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荀卿論》裡這樣批評「性惡論」的荀子:
「荀卿者,喜為異說而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者也。其言愚人之所驚,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軻,世之所謂賢人君子也。荀卿獨曰:『亂天下者,子思、孟軻也』。天下之人,如此其眾也;仁人義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獨曰:『人性惡。桀、紂,性也。堯、舜,偽也』。由是觀之,意其爲人必也剛愎不遜,而自許太過」。然後又把荀子的徒弟李斯抓出來痛加撻伐,罪名全算在荀子頭上。
沒有人喜歡「人性本惡」。荀子繼孔子的「仁」、孟子的「義」之後提出「禮」的主張,爲的就是認定人性本惡。Inevitably,後生弟子韓非、李斯等人成爲法家開先河的創始者事屬必然。
有什麼問題嗎?沒有的。只不過儒家思想容不得荀子這種「異端」,蘇大學士罵起人來的確不同凡響:
「夫子以為後世必有不能行其說者矣,必有竊其說而為不義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為非常可喜之論,要在於不可易也」。意思是:「不懂不要亂講,你懂什麼聖人之道」?「夫子不是沒有在防後人竄改他的意思」。
「及今觀荀卿之書,然後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於荀卿,而不足怪也」。意思是:「荀子你有其師必有其徒,活該」!
不過幸好明清考據興盛,多少還荀子一點公道。Turns out 荀子其人「凡哲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乃至語言學、文學皆有涉獵,且多精論」(張覺《荀子譯註》)。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荀子是一個「樸素的唯物主義者」,認爲人的欲望無法避免,不能根除,但又不可放任。
荀子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主要觀點是「隆禮重法」,「尊賢愛民」。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生來是「惡」的,「其善者偽也」,須要「師化之法,禮義之道」,通過「注錯習俗」、「化性起偽」對人的影響,才可以爲善。
荀子強調後天的學習,在天人關係上,荀子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肯定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自然運行法則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以上維基百科)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應時而使之』的人定勝天思想。既說明規律的不可抗禦,也強調應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由於主張『性惡論』,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荀子成為後來出現的法家的開啟者」。
高本衲在一定程度上認同荀子,很奇怪嗎?今人之惡較諸古人不知惡幾多倍!我以爲荀子有先見之明,他只是點醒世人認清事實真相:it is what it is,不要一廂情願以爲「人性本善」。
從心、性、行、止而論,妳覺得民進黨/蔡英文性善嗎?Where?When?How come?可以 show 我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