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立冬補冬,補嘴空》
2024/11/07 15:52:06瀏覽255|回應6|推薦43

   

 

立,建始也,冬,冬季。指冬季開始,萬物終成,開始進入休止期。維基百科: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於每年11月6-8日之間,斗指乾,即太陽位於黃經225°的位置。

 

在中國北方,此時大地土氣凝寒,若遇冷空氣,或已初雪降臨;在南方,則仍晴朗乾燥,頗有陽春暖暖、涼爽舒適之象。

 

農耕社會時代,人們整年辛勤勞作,平日克勤克儉,到了冬天萬物收藏之季,便在立冬這天以食療補其元氣,犒賞一年辛勞,去去嚴寒之氣,也與家人分享喜悅。

 

小時候,每到立冬之前,總會聽到左鄰右舍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初次聽聞不知其意,問娘:「嘴巴本來就破了一個大洞,怎麼補?」。娘聽了後微笑說:「立冬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藥膳補品,補一補家裡這群永遠不飽肚子的黃口小兒」。

 

記憶中補冬的藥膳不好吃,常常一鍋黑漆漆的藥膳湯,湯中或老母雞或是排骨,加上許多不知名中藥材,而湯的味道與滋味會因藥材不同而有異。雖說在家境不富裕的年代,雞肉還屬奢侈食材,並非天天都能吃到,但冬至這一天,好不容易可以吃到雞肉,但因加入中藥,整鍋湯呈現褐黑色,讓人看起來就有所遲疑。我總會先盛一點湯,試喝一小口,若覺得有苦味,或是聞起來是不喜歡的中藥味便拒喝,這時阿娘就會拿起掃帚條,一旁虎視眈眈著,逼著非喝下一碗不可。此時,只能用手捏緊鼻子,快速吹走熱氣,再一咕嚕喝下,然後捉一塊紅糖丟進嘴裡。

 

這種年年進補、年年痛苦的補冬藥膳,從童年到成年,不斷上演著。尤其春期,被逼著喝過許多轉大人的中藥湯,喝得。這也是我日後很少尋求中醫的主要因素。

 

除了以上立冬藥膳外,其實補冬還是有好吃的食材,譬如我最喜歡的麻油雞湯、麻油雞飯。不知是孩童味蕾敏感,還是古樸年代的蔬菜沒有噴農藥,品質特好,當時的老薑特別辛辣有味,傳統古早麻油又香氣十足。只要幾滴入鍋,油溫熱後爆香老薑,然後下雞肉塊炒至變色,再倒入米酒與水…這種食物香氣可以遍傳幾里。

 

印象中有一種金桔外層裹著一層厚厚糖霜,平日當零嘴,但阿娘有時取來烹調。首先麻油老薑爆香後,加入一整塊金桔餅煸炒即可食用。有時也會將金桔切成細絲,打上幾顆雞蛋一起乾煎,有別於菜脯蛋的鹹香,多了鹹酸的多重口感,混著麻油香氣,很能刺激味蕾。

 

娘知道小孩子都不喜歡中藥味補品,所以有時也會換上人蔘鬚雞湯,加上枸杞、甘草、黑棗…幾味簡單中藥材,讓湯頭變得溫潤甘;或是改換一鍋溫熱的薑母鴨,在冷冷深秋初冬之際,大人小孩喝得一肚子暖暖,一口口軟爛雞或鴨肉入胃,應了那句「補嘴空」食補食療的意義。

 

多少年的立冬過去,就有多少年的立冬回憶。 

當手足們一個個長大成人,像樹大分枝搬離家;老家歷經翻修,老爸永眠石碇山,老媽垂垂老矣。時代變遷下,物質裕過剩,天天都是大魚大肉,立冬於我,只剩下月曆上一個專有名詞。當年那個討厭喝藥膳湯的我,在人生漫漫旅途中,早已數不有多少歲月不曾在立冬這天品嘗娘親手燉煮的湯品,如今只能靠著記憶裡殘存的味道流連、懷想與遙望…

 

現在吃得起任何山珍海味,但是再也吃不到記憶中被逼著吃補都覺得幸福的家庭滋味。那時候奶奶、爸爸都還在,手足們還無憂無慮同在一個屋簷下。輾轉立冬又迎來,但老家早無炊煙裊裊之囪,早已消失舊時光裡那一縷麻油老薑的香氣。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73b36a1&aid=181291347

 回應文章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1/08 18:50
我家倆老都不能接受中藥氣味,所以去軍校前我家從沒吃過藥膳。
從軍中退伍前開始自習研究中藥,已很熟習百種以上常用中藥的藥性,並以此幫助過一些人。
20多年前開始自行調製藥酒,但自己喝藥酒仍覺得補過頭會腦脹,因此調製過多次,都分送給朋友了。
早年藥材便宜,有一帖藥酒甚至加入了多種很昂貴的藥材,我只封存了一瓶。20多年後的現在才感到應該可以使用了。

阿丙0.6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1/08 17:07

期待許久,佳作頗優~

【立冬補冬,補嘴空】

很有意思!

