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0 18:56:33瀏覽314|回應0|推薦8 | |
修人不以多為勝 不以文為美 這是 一個道場不一定是人越多越好。義務教育是越普及越好,但是碩士、博士越多,卻沒有工作,或是所學的與工作沒有直接關係,有許多知識卻不能解決問題。同樣的,一位修人學了許多「法」,卻束縛越多,煩惱越多,或造成家人的煩惱越多,必是學錯了,必是沒有學對,所以說修人不以多為勝。這不是說修人應以少為勝,不應該學多。而是說每學一個「法」,都要有足夠的功夫火候,內外一致,一行三昧,不能有前後矛盾,裡外不一,言行不一致的狀況。如果學來的是用來「讓別人認為我們改變了,進步了,更好了」,改變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叫「公關」,不叫「修行」。「法」不是用來裝飾自己的,所以修人不以文為美。 以道院強調的「誠」為例來說明,誠、真、純、明是同一件事的各種角度的看法。「誠」不是「信」,不是相信,不是無條件接受。「誠」是由「不自欺」開始做起。如果解讀成「我不自欺就是了」、「我怎會欺騙自己,愛說笑」,這種情況,末學稱之為「無路可走」。看了、想了、判斷了卻沒事可做,之前、之後不起做用,不起變化,是學在「知識」層級。像這樣的學習,學再多也不「勝」啊! 反過來,如果每天反省時(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能發現一次「自己欺騙自己」、「自己為自己所說所做的事找理由」,就是由發現自己「不誠」開始,由發現一次到三次到n次,由「事後反省」發現「不誠」到「當時發現」「不誠」,到「將發生就發現」「不誠」。就有得忙了,有許多「事」要做,這就是「有路可走」。 無論是覺得自己「卑鄙無恥」,是覺得自己「有罪惡感」,都是進步的現象,都要繼續努力,直到某一天發現「哈!原來這就是『莫見乎隱』啊!」,這時就是另一種發現、另一種悟,是「誠」的另一種境界! 修人是以「誠」為勝,是以「一行三昧」為勝,是以「內外一致」為勝,不以多為勝,不以文為美。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