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60330
2017/04/04 17:05:18瀏覽222|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60330
註:學生自己的看法記述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淡藍色敘述。紅色標示,代表師父重要提示;若出現在回覆的檔案,則代表師父批改內容

本周進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88的◎生死講起。

師父鑑於之前曾介紹人死後色身冷卻狀況,這周配合新的進度,師父重新彙整資料供大家參考,詳見補充講義P73~P74。
在此,學生就省略講義文字及師父對名相的解釋,僅作以下重點摘述:
從師父整理的補充資料可以得知,印順導師在《攝大乘論講記》的見解和《瑜伽師地論》說法是相同的,只有《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特異。
師父說,事實上,不論是親人或友人往生了,我們都不可能去碰觸其身體,這是對往生者應有的禮敬。
師父強調,有關人死後的身體冷卻狀況,藉以研判其生趣,以上介紹的都是以前禪修者的觀察,雖各家角度不一,但我們後人只要參考即可。
※ 學生拙見
從很久以前學生就曾聽過有長輩提到類似的說法,坊間盛傳人死後,看其體溫冷卻方向,就可知道往生善道或惡道…。
但學佛後,學生有了不同的看法:
不論是親人或是友人往生,何必在意對方身體究竟是從哪裡冷到哪裡?如果對方往生善趣,也跟晚輩無關,那也是當事人自修得來的福報;再換一個角度說,就算對方身體冷的方向是往生惡趣,此時家親眷屬或晚輩也是愛莫能助,不是嗎?
再者,如果晚輩或親人不懂佛法,萬一往生的親人真的是往生惡趣,豈不反而生者心生恐懼或不安?
所以,學生會覺得,這種好奇是不必要的。
重點不如擺兩個階段:
一、安寧階段給予適當之諮商協助,包括病危者與其家屬,使兩造都能安心面對此一人生之必然,減少恐慌與無助感。
二、往生後的助念,希望往生者能安心與具備信心,並祈求能得到諸佛菩薩接引往生淨土。(*師父批改回覆:若約《阿含》來說,其實並沒有這類說法的,然只要能投生善趣,或彌勒內院,有三寶的地方繼續修行,就是佛弟子在未解脫前的心願了)
開仁師父說的好,論記的記述,只是禪師或賢德對人死亡後的色身變化觀察所得,參考即可。
學生因此進一步覺得,我們應關注的是佛典經論對造善或造惡的探討,進而希望引發我們向善的動力,這應該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如果只是在人斷氣後身體冷卻變化這個環節上打轉,顯然已失焦,也失去了研讀論典的積極意義。(*師父批改回覆:OK)

※ 學生疑問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89
《瑜伽師地論》卷27
第一行,原文:「…。即此希求由三門轉,…」
請問師父:這裡的「三門轉」,就是指「三解脫門」─即空、無作、無相嗎?
*師父批改回覆:從文脈上來看,「希求由三門轉,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這兩種又可分別為三門:
後有愛:1。
境界愛:分二~2、已得:喜貪俱行愛。3、未得:彼彼喜樂愛。
所以,三門:就是1、2、3。所以不是三解脫門。

■ 師父拋問題要同學思考:
Q:佛在四九經開頭說到,「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而佛法中很重要的十二因緣法──「無明→ 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提到無明為輪迴的根本。日前有其他佛學班的同學提問──就十二因緣來說,如果我是「觸」(即有智慧相應的意思),不是無明觸,是不是就不會有後頭的「受→愛→取→有→生→老死」的輪迴?
【師父解答】
佛以十二因緣法說明因果輪迴,換言之,我們本身已有雜染,所以才會落入十二因緣的輪迴當中。
對多數人而言,因為我們有無明,「根境識」才會起作用,也就是因為過去的業,才有這一世的果報體,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無明觸,只有聖者才能說是明觸。(*師父批改回覆:依照論書的解釋,「明觸」唯聖者才有也)
即使有些人這一世修行很到位,內心稍稍能感得清淨或清明,但也不能說是到了明觸的境界,因為我們還是帶著個「我」在修行。
※請問師父:有關師父的解答,上述筆記有沒有會錯意或有遺漏重點?請師父指正。(*師父批改回覆:OK)
※ 學生的拙見
因為無明,所以才會發動後頭一連串的「愛→取→有」等反應,換言之,只要明,了知無我,就不會引發輪迴,也就是解脫。
以上認知,對否?請師父指正。(*師父批改回覆:OK)
但學生還是有以下疑問~~
學生可以理解的是,因為我有累劫以來的無明,造了業,落入十二因緣法中,所以有了這一世的果報體。
但我這一世知道學佛了,也開始聽聞正法,知道要止惡行善、培植福德資糧,為何不能當下從無明觸變成明觸?佛法不是強調「開悟」?一位學佛者若某一天或某一時,因拜讀佛典一句或一偈,當下「開悟」了,不就不會再落入十二因緣後頭的「愛→取→有」等反應了?
還是說,這一世是因過去的「無明」輪迴而來,現在修行達到「明」的境界了,就沒有下一世來輪迴,意即要到下一世才能解脫,是這樣的意思嗎?
學生突然覺得是不是搞混了?學生也和那位提問同學一樣,需要請師父指正與幫忙釐清。
師父批改回覆:參考如下: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大正26,615b):
1、明觸云何?謂無漏觸。
2、無明觸云何?謂染污觸。
3、非明、非無明觸云何?謂不染、有漏觸。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27,761a):
1、云何明觸?答:無漏觸,即三無漏根相應觸。
2、云何無明觸?答:染污觸,即一切煩惱、隨煩惱相應觸。
3、云何非明、非無明觸?答:不染、有漏觸。
此中問答各有二遮,謂非明者,遮明觸。非無明者,遮無明觸。不染者,遮染污觸。有漏者,遮無漏觸。由此遮故,此體唯攝,一切有漏善、無覆無記觸。

