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26 19:59:48瀏覽6485|回應0|推薦5 | |
※本文係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裡,法師所開示的內容中所節錄出來的。本文接續上一篇「思惟業果的總相—業的四個特質(四)」,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 我們上個禮拜跟大家介紹到業的四種特質。前面的第一個特質,就是一切苦樂的果報,都是由善惡的業因所造成的。第二個特質就是,業會隨著我們的思心所而增長廣大。今天我們要介紹第三個特質,就是「所未造業不會遇者」。業的第三個特質,是沒有造作的業,是不會遭受到果報的。所以從這個特質,我們就會知道,我們不管是什麼如意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一定是過去有自己造作的業,不然它絕對不會報在我們的身上。認識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就能夠很歡喜地來承受;不管是什麼果報,就是因為我們對於這個特質,有清楚的了知,我們就會歡喜地受報。 如果沒有積集、累積能夠感苦樂果報的業因,一定不會感得苦樂的果報。這邊就說到,佛在因地當中,他所修行積集的無數的福德資糧,他都是迴向給未來的一切眾生、他的弟子,我們現在能夠受用佛的種種功德、他的這些福份,雖然我們還不能夠累積一切圓滿成佛的善業之因,但是我們至少要能夠積集一分的功德,才能夠跟佛的功德相應,這樣子才能夠受用得到佛所迴向給我們的一切的福祉。所以沒有積聚成佛的善業功德,是不可能成就佛果的。所以這邊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有這個特質,使令我們能夠對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願意歡喜受報。 我們常常有聽到,佛他有三月馬麥之報。這就是在佛陀的時代,曾經有一個婆羅門的長者子,他請佛跟大眾僧夏三月能夠去受他安居的供養,佛也答應了。但是就在結夏安居之前,長者子玩樂玩得太過頭了,玩得太起勁了,就把這一件要供佛的事情給忘記了,然後就交待家裡的管家說:「現在不管任何人來,都說我不在,不必理睬。」就在盡情地玩樂。管家受了這樣的交待之後,不久,佛陀就帶著他的比丘僧眾來到了,這時候管家就推辭說:「因為主人沒有告知這件事情,所以恕不能夠招待佛跟大眾僧。」因為可能這管家他本身也不是信佛,這時候佛就只好讓跟隨他的五百比丘,自己出去托缽乞食。這時候佛他有另外叫舍利弗(舍利弗也一起隨行),就跟他講,叫他到忉利天上面,去受天人的供養,就這三個月。其他的比丘(就五百比丘),請他們各自出去托缽,但是這時候正好碰到收成不佳、饑荒的時候,所以比丘連著三日出去托缽,都空缽而回。 這時候附近有一個養馬的人,看到那麼多的僧眾,佛陀,沒有可吃的,所以他就發了一個心,因為他自己本身經濟能力有限,就跟佛請說:「是不是可以用他餵馬的馬麥,馬所用的食,來供養佛陀跟僧眾?」佛也答應了。所以養馬人他就減省了馬的飲食,然後每天就煮馬麥這個粥來供養佛跟僧眾。這時候,因為馬麥是一種很粗糙的食物,所以佛陀身邊的侍者(就是阿難尊者),他心裡面非常地難受,就想:「讓佛吃這樣的苦頭…」所以他心裡非常地苦惱。佛因為他能夠通曉一切眾生的心意,所以他也知道阿難尊者心中的這種難過的情緒,就跟阿難尊者講,佛分他缽中的一點點食物給阿難尊者吃,結果阿難一吃之後說:「哎呀!真的是像天廚妙供一樣,怎麼這麼好的味道!」才知道,原來雖然同樣是馬麥,但是以佛他的大福報,他吃起來…到了佛的缽中,就成了甘露美味;其他五百比丘眾還是一樣,就吃馬麥,同樣是馬麥,但是味道不同。這時候阿難他心就開了,他們就此,就受三月的馬麥之供。 到了三個月之後,長者子他才突然清醒過來,想到說他曾經有要請佛、要供養佛,可是他時間就是錯過。之後就有弟子請教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因緣?」釋迦佛就說,在過去毘婆尸佛出世的時候,那時候釋迦佛是當地最有名望的外道、外道領袖,有很多的人信仰他,信仰他這個外道,他平常也就領了五百位弟子。