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11/26 15:43:10瀏覽7626|回應16|推薦43 | |
昨天和一群友人吃晚飯,吃著吃著就聊到目前社會的氛圍,我們是一群年紀都介於四十到五十的人,目前的現況不是小企業主就是小主管,有人提到到近來許多年輕人在抱怨社會對年輕人太不友善了,我們這群中年人似乎需要檢討一下到底我們是不是作錯了什麼?然後就有人引經據典的談到問題的原因,什麼房價高!薪水不漲,22K等等,但是就在大家熱熱鬧鬧討論時,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一下這些問題真的年輕人自己親身體驗還是根本就是一種虛擬實境呢? 舉個例子,現在許多人不願意生小孩,藉口是養小孩成本太高,但是我們的父母當初可曾想過這個問題?我是民國五零年代生的,當時大部分人都很窮,我父親是臨時工(也是文盲),一天工資五十元,家裡負債近五十萬,但是我父母從來就沒有想過因為養小孩成本高而放棄,而事後的結果證明,我父母並沒有養不起小孩,而且我自認我家的兄弟姊妹就算不是國家棟梁,至少也是社會中堅。反觀現代的人就是想太多而變得畏手畏腳,時代是不斷在改變,怎麼可以用在現在的資料來計算那麼長久的未來(以共產國家這種集權國家,國家發展計畫也最多就六年),你應該有的是面對和接受討戰,而不是自己先認輸。看看韓國的例子,當年九七金融風暴時,有誰會想到韓國竟然可以在不到十年之間脫胎換骨,如果當年韓國年輕人也像現在台灣人的心態,韓國根本沒有翻身的機會,因為以韓國當時的國家狀況(破產),年輕人在怎麼算都不可有成功的機會。 同時更麻煩的後果是:當年輕人認定是社會對不起他時,他就會一股腦把責任推給社會,而忘記改造這個社會才是他的責任。要年輕人盡義務或許太沈重,但是盡責任總是必要的,但是台灣年輕人卻大多是半弔子,書不好好念也吧!連人際關係都處理不好,但是卻很會針貶時事,認定因為社會不公不義所以才導致自己的困境,只是如果這個社會是如此容易成功,那請問一下成功有什麼意義呢?如果社會真的如此不堪,請問你為何可以生存至今!我反倒是認為目前年輕人是因為慾望太高才容易造成失落感。當我這樣一個小企業主都可以用雜牌的智慧型手機時,我就不懂為什麼越年輕的員工用的手機越貴,這種消費心態長期下來當然會造成財富累積的重大差異。這難道也是社會的錯?當年輕人都沒有責任感時,當然是覺得大家都對不起他了! 還有一個大家常常在抱怨薪水的問題,我覺得也是一個假議題。一個學生書不好好讀,到最後沒有特殊專業技能當然薪水不高,在這裡我以雇主身份告訴大家一件事:薪水的高低最重要是取決於可取代性,而不是一般專業,因為你在職場上越無法取代,你的報酬一定越高。但目前學生根本沒有專心學習導致沒有特殊技能,加上大學生數量眾多,自然可取代性高,薪水自然不會高。這是一種自由競爭的結果,正是公平和正義的表徵,可是在台灣這種的現況卻被污名化。大家可以試著想想,如果你的老闆有眼不識泰山,那你應該是趕快離開另謀高就,這種老闆根本不會有前途,可是現在大家不出外闖闖,卻是一味希望老闆能加薪,可是老闆不是阿斗嗎?加薪有何用呢?我的員工薪水差距就很大,年薪從五萬美金到一萬出頭都有,這就是能力的表現,要加薪,就請拿出實力。而不是一邊怪老闆不加薪,怪社會不友善,但是就是不怪自己不努力。 當然,人生有時候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有時候就是運氣差,有時候就是大環境不好,但是以長時間觀點來看,這都是短時間的波瀾,人生還是掌握在自己身上,如果你根本沒有努力過和用心過,只是看看媒體就然後自怨自艾,以為一切都沒有機會了!那根本跟一種虛擬實境,完全不切實際。那我只能說:如果你把自己當作是猴子,就永遠只能當猴子,而且只能吃香蕉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