導師《中觀論頌講記》p.522有說:「觸還有明觸與無明觸,由無明觸對境界認識不清,自己認為滿意的,就生起可意觸;自己認為不滿意的,就生起不可意觸;自己覺得無所謂的,就生起俱非觸。這一切,都以識觸自主的立場,去反應分別所感覺的境界。」

明觸、無明觸我認為是在說明凡夫與聖人接觸境界時,是否有正見而言。因此,這不是在探討你何時才有「正觀」的事情,而是你是否有「具足正見」的問題。因此,分別有沒有明觸,不是說現在心流是在前五識,還是在推度心的位階而決定,而是你一觸對境界時,因為你沒有正見,所以就是無明的了;是整個心流都是如此的。一直到你能見法(證果)之後,才能改變(為明觸)!

若以上述的「論書」而言,正在修行的凡夫只有「一切有漏善、無覆無記觸。」不過,我想加行位的有漏善,由於能有正見緣起無我,所以它也能慢慢趨入明觸的,只是在「論書」的嚴格角度,修行再高都屬於「相近明觸」,畢竟他還沒有「斷我見or身見」,就依然有微細的我之概念在修行,然而,因為正見沒有錯誤,所以不斷修習「味、患、離」等如實觀察,這些知見會引領我們趨入斷煩惱的,也就是進入見道位,這開始就必然有「如實的明觸」的了。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90
五○經

師父強調,這一經──五○經很重要。

第五○經有兩句很重要、同時也是很深奥的經文~~
──心種種,故色種種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 師父拋問題要同學思考:
經說,「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請問大家:眾生會苦或會清淨,是誰造成的?
【師父解答】都是自己給的。所以,我們要多讀論經,從中學習佛的智慧。

* 學生小記
上課進度來到P90的五○經,從P90至P92,師父花了很多時間詳細介紹「心種種故色種種」及「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兩個重點,並提供豐富的補充資料。詳見補充講義P53及P76。

學生這裡要分享的是補充講義P76的部分內容。摘要如下~~
講義:
四、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pp.33-34
有情和器世間,都由內心主動通過身口的行為而造作一切,所以佛教的緣起論,古人曾稱之為「由心論」。
【師父補充解釋】
「由心論」,即萬法(即一切造作)由心主導的意思。(*師父批改回覆:但跟唯心論不同)

五、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54
佛說「心種種故色種種」,說明了由心識的要求而影響報體的變化。這雖是從動物的種類,代代相傳,前後的影響而說;但眾生自體,從前生到後生,受到心識的決定影響,也可從這種推論而信解。我們未來的報體,實受著現在心識作用的決定影響,那麼,我們現在的報體,受有前生心識所影響,也可以信解了。
【師父補充解釋】
從印順導師的見解,我們可以了解「心種種故色種種」這句已說明了三世輪迴業果,因此我們應該知道──現在好好學習佛法,可以改變我們現在的心種種,自然也就能改變未來的色種種。
※ 針對上述的標題四及五資料,學生綜合解讀後有以下拙見,亦請師父指正:
學生曾聽過「萬法由心造」、「一切法從心想生」等語,顯見佛法對心念的掌握十分重視。(*師父批改回覆:萬法唯心造,是《華嚴經》說的,但《阿含經》是萬法由心造,這造不是創造,是由心為一切行為的主導,所以佛才說「心淨故眾生淨」,因為心就是指我們的意業,意業修好,身口業就會跟著好,若意惡,身口就是惡業。)
佛法一再告誡我們後人「起心動念」的可怕與重要,修行就是要修這顆心。
這堂課第五○經其中有一句經文說到──「比丘!我不見一色種種如斑色鳥,心復過是。」所以開仁師父說,我們的心比斑色鳥還要複雜。
佛要我們掌控好這顆心,不要使其心猿意馬,更不要妄想紛飛,在在都是在強調要看好這顆心,只要心生善念,就能感得清淨;反之,心生惡念,便會召感現惡報或苦果。
至於如何修這個心,方法可說不勝枚舉,例如禪修、聽經聞法、…等等。所以開仁師父才會提醒我們──多讀經論(見前文),師父的叮嚀就是要我們從佛法中學習智慧。
今天聽課有一很棒的收穫,那就是學到「心種種故色種種」這句。今天的一切色種種,是起因於過去的心種種,這已無法改變,但從此刻起,要好好修習佛法,我要令未來有好的色種種,所以從現在起要好好修我的心種種。此正是「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的道理。
此外,亦可參考上周發的補充講義P63的「心生色」。
而結束筆記整理前,學生猛的想到,這也是為什麼開仁師父要一直教導我們修慈心觀,不厭其煩地教我們背頌「慈心四句」的緣故!原來師父希望藉此發揮潛移默化效果,令我們長養一顆慈悲心,讓我們未來都能有好的色種種!讓我們一起共勉之。(*師父批改回覆:OK)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9981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