但是在毘婆尸佛出世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改信佛法,只有少數人依然信奉外道,所以這個外道領袖心理上非常地嫉妒。有一次,因為在印度都還是…各各我們說其他的宗教,或其他信仰的修行人,很多他們也是,都是托缽乞食的。有一天,這外道領袖就帶著他的五百弟子出來乞食,正好看到毘婆尸佛他也正帶著他的比丘弟子們出來托缽乞食,這外道因為平常心裡就對佛不甚…就非常地不滿意,對他感到很不是滋味,就開口說:「這些禿頭的沙門啊,應該吃馬麥,專門都騙人。」因為他心裡嫉妒他。 他身後有一個上首的、上座的弟子,聽了之後就不同意,就跟他老師說:「老師你不可以這樣說啊,佛他是有大智慧的人。」可是其他跟隨這外道領袖的其他五百弟子,雖然口頭上沒有說話,但是心裡就認同了他的老師講的這一句惡口,所以這樣的惡口使令他們在這一生,還要有三月的馬麥之報。所以這邊講,沒有造的業,他是不會受報。當初勸誡這外道領袖的這個上首弟子,就是舍利弗尊者。所以他在這一次的因緣裡面,他就被佛...因為佛深知因果之事,所以佛知道他沒有這個業,就叫他直接到忉利天宮去受天人供養,不用受三月的馬麥之食。 所以我們說「共業之中還有別業」,像這情況就是這樣,如果我們沒有造,不管這是善業或者是惡業,我們也就不會受到苦樂的果報。所以在…其實我們說現在這個五濁惡世的末法時代,我們真的要自求多福,才能夠避開這種層出不窮的災難、劫難、種種的天災人禍。那我們要怎麼樣自求多福呢?其實就是我們這一本,是一個根本,就是要深信業果,然後斷惡修善。印光祖師他曾提出來說,現在很多大德、法師也提出來,就是要怎麼做呢,實行上就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使令我們身口意三門,都能夠不離開善法,這是最好的保護。 有一天我剛好搭車的時候,車子經過一個小學的門口,那時候正好在放學,校門口站滿了接送的家長。其實學校門口,旁邊有一個地方立了一個牌子,叫做「家長接送區」,還是「家長等候區」,我不記得。立了一個牌子,可是立了之後,形同虛設,因為來接的家長太多了,整個門口還是全部站滿了家長。這還是一間普通的公立小學,不是那一種私立的或者是那種貴族學校。所以現在的父母對子女,在安全上的擔憂,可能因為社會環境的關係,可能比過去還更加地嚴重。像有些住在大樓裡面,會交待小孩子,不可以自己搭電梯,或者小女孩不可以單獨跟叔叔、哥哥、伯伯,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不能搭,要耳提面命。現在這個治安真的很差,但是如果說我們能夠在這一個大環境的共業底下,能夠多多地斷惡修善,其實我們就能夠得到最佳的保護。所以在那麼多的怖畏裡面,這麼多的擔憂裡面,最好的保護就是我們多行善法。 最近有看到一個新聞,可能各位也有看到,就是有一個奧地利的女孩,她現年二十二歲。在她十歲的時候被綁架,被關了八年,就是被一個男孩子。八年的這種生活,非常地痛苦,然後一直到她逃出來,從她身心上面都受到很大的傷害。其實我們說,當然我們學習佛法,就從這些現象觀察,這個固然是有宿世的業因,可是我們就是從這些我們身邊所緣的一些事情,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來思考:「如果今天我們是像這樣一個孩子的父母的話,我們是不是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這樣的一個因緣?」如果我們對我們現下家裡的父母、孩子、子女,有很多的擔憂,那我們不妨多多地從自身,乃至教育孩子,能夠多從斷惡修善開始,使令我們的生命能夠有諸多的保護,也不會有太多的怖畏。 所以我們從樂果來看也是,就好像沒有播撒種子的土地上,我們不管怎麼樣去殷勤灌溉、施肥,是沒有辦法生長草木,沒有辦法生長我們所需要的、所渴望、渴求的這種樂果。所以一定要種植善的因,才可能得到樂的果。所以一旦遇到逆境,我們就知道,我們就儘量不去抱怨。如果在一切的不順遂中,一切的事緣、不如我意之中,如果我們在自己的行持上面有過失,也儘量不要去推諉,這樣會使令我們前面講的「業增長廣大」的部分,會因為我們的推諉,使我們可能是小小的過失,會變得增長廣大,而使惡業變得更大。