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經濟的眼光看為何台灣有線電視蓬勃發展但是卻品質低落
2013/09/18 18:24:42瀏覽1411|回應0|推薦7

 

    台灣媒體的亂象一直是為人所詬病,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去看台灣的媒體結構,我個人倒是認為除了網路和電視,其他如報紙,雜誌基本上不要說是亂象了,根本就應該說是岌岌可危,我記得我唸書的年代理,當時的雜誌種類至比今天豐富的,今天到台灣書店去逛一圈,在雜誌架上看到的雜誌多都是娛樂性的雜誌(演藝,八卦,汽車珠寶等),第二多是學習的雜誌(語言,升學和財經),再來才是一些專業雜誌。但是很可惜的是,除了娛樂和學習相關外,雜誌發行量都不大,甚至都在勉力支撐的狀態下,尤其是一些知識性的雜誌更是如此。但是反觀電視和網路確有著蓬勃發展之勢,網路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因為時間尚短,不好妄下決定,但是台灣有線電視頻道之多,蓬勃發展之勢確是一大奇蹟。

    台灣人口約二千三百萬,人口數在世界屬於中等偏上規模(大家可能很驚訝,台灣人口總數在世界應該是前三分之一),但是如果就有線電視頻道數目,應該在全世界數一數二(大陸也很多,但是一家言,不算),更有勁的是還屬於好幾個集團,中天,年代,民視,三立,TVBS等等,但是更令人讚嘆的還在於台灣的有線電視收費還很低廉,因此如果以有線電視家戶乘上收費在由頻道商瓜分後,老實說一個頻道一年的收入實在很低(粗估計算方法如後),如果沒有廣告的話我估計製作一集節目的收入在二十萬以內。因此有線電視是否能夠生存,就取決於廣告的收入了!而台灣一年的電視台的廣告收入,約為三百億。如果再以台灣的頻道數和節目量來說,一個節目估計只能分配到1370。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有五十有效的商業頻道,每一天製播十二個節目,每一個節目的總收入可能只有不到二十萬,這個數字我們用腦子想想,怎麼可能讓電視台活下來,發工錢都有困難。

    所以台灣的有線頻道業者為求生存,並然有想辦法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台灣雖然製播了大量的節目,但是因為經費的不足,根本就沒有好的質感和內容,旅遊節目大部分在台灣取景,一樣的內容不斷複製,戲劇節目毫無質感可言,一個在劇中家財萬貫的老闆,家中的裝潢卻如同中產階級,綜藝節目都是老梗,談話性節目就是那些人聊來聊去,沒有深度和廣度,電影台就是老片不斷重播,我個人估計某些片子可能已經播超過一百遍了。因此台灣雖然有著號稱廉價的有線電視系統,實際上確是不可能創造出優質的節目。

    但是有人會說,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這些有線電視沒有像雜誌一樣倒閉呢?因為根據自由經濟的法則,一個媒體如果沒有辦法滿足客戶需求,不是應該會倒閉嗎?難道自由競爭原則不適用有線電視。非也,這些有線電視沒有倒是因為下列原因:

l   目前有線電視市場根本就沒有充分競爭,因為有線電視作得再好,從用戶得到的費用是一樣的(因為政府已經訂定上限),加上系統業者的獨佔性(當時綠營政府將系統業者地區化,所以系統業者根本沒有競爭),我製作的節目在好,並不會從用戶身上得到回饋,所以大家都是將本求利。因此一大堆的頻道將時間賣給廣告業主,既方便又有錢賺,收視戶根本不是重點。

l   因為有線電視要賺錢主要是來自廣告,所以就會有許多亂象,因此置入型行銷曾經風行一時,電視台的主要工作是投廣告業主之所好,廣告主要我作什麼,我們當然就投其所好,導致電視台逐漸成了廣告主的傳聲筒,大家或許都沒有注意到,台灣最大的幾個廣告業主事實上有所謂的媒體不沾鍋特權,如遠X集團(不是電信那個)。而許多政黨也就利用這種機會來影響媒體,尤其是像是利用政府的廣告預算這種大餅來控制電視媒體。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媒體政治立場會如此鮮明,媒體本來識第四權,是提供人民討論和瞭解事情原委的一個管道,現在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意,大部分的政論節目根本是討論者相互取暖的場合。當時台灣有學界出來反對旺中集團,在我看來,根本是見樹不見林的作法,與其讓媒體都像是嗷嗷待哺小孩,無法脫離廣告主,然後讓廣告主私底下黑箱作業的利用,還不如讓媒體有著更好的體質,而我們再來監督,反而是比較合理的作法。這就像是與其讓黑道私底下控制一些行業,不如將該行業公開化,以市場方式來淘汰反而比較有效。

所以今天台灣的有線電視品質低落,終究還是因為政府不當的保護而使的自由淘汰機制失靈(低廉的收費設計和政府的廣告),所以我們可以有低廉的價格,確是糟糕的品質,當我們一集戲劇能有百萬製作費就以是鳳毛麟角,而韓日確是以數百萬來製作,我們怎麼可能有好的成績?政府實在不應該把收費的限制看做是一種政府功能,有線電視的市佔率和國家進步程度是沒有關係的,日本只有約四成的家庭有,但日本還是民主大國啊!歐洲許多國家也是。還有就是不要對於媒體擁有者的管制,而是加強法令的執行,只要合乎法令,就讓市場來決定,哪一個媒體沒有立場,CNN沒有嗎?NBC沒有嗎?

當然有人喜歡八卦新聞和聳動新聞,但是對一個進步的民主社會那只是一個娛樂,一個民主的社會應該是有開放且有競爭機制的媒體環境,但是決不是因為保護而製造出不成材的頻道。我常講:五隻老鼠是永遠抵不過一隻大象的,雖然數量很多。

 

 

7,000,000() * 10(一個月的頻道費用)/ 12(估計一天自製節目) / 30(天)

194,444.4444 (一個節目的基本收入)

300,000,000 / 50(估計有效商業頻道) / 12(估計一天自製節目) / 365(天)

1370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C3242&aid=859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