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日曆 2024年 6月
2024/06/01 08:10:05瀏覽126|回應0|推薦9

 

  

普高 113-8月招生A4.jpg

    

   

   

   

   

   

   

    

6/1  

南宋‧普潤大師   六即佛頌:分證即佛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6/2  

宋‧蘇東坡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6/3  

」是智慧、生命的源泉,

所以想要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人生,

一定得從「」方面去努力。  

不識因果 → 因上努力  

   

6/4  

如果我們知道這念心裡面,藏了無盡的智慧、無量的功德,

當下這個心就是無量的寶庫。 

心外馳求 → 心具無價珍   

 

6/5  

眾生的心執著相對的境界,

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個相對的世界。

迷於對立 → 不執相對     

   

6/6  

心患得患失,有明有暗、有動有靜、有內有外、有善有惡、

有美有醜,有種種相對的分別心,所以就感招相對的世界。

患得患失 → 心淨佛土淨      

 

6/7  

要將相對轉成絕對,不是離開世間來轉,

而是在這念心上去轉。 

追逐外境 → 心轉境轉    

   

6/8  

明‧憨山德清禪師   高山寺  

山城枕江流,梵刹雲中起。

鐘鳴萬戶開,人在蓮華里。

   

6/9  

南宋‧普潤大師   六即佛頌:究竟即佛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6/10  

這念心覺悟了就是菩薩,菩薩覺悟到最高境界,

就是佛。佛是最圓滿的境界。

迷而不覺 → 覺悟自心   

   

6/11  

佛法講「自在」,如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

是因「觀」而得自在,

所以,希望得自在就須下一番功夫。

懈怠放逸 → 觀行得力     

 

6/12  

規矩與適當的約束,能夠改變很多壞的習氣,

使生活有規律,幫助身心達到真正的自在。

惡習造業 → 持戒清淨    

 

6/13  

若是行、住、坐、臥、任何時刻都是患得患失,

起很多妄想,不但得不到自在,反而還造種種惡業。

患得患失 → 調御自心      

 

6/14  

何謂聖人的自在?第一、心要得自在,

第二、口要得自在,第三、身要得自在,

身口意三業清淨,才是真正的自在。

三業不淨 → 勤策三業       

 

6/15  

何華嚴經  

若能遠離惡知識,則得親近善知識;

若得親近善知識,則修無量諸功德。    

 

6/16  

宋‧蘇東坡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6/17  

這念心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能達到六根清淨方是真正的自在。 

貪著五欲 → 六根清淨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by817&aid=18067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