好,這是第三個特質。 業的第四個特質,是已經造的善惡業,絕對不會失壞。剛才是說沒有造的,不會遇到,那現在已經造的,也絕對不會失壞,就是說已經造的善業跟不善業,它一定會生出苦果或者是樂果來。所以我們造業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造下去的業,它不會自動地消失。在《超勝讚》中說:「印度婆羅門的教法,是福報跟罪業可以互相地交換。佛所說的卻大不相同,佛說一切所作的業都不會失壞,未造的業也不會碰到。」所以這邊我們就有一個觸發,平常我們會有一種將功贖罪的這種想法,一般我們還常常會有…想說要試圖用種種的方式,譬如說行善或者是修法,來將功抵罪,可能是辦一場法會或者是修一座法。但是我們行善跟我們罪業,這個是兩碼子事。因為我們說布施它可以感得財富,但是他之前所造的惡業,沒有辦法因為布施的功德而消除,這一點我們應該要認識到。如果我們不想要受到不好的果報,還是要從斷惡因下手,從因下手才是最究竟的根本斷,不是只是靠消災祈福。 所以只要我們惡業沒有斷,就不可能永遠順利。所以不是說形式上我們作一些善行來彌補,而是說,最重要我們這惡法要怎麼做呢,要從心裡面發出懺悔、悔愧之心,這才能夠真正摧壞惡業的種子。譬如我們說苦瓜跟甜瓜,苦瓜的種子種下去之後,我們要想它不成熟,我們必須要摧壞苦瓜的種子,才能夠使令它不成熟。我們如果不去對惡因下手的時候,我們拼命地種植甜瓜的種子,是沒有錯,在我們的心田上面,可能有這些多的善業福報,是沒有錯的,但是我們惡業的種子還是存在。所以一旦我們在碰到逆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記得,功與惡業它是沒有辦法相互交換的,碰到逆境的時候,一定要先從我們這個逆境,逆緣的這個因,去先懺悔,懺悔這個惡因。 然後我們說,很多人他碰到一些事情,譬如我們最常見說生病好了,就趕快幫他放生,趕快幫他作一些功德,這難道沒有效嗎?各位覺得有沒有效?因為幾次以來,請教各位的意見,都覺得大家頗具正知見了,所以我們再激發一下、腦力激盪一下。各位覺得有沒有效?作善能不能夠去幫助我們這個惡業,我們不用講得義理很完全沒有關係,我們就是把我們覺得應該是怎麼樣,就把它講出來沒有關係。其實我們遇到逆緣的時候,我們其實還是要去作這些善行,因為當我們福力大的時候,如果你這個善行它非常強的時候,它可能會使令你的善業種子提早發起,所以又會使令惡業它就是…因為它這邊先成熟,那邊就沒有那麼快成熟嘛。但是最根本,還是要從惡業的種子去剷除。所以其實我們如果今天檢查出來,哇,我生了一個很嚴重的病或者是我的家裡的長輩生了嚴重的病,那我們去放生,還是要放生啊,如果我們平常有在作放生,或者說我們辦一場法會,或者是我們參加任何…作任何的善行,修任何的功德,我們是要一邊作,那作的前提,我們要用懺悔心,一定要是…。 所以我們常常說拜懺,不要變得像廟會,很高興,一到休息時間,大家都很高興,很像是廟會,不像是來懺悔;有善行功德,但是至於對懺悔惡業的折損力,就會相對地減少一點點。所以我們作這些善,是可以作的,但是我們從內心發出懺悔來作,你只要有至誠的懺悔心,這個惡業的因它就被折損、被折損。我們前面講,沒有造的業,他不會遇到;現在這第四個特質,已造的善惡,絕對不會失壞、絕對不會失壞。這個是到目前為止的進度是這樣,可是到後面呢,它還是會有一些外緣的影響。什麼叫外緣的影響?譬如說我們剛才講的懺悔,如果我們造了惡業之後,我們能夠懺悔的話,這個種子雖然還在,但是它會被摧毀,所以被摧壞,就是被折損這種子的力量、它內在的能力,使令它可能,就剛才師兄講的發育不良,所以就是重報輕受,或者長報短受這樣的一個狀況,所以這個是會有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法會啦,就是修法,或作行善,這些事情不是不需要,也是有需要,但是我們最大的前提是,你要先有懺悔之心,把惡因懺除掉,然後我們說斷惡修善,這個就是屬於修善的層面了。我們這個修法啦,辦法會、誦經、念佛、行善、布施,這些都是屬於修善的部分,使令我們罪業逐漸地清淨,然後我們的福德逐漸地增長,那惡業的果報,它的現起就會…可能它就會被折損掉,乃至於就不受了。所以《三摩地王經》裡面有說:「已造的業,不會不碰到(意思就是說,一定會碰到嘛),別人所作的業,也不會報在我們的身上。」