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60406
2017/04/13 10:19:23瀏覽188|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60406
註:學生自己的看法記述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淡藍色敘述。紅色標示,代表師父重要提示;若出現在回覆的檔案,則代表師父批改內容。

本周進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93講起。

上課之前,師父先說明今天發下的一分補充講義,兩張A3印製的。這兩張大張的講義,主要是介紹「修道階位」(說一切有部為主),有系統地將修道過程階位加以架構化,方便理解與記憶。

師父說,相同的內容在《俱舍論》的賢聖品也有介紹,這裡引用的是阿毘達摩所作的階位結構為主然論師的整理也是依據契經,或修行經驗而成,非憑空創造出來的。
(註:對一般人來說,《俱舍論》較艱深。)

其次,針對補充講義P54第一行的內容,師父今天再提供更詳細的資料補充說明,詳見今天發的補充講義P77。學生摘記部分重點如下:
補充講義P54 及P77第一行的原文:如下~~
(2)「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為善,例)
相關解釋見補充講義P77的1《法句經》之說明。
師父另引自《出曜經》卷28論師解釋的兩句對照句子,我們就更容易理解了,摘要如下~~
◎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惡}
◎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慶自隨,如影隨形」{善}
上述每一句,論師各附一則故事輔助說明,此略,詳見講義。
師父強調,從這兩則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一念惡心或善心都會感召強大的業報。
 註:師父額外補充
《出曜經》是說一切有部為解釋《法句經》所編的一部「論」,其實不是「經」,雖名為經,但本質是「論」。
※請問師父:以上這一段筆記有沒有錯?
師父批改回覆:OK
**師父回批另補充資料──傳說《出曜經》的作者是有部四大論師之一的法救論師所編的。根據《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CBETA, T27, no. 1545, p. 1, b18-20),大德法救編纂的《法句經》是以〈無常品〉為首,而以〈梵志品〉為最後一品。
僧叡〈出曜經序〉提到:「《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錄其本起,繫而為釋,名曰出曜。」(CBETA, T04, no. 212, p. 609, b27-29)
學生心得
聽到師父這段講解,併同補充講義P77第1點《法句經》的解釋,令學生想起上周筆記中師父回批筆記的補充──『所以佛才說「心淨故眾生淨」,因為心就是指我們的意業,意業修好,身口業就會跟著好,若意惡,身口就是惡業』顯見意業要守好,對修行者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接著,學生分享以下看法~~
坊間有一句話說,「心壞沒人知」。大意是說,內心再壞、再邪惡,只要不行於外,他人是不會知道的。(除非遇到具有「他心通」的神通者。)
但從補充講義上的這兩個佛典故事來說,不要以為心壞沒人知,事實上,心不好,套句俗話說,天知、地知、自己知,心惡肯定還是會受報,且若心意太惡毒,甚至會受現世報的!
學生又聯想到,中國有一句勸人為善的智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綜合來說,從賢德們至諸佛菩薩們的訴求都一致,那就是──要大家心存善念,有好心才會有好報。
師父批改回覆:意惡,是屬於三不善根,如《雜阿含經》卷4(93經) (大正2,24c7-15)說:
佛告婆羅門:「或有一邪盛大會主,行施作福而生於罪,為三刀劍之所刻削,得不善果報。何等三?謂身刀劍,口刀劍,意刀劍。
何等為意刀劍生諸苦報?如一會主造作大會,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會,當殺爾所少壯特牛,爾所水特、水牸,爾所羊犢,及種種諸蟲,是名意刀劍生諸苦報。如是施主,雖念作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若沒學佛又不了解因果,還以為自己在行善,你說可憐嗎?

