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04 11:35:53瀏覽1689|回應0|推薦14 | |
登上本期《網路城邦週報》的特別推薦單元推薦 在國外讀書時﹐我常喜歡窩在學校圖書館裡。每每讀到一個段落﹐就隨便從旁邊書架上翻本書來看﹐當做對自己的獎賞。當天看得是哪類雜書﹐就看哪一個圖書館裡的角落有空位。幾年下來﹐也雜七雜八的讀了一堆東西。我讀得是理工科﹐所以看看文科方面的東西也不無小補。 有時在中文書架旁﹐也信手拈來隨便看看。國外中文書籍都是簡體字﹐幾年下來我仍不會寫﹐但看已沒有問題。書籍上來說﹐大多是大陸作家。老舍﹐巴金﹐魯迅這些在台灣大概不常看到的﹐都在書架上﹐連整冊資治通鑒都有。台灣作者﹐就只有李敖。看他寫給女朋友的情書﹐和他那些用色情圖片包著的雜誌﹐倒也成為我枯燥乏味的讀書時間中的調劑。 張愛玲是我很久以前就知道的作家。我知道她有名﹐號稱才女﹐但她的作品我從沒看過。後來才知道﹐她的作品﹐大陸視為反動﹐在台灣﹐因為她的漢奸前夫﹐大概也不鼓勵讀吧。 李安的電影拍出色戒﹐引起我想看這篇著作的興趣。上網去找﹐第一個感覺是﹐怎麼那麼短﹖我以為是長篇大論呢。第二個感覺﹐文字洗煉﹐根本沒贅字﹐但又描寫的如此自然﹐如此的恰到好處。第三個感覺﹐這麼短一篇文章﹐怎麼有那麼多隱藏中的故事﹖文章中的隨便一個交代﹐就可以再寫成一個故事。但又交代的如此自然﹐似乎讀者已得到所需的線索﹐自行就可編織那額外的細節﹐但又不妨礙故事的進行式。 花了半個小時就讀完了﹐讀完卻覺得渾渾噩噩﹐似乎消化不良。就如李安說的﹐三天兩頭就又想到這故事。 今天再讀﹐似乎又看到更多上次忽略的細節﹐又更領略和更加佩服張愛玲的用字。而那渾渾噩噩的感覺還是在﹐只是這次消化了﹐捲土而來的是種惆悵感。 我想﹐感情路上﹐每個人都有過大風大浪﹐都曾問過﹐為何是我﹖但感情這東西很難解釋﹐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跟理智理論沒有絲毫關係。理智可能一時蒙蔽感情﹐但感情總有冒出頭的一天。到時﹐會不會太遲了﹖ 不管當初如何的痛不欲生﹐時間是最好的安慰劑。當有一天回頭時會了解﹐原來不是那麼難啊﹐但那一絲絲心底的刺痛感還是會在。疤痕﹐是一個人的歷史﹐有時也是吸引力的一部份。 我想﹐我不想看色戒電影。就像李安說的﹐看了反而成了一種折磨。張愛玲用文字折磨我﹐已經夠了。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