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01 08:17:20瀏覽43|回應1|推薦3 | |
12/1 唐‧古靈禪師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 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12/2 七呎之軀不如一尺之面, 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 三寸之鼻不如一點之心。 煩惱覆心 → 返照自心
12/3 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 人貧能養道,是為貧道人, 心貧無智慧,墮入餓鬼身。 慳貪不捨 → 知足常樂
12/4 有財當布施,為善當及時, 錢財五家有,不施悔恨遲。 貪財愛色 → 常行布施
12/5 事成不成,於成事之時,其成必有因; 事敗不敗,於敗事之時,其敗必有因。 播無因果 → 知因識果
12/6 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 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經春風枝枝新。 執妄為真 → 眾緣合和
12/7 宗風普善潤心懷,菩提靈種遍地栽, 弘法辦道曹溪夢,花開結子在中台。
12/8 宋‧石屋清珙禪師 ㄍㄨㄥˇ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 ㄓㄣ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12/9 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體,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 因菩提心而成正覺。 自私自利 → 常行慈悲
12/10 中台四箴行 – 對上以敬,對下以慈, 對人以和,對事以真。 敷衍了事 → 對事以真
12/11 這念心,起善念就是光明、淨土、天堂; 起惡念,心就是黑暗、煩惱, 所感得的果報就是地獄。 心外求道 → 返照自心
12/12 如果從因當中去努力,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不但好的會更好,壞的也會變成好的。 果上祈求 → 因上努力
12/13 人的欲望如果沒有止盡,就會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能夠知足,敬業樂群,心就會安定。 貪欲無求 → 知足常樂
12/14 唐‧趙州從諗禪師 ㄕㄣˇ 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裡頭空; 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宮商調不同。
12/15 唐‧馬祖道一禪師 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成; 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
12/16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相對的, 沒有一個絕對的境界。 心猿意馬 → 時時作主
12/17 吃素是一種慈悲心的展現,有了慈悲, 不但福德能夠增長,而且身體也會健康。 滿足口腹之慾 → 吃素增長慈心
12/18 唯有戒殺、放生、救生、護生,彼此互敬互重, 世界才會和平,人生也會愈來愈光明。 不生救拔之心 → 觀眾生苦 起大悲心
12/19 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 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轉增趣味。 風流得意 → 寂靜是真快樂
12/20 打七最重要的,就是要參破自己的第七識, 將它轉化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 這樣就能夠超凡入聖。 執相為真,妄情纏繞 → 修禪定,破我執
12/21 元‧天如惟則禪師 紙上傳來說得親,翻腔易調轉尖新; 世人愛聽人言語,言語從來賺殺人。
12/22 宋‧朱熹 半畝方糖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2/23 一個人真正具有恭敬心,又能改過遷善, 一定能消除業障,增長福德智慧, 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就。 貢高我慢 → 常行恭敬
12/24 平安夜 心經常保持平靜,如一潭止水一般, 動也如是、靜也如是,有這樣的定力, 才真正稱得上定慧等持。 懈怠不修行 → 定慧雙修
12/25 人的起心動念都要是善念,所作所為都要是善行, 才能夠逢凶化吉,才能夠越走越光明。 惡念惡行 → 善念善行
12/26 人這一念心經常保持清淨、不動,時時安住在覺性上, 這就是解脫和超凡入聖,才能到達富貴的境界。 迷而不覺 → 覺悟自心
12/27 佛法教育的意旨,就是要引領社會大眾, 在浮動的環境中,仍能保有一顆寧靜、不動的心。 心外求道 → 安住本心
12/28 宋‧法演禪師 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 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 (好話壞話說盡,人性會改變) 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規矩過嚴過鬆,尋求旁門左道)
12/29 唐‧永嘉玄覺禪師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