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家是一生的旅行丨Deborah(附音頻)
2022/10/24 10:09:38瀏覽899|回應0|推薦9

作者少年叛逆離開校園,遇到最親愛的外公去世。在眾人的疑惑中回家與離家,在經歷中長大。從此,回家是一生的旅行。

那天深夜,我從計程車下來,拎著包忐忑不安地進入大門,看到院子裡凌亂地擺放著桌椅板凳。堂屋的門簾高高卷起,正當屋掛著一張小小的竹簾,我知道後面是什麼,和我猜想的一樣。但一切好像不該如此。

進屋之後,即使我沒看周圍,也知道棺材兩邊的親人都看著我。他們都沒說話,但對深夜一兩點衝進家門的我,一定有很多猜測。至少,他們一定會猜到我不是從學校回來的。

半年前,我到市裡讀書。站在新學校門口,內心充滿失望。那麼小,簡直像一個大號的庭院。學校沒有圖書館,只有馬路對面那間小小的私人書店,出租併售賣一些舊書,我稍稍得到安慰。學期之初,我和同學常常結伴到其他學校找老同學。每看到其他同學寬闊的校園,我就更不想回到自己的學校,不想回到那十幾人共用的大宿舍。

我懶懶地應付各門課程,對學習沒有熱情。有次上班主任的數學課,偷看課外書,被老師發現。她快步走下講臺,奪過我正往抽屜裡塞的書,當場撕成兩半。她轉身又回到講台,繼續講課。我木木地坐在那裡,什麼也聽不進,只覺得全班同學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

再後來,班裡有個女生主動和我交朋友。她個子高挑,長得很漂亮,穿戴比較講究,怎麼看我們都不是一類人。她與同學們關係疏離,卻單單選擇和我走得很近。她領我到她家吃飯,帶我蹺課,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玩。不過,即使和我,她也沒有特別親密。有時她蹺課不叫我,看著她空空的座位,我會很失落,感覺自己對她來講,就像一個替補隊員,從來沒走進過她的內心。

那段時間,學校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安身之所。每次週末結束,我告別家人來到學校,很多時候在大街小巷遊逛,百無聊又興味盎然。內心深處有一個東西常常啃噬我,那是愧疚與自由的衝突。拿著父母辛苦賺來的錢,不好好上學,卻到處閒逛。我一邊愧疚,一邊享受閒逛的自由。

第一眼的失望、對老師心有芥蒂、交友的挫敗、內心的張力......這些凝聚成我對這所學校深深的抗拒,難以消除。我無法處理內心複雜的情感訴求,它們與現實的逼仄形成巨大的矛盾。那段時間,我覺得除了開闢新的空間,到他處尋找,別無選擇。

希望總是蘊藏在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已知如果不是我想要的,那想要的一定就在未知中。我決定摒棄目前的生活,向未知世界出發。

週末回了趟家,返校時向媽媽要了兩週的生活費,再到學校收拾幾件衣服後,我毅然離開學校,到離家千里的小城打工。過了一個月左右,有幾天我特別想家,腦海總浮現不好的念頭。外公以前得過腦溢血,我對他的擔心與日俱增。用店裡的電話打到朋友家,她說我爸爸正到處找我,外公病了,好像挺重。掛掉電話,我就向老闆請假,乘當天的火車回家。

一個月不在學校,因爸媽到處打聽我的去向,想必鄉鄰對我早已議論紛紛。對於八卦之事,大娘大嬸們永遠都不嫌多。原本已經嚼爛的舊聞,此刻主角突然出現,豈不又添新聞?此刻,那些灼人的眼光,都被眼前的棺材擋在一邊。即使已經去世,他還想為我遮擋風雨。

可是,我該怎樣向他解釋這段時間的缺席?一個月來,我徹底從他的世界抽離,難道因此他才驟然離世?我離開是想以更美好的姿態回來,可迎接我的卻是一口黑漆漆的棺材。無論他甘與不甘,人世間的一切——包括我,都已被他拋下。

