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雕塑公園和史密松尼博物館
2010/06/17 04:23:07瀏覽2882|回應30|推薦116

引用文章華府的衛星城 — 亞莉山卓

孩子大了各忙各的,很難湊在一起,上次去華府也如此。那天上午老大參加一個講習會,由小兒子陪著去亞莉山卓遊覽。下午老二要回學校,由講習會結束的老大繼續陪媽媽。

講習會場在海軍紀念碑附近,所以我們從亞歷山卓回來就直接搭車到海軍紀念碑。

 

↑紀念碑由一個大噴水池和四個帆樯式的旗竿組成,沒有看說明,不知道是不是代表四隻艦隊。

紀念碑對面是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 & Records),美國政府重要的歷史文件都存在這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獨立宣言和憲法的原稿。在等老大時我們先去參觀檔案局,兒子已經來過,這回權充嚮導。

        

 

在門口遇到一群學生 … 華府可能是中小學生畢業旅行或戶外教學的熱門地點,在博物館和紀念碑常看到學生隊伍。檔案局裡面不可以拍照,排隊時照了柱廊就把像機收起來,沒有相片就不太記得看見甚麼了。獨立宣言和憲法前面排隊的人很多。文件經過200多年,字跡已經褪色,在黯淡的燈光下幾乎看不出甚麼。

因為小兒子要回學校,我們繞一圈就出來,到對面的雕塑公園(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Sculpture Garden)和老大會合。老二「達成任務」,稍微看一下就離開,我和大兒子繼續欣賞。

 

雕塑公園在檔案局和國家藝廊中間,算是國家藝廊的一部分。地點適中,又是星期六下午,遊客蠻多的。照了幾張像,但沒注意看標題。以為上網可以查到資料,結果大概沒有找到對的網站,只查到一件。

   "Maman" by Louise Bourgeois

這是唯一查到雕刻家名字的作品。布爾喬亞女士最近才以98高齡去世,生前創作了很多大蜘蛛雕刻。她說「蜘蛛」是為紀念母親而作,「因為母親擅織又聰明。 … 蜘蛛捕捉蚊子,像母親一樣提供保護和幫助。」不過即使蜘蛛有益人類,我還是不敢親近。

 ←這只是一面板子(或類似材料),看出來這房子的圖型有甚麼特別嗎?猜猜看這是室外還是室內?

 

↑左邊是一顆銀色的「樹」,沒有樹葉,只有四處延伸的枝椏,是抗議工業污染嗎? 右邊作品的標題是「馬」,想像一下倒也看得出來。

 

↑這是一座迷你金字塔,沒有注意看標題,哪一個角度比較好看?

從雕塑公園走入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 ),我前一天曾經在這裡欣賞史密松尼堡。

在「城堡」旁邊是「工業藝術館」(Arts and Industries Building
),存放1876年費城百年博覽會的展覽品。因為內部整修不能進去,只照了一下前門,上面的雕像是「保護科學和工業的哥倫比亞」。

 

很多美國的公共建築包含一個圓廰,工業藝術館也不例外。圓廳的屋頂設計很別緻,好像科幻電影裡的飛碟,這設計是參照費城博覽會的建築。

 工藝館的圓廳(屋頂)

「史密松尼堡」是國家廣場最老的博物館,也是史密松尼學會的辦公室。美國很多博物館一開始是由私人捐建,史密松尼也不例外,但這個人不是美國人。

英國科學家詹姆士史密森(James Smithson)一輩子沒有到過美國,他在 1829年去世時把財產遺留給外甥亨利杭格佛,註明如果外甥過世時沒有繼承人,產業將交給美國政府,「建立機構以增進和傳播知識給人們」。1835年杭格佛去世時沒有繼承人,產業依照史密森的遺囑交給美國,價值十萬多金幣,當時折合美金五十萬元,或 2008年的美金一千萬元。

美國接受這筆遺贈後成立了半官半民的史密松尼學會,並建了一座博物館。因為外型像城堡,習稱「史密松尼堡」。後來加上政府撥款和私人捐贈,現在學會組織包含19座博物館,9 個研究中心,一個動物園,和其他研究機構。

史密松尼堡的展示廳在一樓,展覽品相當「古典」,就是一般傳統的收藏,沒有甚麼驚人之處。重要的或有特色的收藏品在國家廣場的其他博物館裡。

 

 

↑左邊是最早的電吉他產品。

史密松尼博物館的窗子多,光線充足,但是沒有空調,在裡面久了有點熱。博物館後面有個花園,我們坐在這樹下涼快一下。

 

這棵樹像不像刺蝟(還是御林軍的帽子)? 