現在開始進入本周進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93講起。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93
◎ 譬如河水
《瑜伽師地論》卷86
1、於此漂溺者,謂於善趣、惡趣而被漂溺,如從兩岸彼此往來俱被漂溺。
【師父補充解釋】
最末一句中的「兩岸」,就是指善趣與惡趣。
■ 師父拋問題要同學思考:(承上講到善趣與惡趣)
師父問:有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去過惡趣?
(一時台下同學彼此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師父隨即說明:大家一定聽過「禽獸不如」「人面獸心」等成語。有誰從惡道來或善道來?當然沒有人知道,但以前的古德們,透過人生百態的觀察,才會有這些成語的出現,顯然我們來自哪一道,有時還是會在我們的日常行為舉止中,隱約顯現若干特質(※學生認為「特質」也可用「習氣」或「習性」替代*師父批改回覆:OK)。舉例來說,《大毘婆沙論》裡有提到,天人都很愛乾淨,而我們周遭有些人很明顯有潔癖,因此可以推論得知──這些愛乾淨的人可能就是來自天界的人。經論上有此一說,這是以前論師的觀察,大家參考即可。
師父最後說,至於邋遢的人來自哪裡?就留待有興趣的同學自行查閱經論了。
*師父批改回覆並補充資料:雖有潔癖,只要契理契機的教導,還是可修行證果的,如《分別功德論》卷5:
「所以稱天須菩提著好衣第一者,五百弟子中有兩須菩提:一王者種、一長者種,天須菩提出王者種。所以言天者,五百世中常上生化應聲天、下生王者家,食福自然未曾匱乏。佛還本國時,真淨王勸五百釋種子出家學道侍從世尊,此比丘在其例出家。時佛約勅諸比丘:「夫為道者皆當約身守節,麁衣惡食草蓐為床,以大小便為藥。」此比丘聞佛切教,心自思惟:「吾生豪貴,衣食自然,宮殿屋舍雕文刻鏤,金銀床榻七寶食器,身著金縷織成服飾,足履金薄妙屣,然則猶不盡吾意,況當著五納服耶?且當還家適我本意。」念已欲還。時佛在舍衛精舍受波斯匿王請,即往詣佛所辭退而還。時阿難語曰:「君且住一宿。」須菩提曰:「道人屋舍床榻座席如何可止?且至白衣家寄止一宿,明當還歸。」阿難曰:「但住。今當嚴辦供具。」即往至王所,種種坐具幡蓋華香,及四燈油事事嚴飾皆備具足,此比丘便於中止宿。以適本心,意便得定,思惟四諦至於後夜即得羅漢,便飛騰虛空。阿難心念:「此比丘儻捨屋去,所借王物恐人持去。」便往看之,屋內不見,仰視空中見飛在上。阿難白佛:「天須菩提已得羅漢,今飛在虛空。」佛語阿難:「夫衣有二種:有可親近、有不可親近。何者可親近?著好衣時益道心,此可親近;著好衣時損道心者,此不可親近也。是故阿難!或從好衣得道、或從五納弊惡而得道者,所寤在心,不拘形服也。」以是言之,天須菩提著好衣第一也。」(CBETA, T25, no. 1507, p. 47, b24-c23)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94
上方,標題5.原文:「於漂溺時所有相者,謂彼如是被漂溺時,雖寶愛身欲使長久,由自性滅不能令住,如為漂溺。與此相違,當知即是逆流行者。」
【師父補充解釋】
一般凡夫都是最愛我們自己這個身體,都希望能使用不壞、能長壽,但偏偏這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這個色身自性滅*師父批改回覆:本質上是生滅法),不可能讓人永久使用的,所以這就是之前經文提到的──凡夫被五蘊所繫縛,而這也是這五一經所強調的一個重點,凡夫會順著河水順流而被淹沒。
參見原經文第二段末尾──「…多為水所漂,隨流沒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

