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3/21 11:33:37瀏覽524|回應0|推薦1 | |
如何回到古老故事的現場,讓故事人物煥發「新生」,傳遞出真理的話語?本文為聖經故事創作心得集合。 第四屆「創世紀文學獎」徵文大賽已開啟,歡迎您參賽聖經故事獎。 南加 章聖丹 通常我開始寫聖經故事,都是因為某段經文觸動了我,很想更加深入到那個場景裡。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準備的時間並不長。因為一時的感動不趕緊寫下來,過後大概就不會再動筆了。一旦動筆,我會把所有進到腦海裡的東西都寫下來,故事慢慢成形以後,才會去重新審視細節。 比方說路得記的寫作,我讀了很多遍路得記,但是一直沒有感動要寫哪部分。雖然禾場之夜是整篇路得記的大高潮,我卻不太想寫那裡。最後,我的感動還是來自路得的那段信仰告白,想要探究她為何做出背井離鄉的選擇,所以我只寫到路得認識波阿斯就停筆。 我寫作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不是怎麼寫,而是寫什麼。所以我花了很長時間在想寫什麼的問題。等到決定了內容之後,好像就沒太大困難了。我解決的方式一是祈禱,二是讀經。一遍又一遍地讀經,直到我心裡知道自己到底想寫什麼為止。 Ruth and Naomi,Alfred Dehodencq 聖經故事最難寫的地方,就是很容易穿幫。如果對當時的文化、歷史背景、地理知識不太熟悉,很容易寫成穿越大戲。一不小心就張飛打岳飛,打得漫天飛。而且,聖經故事不同於別的故事可以完全自由發揮,聖經故事本身主線已經定下了。所以寫聖經故事的時候,必須要注意不能和經文的記錄有衝突。 聖經故事的寫作除了要符合聖經原文,更要符合聖經原則。寫聖經故事,其實很能夠反映我們對信仰的理解,和我們自身生命的光景。創作,絕對是一個屬靈的經歷。 我的心得是,為了好看而寫的聖經故事可以很好看,卻不太能幫助人。為了幫助人而寫的聖經故事,也可以寫得很好看。所以為什麼而寫很重要。懷抱什麼目的,想要表達什麼主題,比怎麼寫更重要。怎麼寫,畢竟可以操練,但寫什麼卻是從生命裡出來的東西。 台灣 賀姮燕 「寫故事」對我來說,並不是一件很熟悉和容易的事情。我試著放下完美主義,經過數日禱告,才將腦海中的想像化為文字。其中,也有部分橋段寫得太「走鐘」。因此,當我發現有怪怪的感覺,或安排的橋段情節需要查證時,就會反覆再翻聖經前後文,來確定書寫的橋段,是否可能偏離了聖經真實。 這真的很挑戰,卻也非常有趣。挑戰的是,信主已經十年了,每天靈修讀聖經,但是卻發現自己對聖經的細節還是沒有很熟悉。我雖很熟悉每日靈修的經文靈糧,但是要將這些知道的故事或真理,寫成一篇聖經故事,就需要咀嚼、想像、整合、判別以及查證。 因此,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當對筆下文字感到疑惑時,必須翻查聖經或資料來找到答案或線索。這聽起來有點麻煩,但如果你真的喜愛閱讀聖經,相信我,這種查考過程和結果,會令人擁有成就感與樂趣。說得更白一點,聖經故事要有「梗」,但這「梗」不能瞎掰,而是需要寫作者在聖經中具體查證。 也就是說,聖經寫作並非是編寫一則新的故事,而是根據聖經真理,以想像力來豐滿聖經故事。 雖然過去我們讀經祈禱,常常局限於字句上的理解。而信主較久的信徒,配合教會教義的教導,會學習更多屬靈原則。但一篇具有「想像力」的聖經故事,卻能結合經文字句以外的要素,從「屬靈主題」來發展論述思維。在想像力爆發之際,從聖經中汲取豐富的故事與屬靈觀點,信仰寫作的靈感,就如森林中的茂密樹木般豐富了。 北京 林小工 只要是一個對聖經歷史感興趣的人,想必都會產生許多疑問。有些疑問可解,有些卻無解。 加利利海邊的漁夫,為什麼一經呼召就扔下自己的船和網呢?他經歷了什麼,讓他能夠把當時漁民的重要身家棄之不顧? 五餅二魚的神蹟中,除了婦女和兒童,有五千人跟隨夫子,那整場應該有上萬人。這一萬人中,安得烈如何找到一個帶著餅和魚的矮小兒童? 睚魯這個管猶太會堂的人,以前認識夫子嗎?