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面對死亡》
2020/07/02 15:46:37瀏覽2132|回應18|推薦93

                                                                                              

 

如何面對死亡?

 

健康人很難去思考這個問題,總以為死亡離自己很遠。年輕人忙著追逐建立愛情,不太可能往這方面考慮﹔中壯年人辛勞於家庭與事業間,能兩者兼顧已不易,無暇深慮這問題﹔老年人則是近黃昏的歲月,多的是時間思考,少的也是時間不待,最有可能面對此議題。

 

到底,什麼時候「想」死的問題最適宜?

 

死亡的話題一直都是不可說的禁忌,不可說但終究難逃最後一死。有些人怕死,選擇避而不談,有些人坦然,早早立下遺囑,交代身後事。若將生命視為一座天平,一端是生之喜悅,另一端便是死之止息,如此先喜後哀也只是達其平衡之道。

 

死亡從一出生便伺機而動在牙牙學語時,情竇初開時,努力打拼時,在吃喝拉撒睡間,在無所不在時。無論死亡原因或方式不同,總是讓人措手不及。雖說生、老、病、死四個字朗朗上口,但大多數人只入口不入心,道理很簡單,事不關己。

 

泰戈爾「死與生同屬生命。走路是將腳抬起,也是將腳放下。」孔子所謂「不知生,焉知死。」雖是儒家思想,但生命與死亡無法切割,隨著時間相依合體,往往一個剎那,便是天人永隔。

 

死亡是生命一切的止息。但在未來臨前,我們就先有了對病痛的恐懼、分離的恐懼、心願未達的恐懼、死後未知的恐懼…這些恐懼若不能在臨終前做好準備與安排,或透過宗教信仰與支持,這份恐懼將更勝於死亡本身的發生。

 

我們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死亡,既是必然過程,早了解早做準備才是正向的態度。時時為死亡做好準備,才不至於揮霍度日,才更懂得珍惜「活在當下」的可貴。

 

死亡的道路上,從來只能自己一個人走。

 

 

                        

                                                                                                                 

      

 

端午節前夕。

家中大嫂,只不過幾天前不舒服,也接受門診醫生建議住院檢查。就在當天下樓準備入院前,人才走出巷口,猛地吐出一大口鮮血,暈眩,然後倒地。姪女驚慌下叫來救護車。在車上,卻已回天乏術。

 

我們何曾想過…64歲的大嫂會在端午節前夕成為死神口袋裡的名單。

 

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中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在亡者與生者間對於家庭和親情凝聚愛的表現方式讓人感到溫馨與感動。

 

一條鋪滿黃澄澄萬壽菊花瓣的地面延伸至橋的彼岸,分隔出陰陽兩地。陰間亡靈的日子依然活得精采,過得熱鬧,節日裡依舊載歌載舞狂歡,有吃有喝,與陽世無有不同。這樣一幅陰間喜樂景象,哪怕面對著一個個骷髏原型也能沖淡對死亡的恐懼。

 

整部電影傳達一個意念…只要世界上有人還記得你,就不是真正的死亡。反過來說,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帶走生命,肉體消逝,但家人與回憶轉化進腦中,是繼續存在最好證明。

 

人生百年,種種…看明白了,不過是生到死的距離,如此而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73b36a1&aid=14093893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M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當如此
2024/10/18 06:19

死亡的道路上,從來只能自己一個人走


認同  所以好些年前  以戲謔方式寫過遠行的道德
因為這是一條獨行之路  不可攜伴同行

奈何多年來國內外社會新聞  不時傳出各類的憾事
被迫同行者至少一人或多則數人  數十人(非十數人)

在神志清明的情況下  我尊重每個人對生死的選擇
但反對以任何形式/方式的共赴彼岸 

紅袂(273b36a1) 於 2024-10-18 10:45 回覆:

可惜無緣,見這篇大作《遠行的道德》。 

所提乃反映一個社會現象,跟從與模仿。

死亡原來也可以模仿,如同施暴者,這也就是新聞媒體肩負公開報導之責時仍需防守報導底線,尤其是具仿效作用時。 

社會底層的悲劇,必須廣面性討論與政府多元化輔助與支援,否則這類事件將會不斷上演。 

曾讀過國際間許多有關網友於網上尋找共赴黃泉的群組,討論出一致性決定後共赴成功的事件。看起來很令人匪夷所思,但卻是現代人隱性黑暗面的實選擇。甚至有些網友共死的理由很荒謬,但唯一共同信念就是「不想活了、死便是解脫」。 

有些人用盡各種方法想讓自己有機會能活下去,但有些人卻想盡辦法不要活。 

生,由不得自己,但少數人選擇死要擁有決定權。就我個人而言,死要擁有決定權,應該是時下應被被正視與討論的「安樂死」的議題。


阿丙0.6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1/30 09:52

死亡平等的降臨在所有生物身上,人類也不能例外。

死亡,就結果來說,是必然會發生,死亡,就時間點來說,是偶然的随緣。

生與死宛如是銅板的兩面,就該本體(如銅板)來說是永久長存,所謂的不生不滅。

如前所述的一體兩面,因應觀察角度的不同,而有極大差異的理解,有如真空妙有般的對立統一(互補)。

紅袂(273b36a1) 於 2022-02-07 13:24 回覆:

阿丙兄所言極是。

 

所有一切都是相對,認知到這點,生死問題便也能清楚明瞭

許多事看不開想不開,其實是自己為難自己。人這一生在死亡之前一直不斷在修生活學分,實沒必要非得科科滿分才完美,若能盡量以不遺憾為前題,相信任何一個當下都會是精彩的養分。

 

祝阿丙兄2022年: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cundif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何面對死亡
2021/04/12 19:43

四月二日 太魯閣號 408 次 帶走 49 條人命 及一百多人輕重傷...死神的叩門

是無聲無息的。

日子 還真只能勇敢面對, 才能活得昂然。


傾聽土地的聲音
紅袂(273b36a1) 於 2021-04-13 10:03 回覆:

我父親14年前臨終前說了這句此生,我已無憾。之後,我便將這句話成為我人生努力的座右銘。

 

太魯閣事件完全是人為自私與疏忽所造成的重大事故,這原可避免一場大禍,原可不用如此慘重,原可但一切都來不及了。誰未亡者,為家屬爭取一份重新來過的人生?

