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留學生
2007/10/31 04:27:33瀏覽882|回應1|推薦11

最近國中同學開同學會﹐和一些久未聯絡的朋友通信﹐勾起對小時候一些回憶。

十三歲時被爸爸送到澳洲讀書﹐說實在﹐到現在我仍覺得我是被 “扔” 去澳洲﹐毫無選擇。也幸好是毫無選擇﹐咬牙切齒也只能在那鬼地方蹲著﹐受英式教育。來到美國﹐才發現那鬼地方真是個氣候宜人的世外桃源。澳洲是很多美國人心目中最想去度假的聖地。每次有人問我是哪來的﹐說澳洲﹐總有人瞇著眼﹐一臉期待的告訴我﹐他這生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澳洲﹗

但十三歲時的我﹐在澳洲讀書真是像煉獄。語言不通不提﹐很多習慣也不一樣。我就讀的國中是天主教會學校﹐全校亞洲人可以用一隻手算完﹐我也成了同學口中的怪人。

記得才開始沒多久吧﹐同學們就對我翻書習慣大驚小怪。中國書籍是由右往左直行書寫﹐外國是由左往右橫行﹐所以剛開始翻書﹐習慣沒改﹐我都先翻到最後一頁 (中文書第一頁)﹐才繼續往前翻。

另外語言習慣也不同。中文習慣﹐若贊成說 “對”﹐常會連說幾個 “對”﹐或連說幾個 “不對”  增強語氣。變成英文﹐就聽我自己常常 "No no no no no no...."﹐幾個外國人聽我說話早就笑翻了。

還有一次﹐跟朋友笑鬧。中文裡 “去死吧” 是家常便飯﹐整天掛在嘴上﹐英文是 "go to hell"。我才說出口就後悔﹐朋友嘴一彆﹐快要哭的問我﹐你為什麼要我去地獄呢﹖

出國這麼多年﹐我一直覺得我還是我﹐只是說話腔調已變。前年回台灣﹐在住家附近和阿姨一塊買小籠包。賣小籠包的老伯有客人﹐我就先站著等。輪到我時﹐老伯盯著我﹐突然瞇眼一笑﹐很得意的說了聲 "How are you?"

這把我嚇著了﹐一下子還不能反應。是我聽錯了吧﹐老伯應該是跟我說中文﹐可是怎麼想那句都是句英文啊。阿姨後來和我笑﹐老伯怎麼知道你從國外回來的﹖我真的不知道﹐我從頭到尾沒說一句話﹐不可能是我的口音。不過老伯深藏不漏﹐會英文在路邊賣小籠包的老伯也不多吧。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tttts&aid=1337173

 回應文章

Cindy
請教你
2009/09/17 04:42
嗨,你好,

我一直在想小孩子在什麼年紀過來澳洲唸書是比較適合的?以你的經驗,會覺得13歲晚了點嗎? 有人跟我說,最晚得在11歲前過來,才能先加強語言,再跟別人一起準備大學入學,你也這樣覺得嗎?你當初是在雪梨嗎?不好意思,因為在計劃要接姐姐的女兒 過來澳洲,所以才問你這麼多問題.(她現在才8歲)
謝謝你~~



Cindy
ant(antttts) 於 2009-10-14 11:11 回覆:
你好﹐抱歉我不常來看我自己的網站﹐希望你看到我的回應。

十三歲時來澳洲﹐我的確覺得晚了一點點。這時候的孩子開始青春期﹐對於彼此的差異開始會比較﹐需要認同性也強﹐開始喜歡團體活動。這對一個完全沒有語言基礎的黃種孩子來說﹐先天就不同﹐語言不通就更難了。當然﹐個人的個性和情況不同﹐所以也不能以偏概全。

太早出國﹐中文可能會全忘記﹐將來反而要重學中文。朋友中有人到後來﹐竟無法有效跟父母溝通﹐只因為父母說中文﹐兒女說英文﹐雙方因為不常彼此有深入的長談﹐到後來子女只能說簡單中文﹐父母英文仍不流利﹐結果根本說不上話。

我會覺得﹐十一或十二歲是比較好的時間。一方面中文應該不會忘﹐另方面年紀還夠小﹐同儕的包容性較高。當然學校選擇也很重要﹐在全白人 (尤其是澳洲) 的學校容易被排擠﹐但在太多亞洲人的學校﹐英文學得慢。但我覺得﹐不管如何精心安排﹐運氣還是比計劃還重要。

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在交友上有挫折感﹐但父母一定要隨時注意﹐並跟老師常溝通。我自己的經驗﹐當我開始上學時﹐當時的老師不了解如何安置我﹐把我放在一個比我年紀大香港人團體。我不會廣東話﹐當然也沒話說﹐結果跟自己年級也很長時間沒有交集。另個朋友比我早一年入學﹐老師幫她找了一個同年級多元化的團體 (家庭背景有意大利﹐黎巴嫩﹐etc)﹐大家都是移民(后代)﹐也就比較有認同感。白人家庭的教育﹐是重視個人﹐不較重視團體﹐所以常常白人小孩似乎比較沒有所謂的同情心﹐不像亞洲小孩從小被教導要關心別人的感受。

種種差別﹐對孩子要慢慢開導。若是比較敏感的孩子﹐就需要更注意。我覺得真的沒有成功的模式﹐我認識朋友變得自卑﹐也有朋友自我放逐﹐但也有人學習的更好。但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時時在旁開導﹐不一定是要去學校幫孩子出氣﹐而是要讓孩子了解﹐在學校的不適應﹐不是他們的錯﹐是一個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