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文章數:1430 |
![]() |
創作|散文 2025/06/13 12:05:54 |
書映照人閱歷的增長。作者一再品味《基督山伯爵》時,經歷了不同的心靈旅程。你也有這樣一本反覆讀的書嗎? 二伯家書房的門半敞著,赫然見到兩書架滿滿排列著的厚薄不一的書。這無異於口渴的人眼前出現一片清澈的湖水,我足足怔了兩分鐘,不知從哪一本下手。 上世紀七十年代,爸媽為了避免惹麻煩而將不少大部頭付之一炬,剩下較「安全」的「閒書」放在大皮箱裡,藏在床下,不允許孩子自由地看。越被禁止,越想冒險,我和姐姐常趁爸媽不在家,合力拖出皮箱,迅速擇出幾本,再將皮箱推回床下。以我倆的年紀,能看明白的大多是連環畫和小人書,單本或整套,分批分期悉數讀完。其中,外國的不多,幾乎都是電影版,比如《基督山恩仇記》。很快,這種高度濃縮且簡淺的讀物已不能滿足我們的胃口。 過了暑假,我就上初中了,媽媽說可以閱讀一些名著。二伯家書架上一本書的書名似曾相識,它叫《基督山伯爵》,作者的名字讓人過目不忘——大仲馬。這本書成了我平生閱讀的第一部名著。雖是名著,卻通俗易懂,引人入勝。我廢寢忘食又囫圇吞棗地讀了幾天。小小的一顆心被緊攥著,隨著充滿傳奇色彩與懸念的情節起伏轉折而震蕩。第一次渾然忘卻周圍的一切。果不其然,原著曲折離奇的故事和複雜的人物關係是小人書望塵莫及的。 《基督山伯爵》,譯林出版社 年僅19歲的水手愛德蒙·唐泰斯正直勇敢,原本前途一片光明,卻突遭陷害,被投進死牢;幸而一個老獄友向他傳授知識,並在臨終前把藏在基督山島的寶藏饋贈於他。後來,唐泰斯成功從監獄逃脫,找到基督山島和藏匿的寶藏,利用這些財富,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回到社會。這儼然是一名神秘騎士,精心佈局,向「好人」報恩,向「壞人」復仇,最後瀟灑離去的故事。11歲的閱讀者,理所當然地跳過了複雜的情節和人物關係,全神貫注於神秘元素和驚險刺激的場面描寫。 再讀《基督山伯爵》是大學期間,心智增長,對大仲馬寫作的張力讚歎不已,也能讀懂作品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和社會背景了。多少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琢磨的便是人性;有多少溫暖和善意暴露在陽光之下,就有多少邪惡與冷酷隱匿在陰影之中。儘管為主人公的遭遇扼腕,同時也對他不擇手段、不分對象地實行復讎的道德性產生了疑問。 今年9月,第三次讀《基督山伯爵》。嚴格來說,是在全程6000公里的自駕游途中,專注地聽完了這部偉大作品的有聲書,屏息於精彩紛呈、險象環生的情節和引人入勝的懸念,感歎人性的複雜性和多面性。最意外的是發現其中不少細節從前未曾留意。 譬如,唐泰斯在暗無天日的地牢經歷了最初的絕望和瘋狂之後,逐漸冷靜下來,開始思考自己的處境。他回憶起母親曾教導自己如何祈禱,這成了他在黑暗中的精神支柱。他開始不住地呼求,並不只是祈求祂的憐憫,而是在內心深處與祂對話,反思過去,思考未來。禱告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對復仇的執著,以及對命運的抗爭。這些禱告成為他活下去的力量,也為後來的復仇埋下了伏筆。 而在唐泰斯陷入絕望崩潰,決定絕食自盡,快要死去的時候,改變他命運的法利亞長老出現了。法利亞長老不僅傳授他各樣的知識和學問,還在精神上引導他,用智慧幫他分析冤案背後的真相。最後,因長老的突然去世,唐泰斯得到死裡逃生的契機,並獲得復仇的資本,成為基督山伯爵。 起初,基督山伯爵這樣為自己復仇的行為辯護:「『父親作的惡,將報應在子女身上,直到第三代和第四代。』既然天主授意先知這麼寫,為什麼我得比天主更仁慈呢?」他認為,既然聖經中說了惡行的報應會延續到子孫,那麼復仇就是符合天意的。 被仇人毀掉美好前程、奪去美麗的妻子,父親更是饑餓而死,所以他有權也該讓仇人遭受同樣的痛苦。基督山伯爵理所當然地把報仇懲惡視為世界上最美麗、最高貴、最偉大的事情。在懲罰的方式上,他不願一槍打死仇人,他認為「死亡也許是一種刑罰,但並不能贖罪」,並宣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最符合法律的,也必須用此種方式復仇。在他看來,以決鬥的方式達到報仇的目的,簡直是在開玩笑。 在舊約中,上帝以律法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對罪惡最直接的懲罰。飽受不公、痛苦,甚至被置於死地,任誰的心中都必然充滿了憤怒的火焰。在策劃及復仇初期,基督山伯爵正是秉承了這樣的精神。