* 師父觀念分享
一位居士跟師父分享說,學佛後,他知道要精進用功,例如每天努力做早晚課,但常常一周或十天後就退轉,便又開始懈怠。
師父回答居士說,要一直維持精進用功的熱度,本來就不容易,一般在家眾如此,出家眾亦然。
師父分享經典中的一則譬喻故事:
行走遇河阻礙,多數人若不是搭船過河就是想辦法繞道,但有一種人卻是在岸邊閉上眼睛久站,並希望待會一張開眼後,人已到彼岸了。
佛藉此譬喻的故事告訴後人,閉眼就想過河的人,是不切實際者,這就好比修行,一定要實際付諸行動,才能成功,如果只是空想,是毫無作用與意義的。
師父再以教導同學修習《慈心四句》為例說,就算不時都在念「願我沒敵意」,但遇到逆境時,照樣生起瞋心,這樣的行為表現,跟沒有修習慈心是一樣的,學佛就沒有意義了。
師父說,學會了「願我沒敵意」這句慈心觀,就要真正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遇到逆境時,要會忍耐,言行舉止要理性,不是馬上起瞋心,這才是學佛後的進步表現。
師父強調,學習佛法,不論是早晚課或是其他自修功課(※學生認為還包括例如禪修、聽經聞法等),除了要能適合自己身心狀態,更貴在要能持之以恆!如果只是一暴十寒,那是不易發揮作用的。
師父再次重申,學佛,重在持之以恆,貪快或暴衝式的學習是很容易退轉的,不易見到效果,聞思修整個修行過程貴在細水長流!
※ 學生心得分享
學佛,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在於培養興趣與成就感!
學生說的「成就感」,不是指成佛,這對多數人來說,現在還太難,所謂成就感,是指讓自己能從學佛當中感得快樂。
舉例來說,以前碰到不如意的人事物,不僅心情差,還很容易怒火中燒,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但現在學佛後,腦袋瓜中偶爾會浮出看過或聽過的佛法,因此面對不如意時,比較能處之泰然,內心逐漸能體會到一點清涼。
學生覺得,初步學佛後,只要能發覺佛法受用,就會激勵自己繼續往佛法裡鑽研,希望能找到更多可以解答生活困難的佛的智慧,如此一來,讀經、找資料,消化整理,自然就不會覺得很枯燥無味,反而是充滿了一種期待或樂趣。
所以,師父說的好,學佛不要貪多、貪快。
學生覺得,學佛,先從入門基礎去著手,不要一開始就想搞懂一堆艱澀的名相,若因此把自己弄得頭昏眼花,反而會造成自己打退堂鼓而放棄,再者,從簡單的佛法切入,比較容易理解,進而更容易使之融入生活當中去加以運用。
再來就是一點一滴去累積,先前背過的一句一偈忘了,沒關係,多讀幾次就會記起來,學生記憶力已不復從前,但多讀多看,總能記下一些。
當自己有一天發現有些佛法很受用,可使生活態度變得更自然,就會產生興趣,再從興趣使之變成習慣,一旦做功課成了習慣,學佛當然就不會有壓力,自然就能持久。
以上是學生學佛後的一點粗淺心得。
*師父批改回覆:OK
※ 學生上傳筆記前的最後補充
學生經常瀏覽師父的FB,以拜讀師父的文章。日前看到師父0407有一則相類似的貼文,學生很慶幸自己的看法與師父觀點雷同,代表學生的認知是對的。建議有興趣詳全文者,請逕自前往師父FB逛逛,順便也拜讀師父課餘時間發表的文章,使自己能從中也得到若干啟發。
*師父批改回覆: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94
針對聰慧者有十種相,學生摘要筆記以下五點~~