 

以前我剛剛開車時,便在心中許下一願,若哪天不幸遇到車禍事故時,請帶走我,我願意用生命承擔所有一切,但請千萬不要造成任何人的傷亡與意外。

 

這個心願我一直緊守著,哪怕有時會開快車。只因,與其造成他人傷害,造成對方家破人亡,不如我自己承擔一切來得心安。

 

就因為無法知曉無常何時到來,所以過好每一天比任何都重要。


石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把握生命
2020/07/17 09:30
今日生即代表昨日死,生與死是手牽手的雙胞胎。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於少水,斯有何樂。
生活的重點是清楚知道如何把握寶貴的生命去開創人生。
紅袂(273b36a1) 於 2020-07-17 10:50 回覆:

以一位藝術創作者或文學家或其他專業領域者而言,其作品其實也適合套用在您這段話上,否則創作便走進自戀的胡同,無法激盪出更上一層的成就。

 

因為,當止息於當下的一切,不再前進時,便視為意識形勢上的死亡。

 

如此,活在當下才是一切希望可能的起點。


心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15 12:39
寫得真好…
紅袂(273b36a1) 於 2020-07-16 10:25 回覆:

謝謝您的回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法則,對應的人事物也將有所不同。

這僅只是我個人對於死亡的看法與觀點。

 

人生的路,但凡自己腳下走過的才深刻。好與壞、喜與悲,成為個人領悟的養分。


秋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07 13:50

死亡是件大事,且緬懷往生者對家人所付出的一切及對社會所盡過的心力。

秋子在此向往生者致意,並祈家屬節哀順變。

紅袂(273b36a1) 於 2020-07-08 09:05 回覆:

謝謝您的致意。

 

,您說的沒錯。

死亡是人生最後向世界及家人告別的一件大事,相信每個人的領略與感觸都有所不同。

 

我大嫂生命走的雖倉促,但我們一致認為她的責任已了,卸下所有塵世擔子。

不受病痛折磨、勞心苦身,這樣的福報,不是人人皆有。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難
2020/07/07 03:51

寫得透徹,想得透徹,死是活的影子,只是這個身體怎麼消亡?許多人過程恐怖。氣若游絲,光看也受不了!!

我希望有死亡醫生,合法的幫不想活的人解脫,少受痛苦折磨。

墨西哥人,並不把死者排除在人生之外,即便是骷髏,也一樣美麗有愛。

紅袂(273b36a1) 於 2020-07-07 16:48 回覆:

所以真正恐懼與不願的,是纏綿病榻,身體已全然無法自理的階段。這會消磨掉病人的意志與長期照顧者的耐性。

 

安樂死是一個非常嚴肅與嚴謹的議題,也是尊嚴善終的意義與精神

我個人贊成安樂死之合理化,讓生命有權利可以自由選擇,不需卑微在由不得自己而受盡肉體上的痛苦,不得解脫


Flying Eag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06 17:07

如何面對死亡,大哉問!

年紀漸長,明白這是早晚要面對的課題,但親人驟逝,再多的心理準備仍覺措手不及。雖然安慰多半蒼白無力,但真摯盼望紅袂和家人能節哀。


紅袂(273b36a1) 於 2020-07-07 16:33 回覆:

謝謝您的慰問與關懷。

 

我二哥的女兒說,以後她要辦生前Party,到時候要所有的家人好友在她面前唱歌、講笑話,場面要辦得溫馨歡樂。她說,她覺得生命最終一定要將所有歡樂帶進回憶裡,帶進棺材裡,才不枉來此生一遭。

 

我極立贊成這想法。至少我在她這麼年輕時,對於死亡,做不到如此樂天樂觀。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05 15:35
我已經一點一滴在做心理建設,有時會讓思緒嘗試飄到那個未知的世界去,希望該來時不會走得那麼惶恐。
紅袂(273b36a1) 於 2020-07-06 10:28 回覆:

 

我也是如此。

但願那天到來時,「言」與「行」能一致。不驚恐、而能做好準備的接受離去。

 

生命中許多的艱難不斷挺過,而死亡是最後一次必須面對與接受的「小」事。

 

願您我皆能在該來時,從容以對。


the flying kit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04 22:37

紅袂關隔幾天,再見已經不擺那紅妝鏡;長髮飄逸,笑顏裡灑脫淡然。

死亡雖是必然,突如其來降臨還是會給親人留下陰影;我自己的經驗,那傷慟像一道伏流,某個時刻、某個景象就突然一陣酸楚。讓自己忙,讓生活填滿填實;希望紅袂一切安好,令兄與姪子姪女們也多注意健康。

紅袂(273b36a1) 於 2020-07-06 10:18 回覆:

死亡雖是必然,突如其來降臨還是會給親人留下陰影

這句話心有戚戚焉,對應於我父親當年過逝的那一刻,為人子女的我見不到最後一面的遺憾曾經縈繞多年。但如今我已將遺憾放下,將死亡視為必然之象。

 

當天我姪女哭著說:小姑姑,從此我再也沒有媽媽了。除了給予擁抱外,這句話也是我為人子女總有一天也會遇到的事。

生命的長河從未止息。沒有人有能力挽回大江東去的河水。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