他對夫子有什麼看法?是什麼讓他再三乞求夫子來救女兒的命? 這麼一想,聖經中真的有許多留白部分。而正是這些地方,充滿了創作和想像的空間。 我還發覺,為了構思和完成一個聖經故事,自己必須去深度探究、咂摸故事背後的所有元素;而在完成故事之後,對那段經文的認識,比原來要深入幾個數量級。一個小故事所需要帶動的閱讀、需要調動的情感、需要達至的對教義的思考,簡直如同阿基米德的撬棍,帶來的是爆炸性的對讀者和作者自己的雙重影響。 廣州 吳蘊翀 想像力需要被釋放,也需要被祂潔淨。我理解就像放風箏一樣。真理是握在手中的線軸,想像力是翱翔在天的風箏,而作者的心就是連接線軸和風箏的線。想像力的風箏飛得越高,屬靈的心和視野就越被開拓;只要不脫離真理的線軸,風箏就不會斷線、偏離,甚至迷失。 聖經故事創作,是豐富聖經故事,而非改變聖經故事。聖經故事不能代替研讀聖經,而想像力就如時光機一般,載著人重返聖經現場,代入聖經人物,感受他們的感受,體會聖經的豐富。此番品味之下,屬靈胃口更被大大打開。 Jesus Healing the Sick,Rembrandt 我想像著不同的人物在當日處境中可能經歷的掙扎,他們的形象、故事不再扁平化,救恩不再只是公式和口號,而是化作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與我的生命回應並發生連結。對於生命的體認,更是多了一份同理心和共情力。 我仿如搭乘一台時光機,重回聖經現場,與聖經人物相遇,感受他們的血淚與掙扎。幾千年前的故事和我們如今的處境遙相呼應、發生連結。故事人物的掙扎,也是我們的生命掙扎。 創作過程中,我首先更深地感受到來自聖經話語的安慰和力量,從而希望借著我的筆把這種安慰和力量傳遞出去。 南加 譙進 對我來說,要寫一個聖經故事,這個故事首先要感動自己。如果自己都沒有被聖經故事打動,就很難寫出讓人想要讀,讓人被打動的故事。這要求我們不僅讀懂聖經故事,而且讀出祂要通過這故事告訴世人的信息。我認為這個信息是牽動整個故事的主線,也是最終讓讀者認同和感動的核心。所以這樣來看,聖經故事寫作,需要的預備是對聖經熟悉,對聖經信息不斷深入地理解。這是一種長期的積累。 在具體寫作的時候,預備時可以參考莫非老師的《聖經故事課》。我覺得按照那些步驟,下筆比較沒有問題。對我個人來說,我很看重細緻的研經,它與歸納法查經的過程很像。背景、前後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關係等等需要細緻地梳理,力求不錯過所有細節,雖然這些細節不一定都會用到。 寫作當中,主要的困難是背景中文化、地理等等相關的細節。這些細節對於故事的生動很重要,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又相當遙遠,稍微不注意就穿幫了。如何解決?就只能查各樣資料。 我認為聖經故事的主題必須是聖經本身的主題,而其它類型的寫作需要自定主題,區別在這裡。我不認為聖經故事的作者能夠對聖經故事做太大的改動,以至於偏離這個故事本身想要表達的意思。聖經故事作者的工作是,用現代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幫助現在的讀者讀懂聖經故事的本意。 寫作聖經故事對我更深地認識聖經有很大幫助。一個故事在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變成了「自己的」故事,不再只是書裡的一個故事。 -END- 圖書推薦 《故事的呼喚》 莫非 著 進入聖經故事書寫, 透過書中的習作 開啟更深的屬靈洞見, 親歷嶄新的屬靈歷程, 效法耶穌 傳遞真理的方式, 用聖經故事 在這世代為主發聲。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product/1089 北美:gcwmi622@gmail.com 視頻推薦
文字出航,第四屆創世紀文學獎徵文起跑!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