1、謂成就俱生慧故;
【師父補充解釋】
「生慧」,即生得慧,也就是指與生俱來的,且每人不同。如果遇到善知識或其他等觸緣,生得慧就會生起。此外,研讀經論得到啟發,也屬生得慧。
※學生疑問
A、我現在的生得慧來自上一世,那麼,我這一世努力學佛修行,這一世獲得的佛法知識或智慧也將累積成為下一世的生得慧?
B、累刧累世以來,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生得慧,所以這一世得廣結善知識、多讀經聞法,希望能藉此開發出更多的生得慧來?對不對?
C、生得慧具有一世一世的流傳作用,是不是會持續到未來某一世終於能得道解脫為止?
*師父批改回覆並補充資料:上述ABC三個問題,詳閱導師的文章如下:
《學佛三要》,p.166~169:
「生得慧」、「加行慧」、「無漏慧」,這三慧是常見底一種分類。
1、生得慧,即與生俱來的慧性,我們每個人──甚至一切眾生,都不能說沒有一些慧力,因為每一個活躍的有情,在它底現實生活中,對所知的境物,多少總得具有一點分別抉擇的知能。就以人類說,無論愚智賢不肖,大家生來就具備了抉擇是非、可否等智能,這就是生得慧的表現。不過這種生得慧,也還要靠後天的培養與助成,如父母師長的教育,社會文化的熏陶,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等,都是助長發展生得慧的因緣。有了這一切良好底助緣,人類的生得智慧,才能充分地發展出來。人類是平等的,世界上的任何民族,都同樣具備了這生得慧,祇要有良好的教育,完善的環境,就可以普遍的提高民智;所謂民族性的優劣,都只是限於後天的因素,論到生而成就的慧能,祇是顯發與不顯發,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等。我們修學佛法,或聽經聞法,或披閱鑽研,而對佛法有所了解,甚至能夠說空說有,說心說性,或高論佛果種種聖德,重重無礙的境地,這能知能解的慧力,大抵仍屬於生得慧。因為這是一般知識所能做到,與普通的知識並無多大差別。學佛者如果停滯於此,自滿自足,而不加緊力求上進,那麼他在佛法中所能得到的,不過一般世間的學問而已──雖然他所知解的,全部是佛法。依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實還不是佛教特有的慧力。
2、加行慧,與生得慧大有不同,它不但有高度的理解、思考、抉擇等智力,而且是依於堅固信念,經過一番的專精篤實行持,而後才在清淨的心中,流露出來的智慧。這種智慧,完全由於佛法加行力的啟導,不是世間一般知解所能獲致的。此加行慧,教典中又分為三階段,即聞、思、修三慧。
聞慧,本著與生俱來的慧力,而親近善知識,多聞熏習,逐漸深入佛法。以淨信心,引發一種類似的悟境,於佛法得到較深的信解。這是依聽聞所成就的智慧,所以應名為聞所成慧。不要誤會!以為聽聽經,有了一些知解,便是聞慧成就;須知聞慧是通過內心的清淨心念,而引發的特殊智慧,它對佛法的理會與抉擇,非一般知識可比。
思慧是以聞慧為基礎,而進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別、抉擇,於諸法的甚深法性,及因緣果報等事相,有更深湛的體認,更親切的悟了。這種由於思惟所引生的慧解,名思所成慧。
修慧,即本著聞思所成智慧,對佛法所有的解悟,在與定心相應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及因果緣起無邊行相;止觀雙運而引發深慧,名修所成慧。
三慧之中,聞慧是初步的,還是不離所聞的名言章句的尋思、理解;思慧漸進而為內心的,對聞慧所得的義解,加以深察、思考;修慧的特殊定義,是與定相應,不依文言章句而觀於法義。這聞思修慧,總名加行慧,因它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實證階段。
3、經過定慧相應、止觀雙運的修慧成就,更深徹的簡擇觀照,終於引發無漏慧,又名現證慧;由此無漏慧,斷煩惱,證真理,這才是慧學的目標所在。但統論修學,必然是依於生得慧,經過聞思修──加行慧的程序,始可獲到此一目標。
修習慧學的過程,無論大乘或是小乘,都是一致的。如按照天臺家的六即說,那麼生得慧還是理即階段;聞思修加行慧,是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三位;無漏慧才是從分證即到究竟即。所以證悟甚深法性,雖為無漏慧事,而欲得無漏慧,不能離去生得慧,更不能忽視聞思修慧。換句話說,如不以聞思修慧為基礎,無漏慧即根本不可能實現;斷煩惱證真理,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以無漏慧的斷惑證真,為修學佛法的究竟目標,而生得及聞、思、修慧,為達此目標的必經方便,這不獨是印度經論的一般定說,即中國古德,如天臺智者大師等,也都與此不相違反。
所以初學佛法,所應該注意者,
第一、不要將聽經、看經,以及研究、講說,視為慧學的成就,而感到滿足高傲。
第二、必須認清,即使能更進一層的引發聞思修慧,也祇是修學佛法方便階段,距離究竟目標尚遠,切莫因此而起增上慢,以為圓滿證得,或者與佛平等。
第三、要得真實智慧,不能忽略生得及加行慧,輕視聞思熏修的功行。

