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希臘文如同一朵花,我用血汗澆灌它」丨程嫣兒
2023/03/07 10:22:20瀏覽940|回應0|推薦5

異國圖書館裡,遇到一位學希臘語的同鄉,那段經歷幫助作者擁有了學希臘語的動力。我們跟著作者一起來回憶看看?

「希臘文如同一朵花,我用血汗澆灌它。」說這句話的,是一位希臘文教師和翻譯者,也是我人生中一位重要的生命師傅。她學習希臘文,不是為了學術,不單出於愛好,更是為了救人。

和這位生命師傅的相處,只有短短三個月。算起來,這已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匆匆三個月,點點滴滴,卻歷歷在目。

圖書館初遇

初遇徐凱老師,是在希臘留學時。

一天,我和往常一樣踏入圖書館,突然看到一位側影看似華人的女士坐在那裡,一邊看書,一邊做筆記。

我心頭一震!要知道,在帖撒羅尼迦(現譯塞薩洛尼基),能在大街上遇到華人已是相當不容易,更何況這裡是圖書館!我是馬其頓大學第一個華人留學生,比我晚一年入學的還有兩位來自北京的女生,另有一位暫讀生已經離校,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華人。

難道是她?我突然想到,前幾日聽那兩位北京女生提及,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學者,常常來圖書館看書。

於是,我慢慢靠近,清了清嗓子,直接用中文小聲問道:「請問,您是中國人嗎?」

她抬起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驚訝,但很快轉為滿眼的笑意:「是的,你是......這裡的留學生吧?」

「是的,我叫程嫣兒,您從上海來吧?我也是上海人......」

「我叫徐凱,大家都叫我徐老師......」

眼前的這位徐老師,看上去五十來歲。聲音很柔和,一口吳儂細語,聽上去軟糯糯的。她的眼睛很亮,穿著風格正式而傳統,一身西裝領套裝,看上去像是從書中走出來的文化人,又像一位中學教導主任。與她聊天時,我都忍不住正襟危坐起來。

語言能救人

經過幾次攀談,得知徐老師早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學習現代希臘文,已經學了三十餘年。此次來希臘作訪問學者,是在報紙上看到公告後自行申請的。這個機會來之不易,也遲到了二三十年。她居住在亞里士多德大學一位傳媒系教授的家中,在此地做演講,拜訪早年於國內結識的希臘朋友,還會參與紀錄片的拍攝。

令我意外的是,徐老師學習希臘文,並非為了學術用途,也不是單單出於愛好,而是為了——救人!

她在海軍醫院任行政職務,醫院時不時會接待受傷的希臘海員,因此需要有人用希臘文和病人溝通。

「有人懂得他們的語言,這對在異國他鄉受傷的人來說,是莫大的安慰!」徐老師認真地說。

後來,我在電視中看到了以徐老師為主角的紀錄片《來自上海的希臘女人》。片中,一位希臘海員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

那一年,他被送入海軍醫院時,傷勢很重,可能要截肢。夢裡,他似乎回到了祖國希臘。半夢半醒之際,突然聽到一個柔和的聲音用希臘文問他:「你還好嗎?不要害怕!」他驚呆了,沒想到在遙遠的亞洲,一個東方國度,居然有人用他的母語跟他說話。後來,他逐漸恢復了意識,也重獲健康,並且沒有截肢。

聽完這個故事,我驚訝極了。反觀自己,來希臘求學,是父母替我做的決定;當時的我,對希臘和希臘文都沒有任何好感,甚至於相當排斥。沒想到,令我終日愁苦、噩夢不斷、深感厭惡的希臘文,竟然可以成為另一些人的拯救!

手抄與複印

徐老師只在希臘停留三四個月,演講、拍片和訪友之餘,全都泡在了圖書館。

她說,雖然學了三十多年,但知道的實在太少!國內的希臘文資料不多,主要靠自學。過去在國內,偶爾在哪本書上看到一段希臘文,就能興奮老半天,迫不及待地抄下來,研究學習。在這裡的圖書館,看到這麼多希臘文書籍,如同走進了文字的殿堂,實在太開心了!

看到她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抄著大段大段的希臘文,我萬分感動,又羞愧難當......

「手抄很累吧?其實圖書館有複印機,可以複印下來的。」

「好啊,雖然我習慣手抄,不過速度真的太慢。這樣下去,可能會來不及。可以試試看複印。」

於是,我便駕輕就熟地買了複印充值卡,將書本放在複印機上。霎時間,一張又一張字跡滿滿的紙,從機器中紛湧而出,源源不斷。不一會兒,就成了一厚遝。

「這樣挺方便的!謝謝你。」懷抱著寶貴的文字,徐老師開心極了。

心鎖變暖流

三個月一晃而過,徐老師很快就要回國了。在她回國之前的那個耶誕節和新年,我們一起隨著旅行團到義大利遊玩了一週,拜訪了龐貝古城、羅馬、梵蒂岡、翡冷翠(又譯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

旅行團裡都是希臘人,他們看到我們兩個中國人,便很自然地認為我們是母女。一開始我們還會解釋「不是」,問的人多了,便就預設了,省得再解釋。

作者與徐老師的義大利之旅(一)

在徐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一位長輩的好學、嚴謹、負責和愛心。她對工作的忠心,對周圍人的熱忱,對所學的熱愛,對希臘文和希臘這個國度的深厚情感,以及對晚輩的關愛,都深深打動著我。

「既然來到了這裡,就抓緊機會好好學習,也要盡量融入其中。」每當我對留學生涯表示不滿的時候,徐老師都溫柔地勸導。

心鎖一旦打開,暖流便隨之而來。 漸漸地,我對希臘,對帖城,開始產生一種親切的感受。

後來得知,徐老師經常在《上海譯報》、《科學與生活》、《世界文學》、《譯林》等報紙雜誌上發表反映希臘社會、文化、歷史的譯文和小說。2007年,她被希臘雅典授予「希臘文化大使」稱號。

一語成命定

「希臘文如同一朵花,我用血汗澆灌它!」二十年前,聽到徐老師用希臘文說這句話,是在一次演講中,由電視台轉播。

現代希臘文的發音重而硬,在我聽來,徐老師那帶有吳儂軟語腔調的發音,比希臘人說得更柔和悅耳。對於這句話,我雖頗受感動,但總覺得肉麻,甚至有點可笑。現在想來,真是少年不識句中意,到後來,卻是一語成命定!

許多年後,在學院的課堂中再度遇見「希臘文」,我百感交集!原來,兩千年前的通用希臘文是書寫新約的語言,它與它背後的故事,確實值得用一生去學習,去澆灌,去傳揚!

作者與徐老師的義大利之旅(二)

「久違了,老朋友,你可知道,當年若不是徐老師,我可能不願意與你交朋友?!雖然你和我以前認識的不太一樣,但是,我們註定一生都是朋友。」

如今,徐老師和我有十多年未見面了,不過,我們是微信好友,定期問候寒暄,偶爾談論有關希臘文的種種議題。

謀略萬事的那一位,在天上俯瞰著地上的一切,微笑著......

-END-

作者簡介

程嫣兒

自幼喜歡文字,大學時留學希臘,一度墨盡筆枯。後在機緣巧合下擔任華文報社記者,重新拾筆。目前攻讀聖經研究博士,同時任學院院訊編輯。

圖書推薦

《你的故事 你的傳承》

莫非 著

在神裡

從來沒有

過眼雲煙的事

只有從未說盡的

故事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8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855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