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生
2021/01/27 15:05:31瀏覽120|回應1|推薦2

無生: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

(原文)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如是想:『我當度脫若干有情入無餘依般涅槃界。』若有此想,是則名為大。有所得非有所得能有所辦。所以者何?有情無生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有情無自性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自性;有情遠離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遠離;有情不可思議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思議;有情無壞法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壞法;有情無覺知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覺知;有情如義無證覺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如義亦無證覺;有情力不成就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力亦不成就。

(關鍵字)

* 無餘依般涅槃界(parinirvāpayiṣyāmi):pari是圓滿無缺,漢譯為無餘依,nir(niḥ)原是熄滅義,引申為滅除煩惱;整句此處是未來型。

* 有情無生(sattva asvabhāva -jaticā): a(否定) ,sva(自己)bhā(存有)va(性),jaticā是出生的意思。

* 有情無自性(sattva asvabhāva ):指沒有自我的存有。

* 有情遠離(sattva -viv iktatayā):對於色等無常的徹底洞察。

* 有情不可思議(sattva acintyatayā):隨時變化當中,沒有固定性。

* 有情無壞法(sattva avināśa-dharmatayā ):無生住異滅毀壞。

* 有情無覺知(sattava anabhisambodhanatayā):有情(sattava)不是(an)本來就覺知。

* 有情如義無證覺(satta yathā-bhūta artha anabhisambodhanatayā):有情(sattava)對於義理(yathā-bhūta artha)不是(an)本來覺證(abhisambodhanatayā)。

* 有情力不成就(sattva-bala-samudāgamanatayā):指本自具足能力。

* (後記)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是般若。有情眾生具足一切法性,但是沒有如理修持,仍然無法進入順流之中,因此沒有固定的法,一切都是依照身、語、意的造作而成,它不是天生的力量,也不是現成的覺證,如果要獲得妙果,就是要依照因緣法則,淬煉智慧與能力,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正是這一段貼切的註解。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55709725

 回應文章

知風草聯合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2/03 05:52
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