → 直下承擔
3/1 禪,是佛之心,是覺悟的心。 人人都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無明散亂 → 培養定力
3/2 假使悟了「禪」的道理,相對也好,絕對也好, 順境也好,逆境也好,白天、晚上、 生死老少、出家、在家, 都是如如不動,就是歡喜愉快。 落入兩邊 → 動靜一如
3/3 要能不犯偷盜罪,這念心就得時時保持覺性, 不攀緣、不執著,慢慢練習,心念會愈來愈清淨。 心生貪念 → 持戒清淨
3/4 宋·張商英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妄念紛飛 → 安住本心
3/5 宋·柴陵郁禪師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塵勞遮蔽 → 菩提現前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道,是人人本具的;雖然是本具, 還是需要假借種種方便法門來用功, 調身、調心,不急不緩, 使這念心達到清淨,道自然就現前。
3/6 「佛者,覺也。」佛法以人為根本, 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 妄念紛飛 → 心性本具
3/7 無念,就是無妄念、無邪念、無雜念, 清清楚楚的這念心要存在, 無念也不執著,就稱之為「無住心」。 念念遷流 → 銷歸自性
3/8 若不起念就是無念, 無念當中有定有慧,要能作主。 這樣日久功深,就能「明心見性」了。 懈怠放逸 → 定慧等持
3/9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貪: 貪財貪色貪吃貪睡貪名貪利, 布施是化除貪念最好的方法。 慳貪吝嗇 → 喜施獲福
3/10 人除了物質生活之外還有精神生活, 這念心要能知足常樂才是重要的。 患得患失 → 性定菜根香
3/11 宋·慈受懷深禪師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亂造口業 → 謹言慎行
3/12 明·憨山德清禪師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暴戾氣盛 → 忍辱柔和
3/13 念了以後要歸於無念,能所俱空, 空也不執著,無住,一切都是本具的, 這就是真正念佛的人。 貪愛執著 → 念等本空
3/14 六波羅蜜是法,就像六艘船, 度我們這一生的生死, 從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到涅槃的彼岸。 愚痴執迷 → 勤修六度
3/15 無論順境逆境都是當下了了分明,清清楚楚, 不起分別,不染一塵的那一念, 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執妄為真 → 逢苦不憂
3/16 如果朝善法的方向去行,將來的運氣、福報, 一定是一天比一天增勝,一定是越來越好。 貪財吝嗇 → 修善積福
3/17 能布施的人,才是有福報的人。 一般人所謂「福祿壽三星拱照」, 要想得到福報,或想要有福祿壽星的加持, 必須要會布施。 自我中心 → 慈悲喜捨
3/18 宋·雷庵正受禪師 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心隨境轉 → 安住本心
3/19 明·憨山德清禪師 一念忘緣寂寂,孤明獨照惺惺。 看破空中閃電,非同日下飛螢。 自憐自艾 → 回歸本心
3/20 道是本具的,不假絲毫造作, 每個人都有這一念心,只是沒有覺悟。 輕慢他人 → 人皆可頓
3/21 受持五戒,圓滿了,就有五戒的果位。 持戒清淨,就是修。心當中具足十法界, 假使煩惱、懷疑、造業,將來就要受報。 煩惱無明 → 以戒為師
3/22 世上的問題不外乎是苦和樂, 苦樂是相對的,一切問題都是相對的, 虛妄不實的。 顛倒夢想 → 諸法無我
3/23 佛法講布施,六波羅蜜以布施為首。 除了布施以外,還有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要具足六波羅蜜,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自私自利 → 行菩薩道
3/24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靈性, 從物質生活的改善到精神領域的昇華, 才能真正遠離貧窮。 享樂放縱 → 精進無為
3/25 唐·永嘉玄覺大師(永嘉證道歌)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了即業障本來空,末了應須還宿債。 → 末了應須還宿債,了即業障本來空。 方得名為觀自在,不見一法即如來。 隨境輪轉 → 回歸本心
3/26 唐·拾得禪師 無來無去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 一顆水精絕瑕翳,光明透出滿人間。 妄念紛飛 → 清淨本心
3/27 「菩提」是覺悟的意思。 這念心覺悟了,即是菩提心; 沒有覺悟,就稱之為眾生心。 同樣是這念心,卻有迷、覺之不同。 失去覺性 → 發菩提心
3/28 迷,就是貪著世間上的財、色、名、食、睡, 為財、色、名、食、睡所轉, 看到好的東西就想要貪求。 貪著五欲 → 保持覺性
3/29 修行,不是另外修出清淨之水, 也不是另外求清淨之水, 這水是本具的,因為有波浪、有沙石, 所以清水變成了濁水。 起心動念 → 處處作主
3/30 雖然佛性沒有差別,但是迷與悟有差別, 有人先悟,有人後悟, 先悟的人當比後悟的人更早啟發智慧。 但是不論先開悟或後開悟, 只要契悟到這念心,就沒有差別。 迷失本心 → 契悟覺性
3/31 我們要知道,聽經聞法的目的是在藉教悟宗, 藉由教理而契悟這念心。 摩訶般若波羅密也是一種教法, 如果只知道口念,不知道要依照經教來返照這念心, 不知道契悟自己的摩訶般若波羅密,就成了生滅法。 生滅無常 → 藉教悟宗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