為充分利用時間,我們趁博物館關門前再逛一家,就選了最近的佛瑞爾藝廊(Freer Gallery of Art)。這座由查爾士佛瑞爾捐贈的博物館是史密松尼學會的第一座藝術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很多亞洲藝術品。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看了一兩個廳。光線不夠,照相效果不太好。

 

↑這個房間金碧輝煌,可惜只能透過欄杆「偷窺」。這些像印度的藝術品。

 

↑中國畫和書法收藏很多,有些年代久遠,已經看不出來。

藝廊裡還有來自埃及和西亞的收藏,但我們來不及看到那裡就關門了。

 

↑(左)佛瑞爾藝廊前的銅雕 (右)在昏暗室內的美人原來在這裡

心滿意足的從博物館出來,準備搭地鐵去下一站:華府中國城

 P. S.  這個週末是我在部落格的「兩歲生日」。很高興有這個園地暢所欲言,又交了這麼多朋友。這兩天大概沒時間寫「生日感言」,就藉這個角落謝謝來訪的朋友,也祝福你們。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3wang&aid=4116837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0 13:25
去年在網上看到佛瑞爾藝廊(Freer Gallery of Art)保存了"十四爺"洵勤郡王的畫像,但是我去參觀時好像沒有看到


Rink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0 07:44

紐約這隻,體態看起來又不太一樣!

看雲 (33wang) 於 2014-02-20 13:20 回覆:
的確不太一樣,華府這隻看起來有點懶洋洋的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
2011/09/27 15:16
為什麼英國人要捐給美國呢?
看雲 (33wang) 於 2011-09-28 07:07 回覆:
一個好問題
從維基百科讀到:In 1857 (before the destruction of Smithson's diaries), the Smithsonian published an article that stated, "He [James Smithson] declared, in writing, that though the best blood of England flowed in his veins, this availed him not, for his name would live in the memory of men when the titles of Northumberlands and Percies were extinct or forgotten."
James Smithson 認為,雖然他有英國的貴族血統,可是一旦沒有人繼承爵位就沒有人記得他了。可能他認為捐給美國會做更好的用途,讓他的名字常留青史。

o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真有藝術
2010/06/24 10:34

那棵光禿禿的樹

說不定是抗議越戰的

老美那時候在越南猛灑落葉劑

到現在還餘毒無窮呢


看雲 (33wang) 於 2010-06-24 21:59 回覆:

也說得通。現在住在(小)森林旁邊,發現有時候樹會自己枯萎:冬天掉完葉子以後,春天來了也不發芽,就變成一棵枯樹。


☆ hanㄋㄟ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遲來的祝福^^
2010/06/21 21:26
Sorry  週末結束了  但hanㄋㄟ衷心地祝福依照不減

祝福看雲在UDN滿兩歲了  坦白説  很不容易耶

每每來到您家讓hanㄋㄟ都很受益  真是圖文並茂呢
看雲 (33wang) 於 2010-06-21 22:54 回覆:
謝謝。我也學到很多呢,編排相片就是其中之一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個週末 ...
2010/06/20 19:47

... 也是美國的父親節,好事成雙! 

一大早先來祝看雲兩周年快樂! 

也祝您闔家父親節快樂!

看雲 (33wang) 於 2010-06-21 01:03 回覆:
謝謝,也祝你們全家父親節快樂!

gladys9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欣賞了
2010/06/20 15:04

祝您生日快樂,謝謝好文&好圖分享

藝術殿堂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

看雲 (33wang) 於 2010-06-21 01:05 回覆:
謝謝,這是在 udn 的「生日」,很高興認識這麼多網友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udn部落格的好處
2010/06/20 08:10
美國這麼大 很難有空到處跑
很高興在進了udn部落格後
總有好多格友 詳細的介紹各地的風光 文物 音樂等等
今天 看雲的兩周年部落格生日 貼出了這麼有氣質的博物館參訪錄
真是很棒的為自己留下兩周年的見證
祝福妳 在網路部落格裡 有個愉快的"生日"
看雲 (33wang) 於 2010-06-20 12:45 回覆:
謝謝。部落格好玩,可惜的是時間不夠。不過也該做點別的事,才能想到更多內容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ope Diamond
2010/06/20 04:01

和牛小妹一樣,我也非常喜愛自然博物館裡的 Hope Diamond,還有一塊好大的天然磁石。DC 真的很好玩,有好多值得看的東西,以後有機會還要再去一趟!

看雲 (33wang) 於 2010-06-20 12:41 回覆:
鑽石奪目,磁石好玩,但以前看過了,這次「有意」忽略。

芭芭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I can tell
2010/06/20 01:22
you really enjoy writing and spending time managing your blog. I would like to know how you shrink your photos so neatly. (side by side) There are too many things I need to learn. You know that I just retired so I should spend more time reading your wonderful articles in the future.
看雲 (33wang) 於 2010-06-20 12:32 回覆:
我也是偶然發現的。當妳選好相片後,點一下相片,四周會出現八個小框框。把滑鼠移到左上角那一個,滑鼠符號會變成兩個相反的箭頭。這時按下滑鼠左邊的鍵,你就會看到相片的「框框」隨著滑鼠(箭頭)移動,改變相片的尺寸。如果cursor往右下方移,相片就會縮小。

如果你按左鍵移動cursor到原來相片中間的位置,相片就縮成四分之一。如果要併排,我通常縮更小一點。把你想併排的相片縮成一樣大小之後,把cursor移到第一張相片右邊,按一兩下space鍵,再按一下 delete 取消跳行,第二張相片就排到第一張旁邊了。再修正高度(方式如同改尺寸)使兩張尺寸一致。

如果兩張相片並排太寬,Firefox會自動修正為上下兩張,Internet Explorer沒有這功能,但畫面就變寬了。多練習幾次,就會發現一點也不難。

這是很「土」的方法。很多網友下載軟體來改變相片,我一直沒有學。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