我猜美照取自澎湖,

格主上次分享過的。


皓呆土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1/08 13:58
這個吃法老人家還在時嚐過 ,如今早忘了 ,謝謝紅袂提醒那深處的記憶 ~
紅袂(273b36a1) 於 2024-11-08 14:13 回覆:

我猜也是。 

上一輩人會料理的食物,到了我這裡,幾乎都不會或不熟悉。想當年我娘可是十八般武藝,天上飛的,地上的,海裡游的,尤其是蒸年糕、粽子、紅龜糕…等等,可都是一等一的頂尖高手。可惜,媽媽太,兒女就弱,所以我們這些子女,除了大還會粽子外,其餘統統都沒傳承到媽媽的手藝。-而我更是弱上加弱,基本簡單炒或炸還可以,但許多料理完全沒念,全憑自己想像胡亂弄。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現今社會家庭結構,若沒有一位長輩在旁或傳承,許多傳統手藝都已失傳或沒落。 

以前不見得愛吃的傳統食物,在自己年紀慢慢增長後,才發現這些食物品的是過往家人間親情溫暖的滋味,珍貴回不去的童年。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1/08 09:48

原來金桔餅有如此妙用,爆炒麻油老薑+金桔餅,金桔餅切絲炒雞蛋----,

內人很喜歡金桔餅、金桔醬的風味,早知道當時就以此補月子---。

紅袂(273b36a1) 於 2024-11-08 11:51 回覆:

其實我不愛吃金桔,因整個都是糖霜,對於不愛吃的我來說,這上面那一層厚厚的糖有點可怕,一般我都是將糖霜全部剝除,偶爾淺。但小時候,就是看過幾回媽媽拿這零嘴當料理,我只覺得怪怪的,零嘴怎麼能變成一道菜呢?所以這樣的料理,除了加蛋炒之外,我是不的。

 

旭日大哥也不用早知道,現在知道還是可以請大嫂試作一番,但我不敢保證此作法是否對了大嫂的口味。因,我自己不愛吃金桔,也就不再,更不知道如今的滋味又是如何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1/08 09:39

補嘴空,越補越大空---,紅袂這篇大補帖,霎時回到久遠的年代。

先母為了補冬,早早就會飼養雞、紅面大番鴨、火雞,而且一率都是公的,公的最補。

不僅立冬要補,冷氣團來時要補、寒流時更要大補特補,這些雞、鴨、火雞全都進嘴空了,

還不夠,退而求其次,再到市場買豬肉、甚至魚肉填補。

從小習慣了藥膳味,現在對有藥膳味的料理,特感興趣、親切。

父母為了給內人坐月子進補,婚後便準備大批補身藥材浸泡米頭酒。可惜內人娘家無進補習慣(當時我很驚訝,我以為全台灣都會補冬的),身體無法消受,最後這些珍貴藥材,就改為冬補用了。

紅袂(273b36a1) 於 2024-11-08 11:41 回覆:

旭日大哥,原來們都有一個共同觀念與作法的母親。

 

小時候,我娘也養了一些雞在後院,還有少許番鴨,但是鴨子會啄人,所以我不喜歡。這些都是家裡祭祀或補冬的重要來源。

 

娘老了後曾經說過「年輕時了這個家,宰殺了許多雞鴨,是罪過。」我剛到南成頭幾年,娘還曾在後山養山雞,但卻不敢殺,偶爾有人打探到娘有養山雞,會慕名來求購,娘一律會以不提供宰殺前提,讓對方自行決定。

 

奇怪,平平都是從小吃到大的藥膳,您怎麼能接受?我離家後,從未進任何補,偶爾老媽打電話要我去中藥舖捉一些啥啥啥的中藥,回來怎麼…我都是口頭應答,隨後仍依然故我。

 

上一輩人都是口耳相傳相授,所以坐月子也按傳統方式處理,但換成現代,這些傳統習慣可能已慢慢改變。坐月子也不見得是油膩的食材了。

 

所以當年,大嫂等於幫省了坐月子的花銷,然後好康的進補食材全進到全家人的肚子裡。這樣的好老婆,更應該加倍疼惜。


Awesome 澳森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1/08 04:03

立冬!我竟然完全忘記這個重要的節氣。怪不得下午在老師家,他非逼我吃一顆橘子不可──這、啥跟啥呀!莫非這就叫「補嘴空」?

您的回憶文字裡,處處洋溢著色、香、味。我本想說令人垂涎三尺,但文末的惆悵卻讓我的思路拐了彎。縱有珍饈玉饌,欠了幸福佐料,無非就是裹腹之物罷了。

寒氣日漸,保重!

 

紅袂(273b36a1) 於 2024-11-08 11:38 回覆:

現代人很難會留意農業時代的節氣與節日,很正常。因我自己也都常常不知今夕是何夕。 

會知道冬至,誠然是同事提醒。

 

可是立冬進補補橘子?我看了忍不住大笑…這也還「寒」酸了進補,顧名思義就是在天冷時刻進「溫」補,達到祛寒之效。而橘子除非入鍋蒸,不然較屬涼性水果耶。

 

每一個孩子都是從溫暖的家庭中慢慢走出家庭,進入社會,然後學會獨立,成家立業、脫離原生家庭…然後原本住在一起的家人會慢慢一個又一個離去。這些都是生命循環之必然,只是我難免在某些特定日子或特定時刻,會想起從前

在家時的種種記憶。

 

或許就某一層意義上,家之於我,始終像個切不斷臍帶的老小孩。

 

農場申請到露營設施准證,並規劃建設完成,正式對外營業時,請再好康道相報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