媽媽走過來,看到我,說:「公公就在這裡。」說完眼淚流下來。我說:「打開棺材,讓我看看他。」周圍馬上有人攔阻:「傻孩子,人都走了,有啥好看的!」

這句話讓我憤怒,緊繃的情感洩洪而出,我歇斯底里地大叫:「打開棺材,我一定要看!有人過來拽我,想要把我拉開。媽媽說話了:「打開吧,公公最親她,讓她看看吧!」

表舅過來,把棺材打開。外公筆直地躺在裡面,身上是一輩子穿過的最好的衣裳。他的臉用白布蒙著。最遠的距離原來是一張白布相隔!我輕輕地掀開它,他溝壑縱橫的臉依然鮮活,好像微笑著,又好像很嚴肅。那一刻,他看到我了,他想和我說話。

我眼淚不停地流,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有個親戚輕輕推推我的肘,說:「跟你公公說句話吧,說完,就算告別了。」我無話可說,只能流淚。表舅在一旁說:「別哭了,小心淚水流到死人身上,不好!」我聽到這句話,淚水流得更兇。外公怎會因為我的淚水滴到他身上,就對我們不好?

不知誰在他嘴上放了一個小面片,白白的,和他黧黑色的皮膚形成對比。正是這個東西擋住他對我說話。我準備伸手拿起它,手快要伸到他嘴旁,胳膊被一隻手重重擋開:「傻閨女,可不敢拿,一拿,裡面的血就會流出來。」我被強行拉到一邊,頓時嚎啕大哭。

那一刻,我充滿悲傷。為再也不能見他,不能聽他說話,不能在他懷裡撒嬌悲傷。可是,還有另外一種生命的憂傷:預感召我回家,我連夜而來,見他最後一面。見過之後,他已安然,我該何去何從?對死的哀傷和對生的憂慮,籠罩住十六歲的我。

隱隱約約,聽到一旁有人議論:「她公公閉氣前怎麼都不閉眼,到處亂瞅。她媽媽說,放心吧,都在這兒哩。可還是亂瞅,不還是瞅她哩?......」我的心緊緊地揪在一起,似乎看到他慌亂的眼神,急切地尋找著我。那時,我卻正用慌亂的腳步,急切地邁向世界。

安葬了外公,爸爸和我談:「還走不走?」我說:「走吧!」、「真不去學校了? 」、「不去了。」我斬釘截鐵地回應,好像我特別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其實,我什麼都不清楚,只是擺出成熟而確定的姿態,讓他們對我放心,以此證明自己夠堅強獨立。在內心深處,我要走向的是一個廣闊無邊的茫然。

爸爸送我走出巷子,我們一起到村口等車。坐上公共汽車,我向爸爸揮揮手。汽車駛向爸爸以為很確定的地方。他認為我是去闖世界,當時的我也如此認為。

現在知道,那是一種生命的流浪,靈魂的流浪。流浪在自以為確定的追尋中,遠行在離家千里的路上,一路追尋,始終未曾回家,也未曾離家。

盧雲說:「回家是一生的旅行。」確實如此,每次離家,都帶著對家更深的期許;回到家,卻發現還在路上,未曾真正回家。心漂泊在巨大的未知中,希望也變得茫然而不確定。

如果那時懂得,只有靈魂先回家,結束漂泊,安歇在天父的懷抱,才能真正回家,也許能少走許多彎路。不過,事已如此,無須後悔,否則就又陷入另外一種形式的流浪。

年齡、環境與認知的局限決定了我當時的行為,目前我需要做的是從過去習得功課,從現在與天父聯手,與祂一起走穩未來的路程。

畢竟,回轉何時都不晚,每天都在回家的路上,隨時可以啟程。

-END-

作者簡介

Deborah

兩個孩子的媽媽,中學老師。熱愛讀書與騎行:穿梭於文字與街巷,總能發現深藏於生命與世界的熱情與美好。曾因他人的文字而熱愛生活,也願自己的筆能給他人帶來祝福。

圖書推薦

《你的故事 你的傳承》

莫非 著

在神裡

從來沒有

過眼雲煙的事

只有從未說盡的

故事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8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732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