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摩東來--傳法救迷情
2021/06/06 01:11:26瀏覽72|回應0|推薦0

***傳法救迷情

(原文)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語譯)大師說:「自從我在大梵寺說法,直到今天所說,記錄流通,名為《法寶壇經》。你們守護此經,轉相傳授,度化一切眾生。只要能依照此經說法,就叫作正法。我現在只為你們說法,不再傳付祖衣。因為你們的信根都已純熟了,決定不再存有疑慮,足以勝任弘法大事;但是根據達摩祖師傳授的偈意,祖衣不應該再傳。達摩祖師的偈語是這樣說的:『我來東土的本意,是為傳法度迷情。一華開展為五葉,菩提道果自然成。』」

(說明)「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達摩祖師來到東土,表示傳法因緣成熟,達摩祖師猶如花開,接下來的五位祖師是葉子,六祖以後,結出了累累的果實,禪法從此大放異彩,當更多人信受正法之後,衣缽已沒有必要傳授;這個過程象徵凡事都有因果,有果必有其因是佛法的律則; 當佛法還沒傳到東土之前,東土沒有明確的因果觀,早期印度外道也是如此,有的執著「有因不一定有果」,有的主張認為「果未必有因」,佛陀以智慧紛紛破斥這些邪見,並詳述其不究竟的原因;當達摩來到中土,帶來了高度的精神文明,直到六祖之後更是枝繁葉茂。六祖雖然不再傳遞有形的衣缽,然而他依然囑咐門人,秉持利益眾生的發心,將解脫的正知正見,流布到未來世中,凸顯這無形的衣缽更是別具意義!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6354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