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01 09:41:56瀏覽271|回應1|推薦31 | |
懷念小天使 – 我的小寶貝
10/1 要將偷盜戒實踐的很微細,不僅要做到不偷盜他人財物, 更要守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令馳散。 六根馳散 → 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
10/2 修行要在起心動念處修。 放縱習氣 → 依心起修
10/3 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 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依此而行即是落實俗諦。 光說不練 → 落實行持
10/4 世界的成、住、壞、空,人的生、老、病、死, 及心念的生、住、異、滅,這些就是無常。 執著有常 → 諸行無常
10/5 明‧于謙大士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 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10/6 唐‧黃檗禪師 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做世間慈悲人。
10/7 古人曾說:「有形皆歸壞,不滅為真空」, 羅漢、辟支佛就是悟到空性的道理, 放下執著煩惱,從生死中解脫。 隨妄流轉輪迴苦 → 破除假相悟空性
10/8 捨離了執著,就能斷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六個根本煩惱, 最後入涅槃,出離輪迴之苦,永不再來三界受生。 執迷著境 → 破除煩惱
10/9 「正知正見」就像人的眼睛,人因為有銳利的眼睛, 所以能將事物看得清清楚楚,即使遠行也不會在途中迷路。 邪知邪見 → 具正知見
10/10 國慶日 佛法說:「一切清淨慧,皆由禪定生」。 枯定、邪定 → 禪定能啟發智慧
10/11 佛法告訴我們正知正見,就是要相信「如是因,如是果」, 有了這種正確的人生觀,人生就充滿了光明與希望。 果上祈求 → 因上努力
10/12 唐‧永嘉玄覺禪師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冤訴更尤人,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10/13 唐‧龍山禪師 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作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10/14 修行即是修正錯誤的行為,以及不正確的思想觀念。 放縱習氣 → 檢討反省
10/15 人格完整,有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智慧心, 又能將所學貢獻社會,就是菩薩行。 自私傲慢 → 恆思利他
10/16 佛法講因果,告訴每個人要受持五戒, 就如儒家所說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做人的根本。 持戒不清淨 → 五戒為根本
10/17 人的起心動念,是決定君子、小人、忠、奸、正、邪、聖、凡的關鍵。 心外求法 → 法由心生
10/18 善念就是好的念頭,起善念,心生光明;起惡念,心生黑暗。 心起惡念 → 恆起善念
10/19 宋‧佛印禪師 磨磚作鏡不為難,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禪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10/20 弘一大師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滿春,天心月圓。 ㄎㄨㄛˋ
10/21 人人都有佛性,這念心經常保持寧靜,不起貪瞋癡,不造惡業, 了了分明,自己做主,才是真正的保護自己。 自尋煩惱 → 淨化自心
10/22 佛法修定是為了伏感、斷煩惱, 悟了緣起性空的道理,才能去除邪思、邪見。 修行偏廢 → 定慧等持
10/23 開悟,人人都可以辦到,而悟後起修,才是最重要。 萬里途程,不離初步,只是時間遲速而已。 妄自菲薄 → 人皆可頓
10/24 要有定力才能帶得動業障,沒有定力就隨業流轉。 所以,必須要修禪定,達到一心不亂,才有希望帶業往生。 懈怠不修行 → 定慧雙修
10/25 時時刻刻觀心返照,一有雜念妄想,立即把心收回來, 「人在哪理,心在哪裡」,這念心始終專注於當下。 念念遷流 → 人在哪理、心在哪裡
10/26 宋‧虛堂智愚禪師 一重山了一重雲,行盡天涯轉苦辛; 驀紮歸來屋裡坐,落花啼鳥一般春。 ㄇㄛˋ
10/27 唐‧寒山大士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心中無一事,萬境不能轉。 心既不妄起,永劫無改變,若能如是知,是知無背面。
10/28 保持當前這一念清楚明白、作主的心, 這念心是法界,自己與甚麼法界相應,自己心裏最清楚。 心外求法 → 法由心生
10/29 以恭敬心、清淨心、虔誠心、平等心來布施、 供養,就是最大的功德。 慳貪不捨 → 廣修布施
10/30 修行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放下」, 放下之後,還要能「提起」, 才是真正的菩薩行,才能得大自在。 提不起 放不下 → 提得起 放得下
10/31 解冤釋結,不要冤冤相報,佛性是平等的, 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我們的心結就能夠恢復平靜。 愛恨分明 → 冤親平等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