3、又成就心無動搖故,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
【師父更正】
首先,師父先作訂正,原講義上的「又成就『故,』無動搖故,…」,這個『故,』為誤植,正確應刪除並改為「心」,訂正後應為「又成就心無動搖故,…」
【師父補充解釋】
這裡的「思、說、作」,即分別對應代表「意、語、身」,也就是說
善思所思,這個「思」,代表「意」。
善說所說,這個「說」,代表「語」。
善作所作,這個「作」,代表「身」。

6、又有所求,能依正行,皆悉以法,不以非法。
【師父補充解釋】
法或非法,檢驗標準為八正道。
*師父批改回覆並補充資料:導師《佛法概論》p.8:「所依的法,經上接著說:「依四念處行」;四念處就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內容,這可見法是中道的德行了。法既然是道德的善行,那不善的就稱為非法。」

*師父分享故事與灌輸觀念
一位在海外的信眾跟師父透露說,有位女禪師常跟他化緣要名牌的披肩,由於次數頻繁,令他困擾且不知如何是好。
師父回答這位信眾,結緣或供養,也要有智慧,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同,應量力而為,並懂得適當的拒絕,在家眾不能讓出家人以為凡事「有求必應」。這樣對出家人來說,就是屬於非法希求了。

*師父進一步再補充一則典故事,大意摘要如下~~
有位俢行人曾接受居士供養一條披肩,用久了後,披肩舊了並出現破洞,但這位修行人仍捨不得拋棄,而是改用來鋪在地上作為經行時之用,絲毫不浪費。
這位修行人如此珍惜在家眾的供養,不僅增長自己修行的道行,更令當初供養這條披肩的施主得到更大的果報。

※學生也有故事分享
一位師兄也遇過類似的狀況。一名比丘尼跟學生這位友人化緣,說是要製作新的衣服,這位師兄鑑於難得有此可與出家眾結緣的機會,遂爽快答應,並當場供養一筆現金給這名出家眾。
不到三個月,在相同地點,又碰面了,這名比丘尼再度開口說要化緣製作新衣,這位友人照樣二話不說,又供養一筆相同金額的費用給對方。
不料時隔一個多月後,兩造又碰面了,對方繼續開口化緣,理由仍舊是要製作新衣。由於時間一次比一次拉近,這次學生這位友人便當場拒絕,並跟這名比丘尼說,連著兩次供養的費用足夠製作兩套新衣,應已夠師父使用一段時間了,…。從此這位師兄就沒再碰過這名出家眾來化緣了。
以上是學生這位友人事後跟學生分享的故事,當時這位師兄還說,他很願意供養出家眾,但也擔心太過於「熱情」,恐怕會把出家眾「寵壞」,如此一來他就罪業深重了。

※學生的拙見
針對這位師兄的案例,以及師父分享的故事,學生個人也認為,在家眾對僧寶的供養應以適度為要,如果在家眾的供養遠過出家眾的需求,有可能導致出家眾無法一直保持清淨心,這等於是在害出家眾。
因為就有可能發生如師父所言的,讓出家眾誤以為只要開口,在家眾都一定是「有求必應」,結果可能會把出家眾的「胃口養大」,學生相信這對出家眾的修行只怕有害無益。
至於在家眾,學生也要強調,在家眾對出家眾的供養,只要有緣,應該去做,但絕對不能超出在家眾個人經濟負擔為前提,否則將是不智之舉。例如學生曾聽說,有人刻意去標會,標下一大筆龐大金錢,就只是為了供養寺廟道場。學生個人是十分不認同這樣的瘋狂行徑。
最後,容學生再次彙整個人看法──能供養三寶,很好,但希望大家量力而為,一切以誠心為最,凡事要理性,否則就失去學習佛法的意義了。大家互勉之!
*師父批改回覆:OK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10047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