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于右任與梅庭
2017/10/02 23:38:14瀏覽292|回應0|推薦6

《于右任與梅庭》2017.09.12

飄飄白髯似仙翁, 豁達胸襟躋大雄;

一代宗師人欽仰, 梅林掩映詠高風。

  


于右任是近代一大書法家,也是開國元老之一,他對民族的貢獻和文化的影響,更是大家有目共睹;右老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奮鬥,不論是貧苦的童年,慷慨激昂的青壯年,來臺以後仍然奮鬥不懈,都深刻啓發人們壯志,讓人懷念不已。

    右老年僅兩歲的時候,母親不幸病重去世,剛剛斷奶的于右任,由伯母代為撫養;稱為「九姑娘」的伯母視他為己出,帶他參與自己娘家的聚會,跟自己的小孩一樣買羊隻給他放養,夜來也忍受疲倦督課至深夜,寒食節帶著右老上母親墳前掃墓,告訴他的母親孩子現在幾歲,已讀了多少書。「九姑娘」不負所託教養于右任,她的言行深深烙印在這個小孩子心上,成為他感恩不盡的源泉;除了伯母的愛心滋潤以外,右老的父親雖然常年經商在外,但是他博通群書,手寫古籍或輯修語錄,嚴謹的治學態度與廣博見聞,奠定他遼闊胸襟的基礎!

   敦厚的庭訓與家風浸潤著小小的心靈,但是日後右老跟很多有理想的青年一樣,對於傳統教育感到挫折與改革之必要,面對迂腐政府更是極度失望,於是他辦理報紙鼓吹民主思想,興辦學校倡導經世致用的時代性,他透過積極翻新文化來改變國家命運,可見右老始終懷抱著為人類謀福祉的熱情!

    民國成立以後,他更致力於教育文化大計,當時他在書藝上雖然已到達登峰造極的境界,但是他並沒有停留在的藝術成就上,他投入心血將草書標準化,期望從文字藝術軌跡中,闢出方便書寫的蹊徑,進而減輕學習的負擔,「草書標準字」的創舉傳達了于右任「達變」的精神;時觀今日科技普及,書寫雖已不是徐習的最大障礙,但是反觀當年百廢待舉的教育困境,右老研發「草書標準字」,可以說是為釐出一條具體而微的文化道路。

    哲人離去雖然已經半個多世紀,但是他卻留下許的墨寶與行誼,至今仍然令人懷念不已,古人曾說「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右老高風亮節的一生就是這句話最好的注腳;後生晚輩雖然無法親炙他的風範,但是北投溪畔的「梅庭」留下許多老人家的蹤跡,這棟曾經是右老夏日避暑的地方,室外梅樹與室內的書藝作品,訪客不知不覺就拉近了與這位精神巨人的心靈距離!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087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