我們在受報的時候,就是不要怨天尤人、責怪別人。在《毘奈耶阿笈摩》中也說:「即使是經過百劫這麼長的時間,曾經所造的業,也不會失壞,只要時間因緣成熟,果報還是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 這邊講一個在釋迦佛,也是同樣佛世時候的一個故事,也是在結夏安居的時候。這時候,我們知道提婆達多一直…他就是跟佛作對,那時候他教唆阿闍世王,立了一個法令,就是不許百姓去供養佛跟僧眾飲食。這時候百姓聽到這樣的一個命令之後,非常地難受,很多人都非常地憂愁,開始在那邊哭泣。因為他們的真誠心,感動忉利天宮就動搖了,帝釋天(就我們常常講的釋提桓因),帝釋天他就觀察,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使令他天宮震動?才發現到,原來是人間阿闍世王,他訂立了這樣的一個法令。所以他就下到人間,就說:「我今天應當要自己親自來供養佛跟大眾僧。」所以他就來到佛的面前頂禮佛,請佛能夠盡形壽受他的供養(盡形壽就是說他在這一生,就是佛終生都受帝釋天的供養)。佛他不允許,他不允許,因為佛主要是要讓更廣大的大眾能夠栽培福德,所以他不會允許讓一個人或者是讓一個天人來供養他終生。後來帝釋天又求說,不然供養佛,五年之中受帝釋天的供養,佛還是不允許。說:「那這樣子,五個月?」佛還是不允許。最後就是求能夠供養佛五日,佛就允許了。帝釋天就很高興。 回去之後,他就領著他的天人眾,就把竹林精舍(那時候佛在竹林精舍安居),變化成像天宮寶殿這樣子,非常地莊嚴,非常地清淨。然後帝釋天跟他的天人眾,親自來供養佛跟大眾僧,飲食衣物這些四事的供養。這時候阿闍世王在他的宮殿中的樓台上面,就遙遙的、遠遠地看到竹林精舍,它變得像天宮寶殿那樣的莊嚴,還有帝釋天跟天人親自在供養佛。阿闍世王就非常地後悔,很自責,而且為了這個事情發了很大的脾氣,就罵提婆提多。因為凡夫我們都是這樣子,大部分人他只要看到一些神異的境界的時候,容易使令他生起信心,阿闍世王也是這樣,他看到這樣子,帝釋天人這樣供養佛跟僧眾的時候,就生起了信心,所以他之後就下令解除了不能供養佛跟僧眾的這樣的一個法令。大家都非常歡喜,就出來供養佛、供養僧眾,佛為大眾說法之後,也很多人就得證聖道,乃至發了大菩提心。 之後比丘就請問佛:「佛過去種什麼樣的福德,能夠得到帝釋天(天帝、天主)的供養?」佛就說,過去有一位佛出世,這位佛叫寶殿佛,他帶著他的比丘眾,四處遊行教化。到了一個國家之後,這個國家國王就領著他國內的文武大臣、文武百官一起來奉迎佛,非常恭敬地跪著,請佛能夠受三個月的供養。寶殿佛受了國王的供養之後,就為國王、大眾們說法,王聽了佛說法之後,非常地歡喜,發起了菩提心之後,佛就為王授記說,當來他要作佛,叫做釋迦牟尼。因為這樣的功德,在無量世,這位王在無量世中都不墮三惡趣,常常在人天受殊勝的快樂。當時候的王,就是今世的釋迦佛,他這些文武百官大臣,就是今日佛所帶領的這些比丘眾。 所以這個故事就可以對比…我們前面講,沒有造的業,我們不會碰到。所以佛他前面,曾經對佛…過去世作外道的時候,對佛發出惡口,使令他得了三月馬麥之報;可是也因為他過去曾經恭敬供養過佛,所以在碰到王,下這種非法的、不如法的法令的時候,他仍然能夠得到天帝(帝釋天)的供養。所以我們說,善跟惡它不能夠互相交換的,所以他不會說,我過去曾經講過惡口,也曾經供養過佛,所以抵消了,也不用馬麥之報,也不用受帝釋的供養,不會這樣。就像說我們這個種子,我們說善業的種子,如果是白色的話(白色的種子),那惡業的種子是黑色的種子的話,在一塊田地裡面,我們的心、八識田,我們常說八識田嘛,我們心田裡面,種了有白的善業種子跟黑的惡業種子,它是不會相互…就是不會混淆的,你看你種的是哪一個它先成熟、先現起。所以我們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會有順境也會有逆境,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就是我們宿世以來種的白業跟黑業的種子太多,所以隨時它成熟,哪一個先成熟不一定,所以會有順緣跟逆緣的發生。這個是業的第四個特質。 (前往下一篇) 註: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