「同態復仇」,展示了基督山伯爵複雜的內心世界和復仇的道德基礎。 當得知三個仇人都飛黃騰達,成了位高權重的高官政客時,基督山伯爵並沒有急於報仇,而是輾轉各國,以財富和聰明為武器,打通人脈,徹底摸清他們的底細。他細緻準備和策劃,花十年時間織出了一張天羅地網,讓陷害過他的惡人一一嘗到苦果。 隨著復仇的一步步推進,基督山伯爵終於站上復仇的制高點,但他突然意識到他的內心並未因此獲得滿足。相反,一種難以名狀的沉重感籠罩心頭——復仇計劃意外地牽連了無辜者:仇人的岳父母、妻子和兒子相繼殞命,連忠心的僕人也未能倖免。最令他震驚的是,仇人的女兒,像天使般純潔的女孩,竟是恩人兒子的摯愛......面對這個無辜女孩可能因他的復仇而死,恩人兒子痛不欲生時,伯爵的復仇信念開始動搖。 電影《基督山伯爵》(1998)海報 他驚覺自己也淪為了冷血的加害者。在這場靈魂拷問中,一個聲音在他心中迴響:「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份超越仇恨的啟示,開始在他充滿仇恨的內心深處,在那個最黑暗的角落播撒光明的種子。「祂希望我停止......或許祂已經厭倦讓我做祂的代理人。」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並非正義的執行者,而是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的凡人。人自以為義的判斷,最終都會帶來矯枉過正的痛苦傷害。 在經歷了一系列挑戰和痛苦掙扎後,基督山伯爵逐漸放下了自己的復仇。在小說的高潮部分,基督山伯爵給了嫉妒貪婪的仇人鄧格拉爾懺悔的機會,並寬恕了他,甚至給他五萬法郎,讓他自謀生路。他主動給人恩典,正像法利亞長老曾給予他的那樣。 之後,他在設法幫助那些無辜善良的人獲得幸福的過程中,找到了內心真正的平安。從「以牙還牙」轉變為寬恕和給予第二次機會的仁愛。至此,基督山伯爵從一個憤怒的復仇者,成為平和的寬恕者。 王爾德說過:「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你。一個人,不能永遠在胸中養著一條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睿智博學的法利亞長老也在手稿中寫道:「我寬恕了你,因為我也需要被寬恕。」 離開巴黎前,基督山伯爵給恩人的兒子,也是自己的朋友馬克西米利安寫下一封告別信,信中他這樣寫道:「他(指自己)曾一度像撒旦那樣自以為能跟天主匹敵,但後來他終於懷著一顆基督徒的謙卑之心,認識到了只有天主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無窮無盡的智慧......請你們永遠別忘記,天主垂允為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來到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四個字裡:等待、希望。」 小說結尾,基督山伯爵翩然離去,開始自由和幸福的生活。這個結局就像出埃及記,基督山伯爵從他的「埃及」——復仇的囚籠中離開,帶著希望和愛,走向了「應許之地」。 少年與青年時讀《基督山伯爵》,認為它是一部關於背叛、陷害與復仇的巨作,其精彩無非出自情節曲折、扣人心弦,且敘述清晰、邏輯性極強、文筆卓越。此番深讀,如同與基督山伯爵共同經歷了痛苦和掙扎,完成了一場關於愛、盼望與救贖的精神之旅,最終找到恩典的力量,領悟了唯有盼望、愛和寬恕,能超越和化解仇恨。 試問今日的我們,何嘗沒有自己的「基督山」?當面對惡意、背叛和困境,你會選擇睚眦必報、快意恩仇,還是釋懷寬恕?願你帶著那份永恆的愛,去尋找隱藏的「寶藏」,在懷揣希望、耐心等待的時候,輕舟已過萬重山。 -END- 作者簡介 雲安 有一個幽默、愛音樂,也愛下廚的先生,一個女兒和兩隻性格迥異的貓孩子。從事編輯工作,愛用文字和影像記錄瑣細生活。期待與你在文字中相遇、相知,同沐主恩。 圖書推薦 《書蟲落網有出路》 莫非、馬睿欣、譙進 著 從讀經、讀書 到用屬靈眼光 閱讀萬事。 本書探討 現代基督徒 如何透過閱讀, 在思想和生命上, 學習做大人。 購買資訊 台灣:道聲出版 https://www.taosheng.com.tw/search?q=%E6%9B%B8%E8%9F%B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最新創作 |
|
||||
|
||||
|
||||
|
||||
|
||||
精選創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