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60323
註:學生自己的看法記述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淡藍色敘述。紅色標示,代表師父重要提示;若出現在回覆的檔案,則代表師父批改內容。
本周進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85的◎八種觀講起。
但在此之前,師父先講解印順導師對《泡沫經》(即四八經的別稱)的解說。詳參補充講義P46
筆記這裡只作重點句子摘錄,如下~~
「五陰譬喻: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馬(陽燄的異譯),行如芭蕉,識如幻(事)。」
■ 師父拋問題要同學思考:
Q:這五蘊的譬喻,可以彼此互換嗎?例如色如聚沬改為色如水泡?
(同學們的回答,認為可以或不可以的,皆有。)
A:若從涵義來看,五蘊的譬喻是可以互換的,因為都是代表虛偽無實的。師父更進一步認為說,學佛者其實不必在文字上打轉或爭論,以免落入「先有雞或先有蛋」的悖論之中。
* 師父補充
佛陀宣講佛法很會善用印度當地可見的東西來作比喻,例如這裡經文提到的「芭蕉」。
※學生聯想
聽師父這麼說,讓學生聯想到,佛經有五不翻,其中一項就是「此無不翻」,大意是說,佛經的翻譯,只在印度才有的,中原沒有的,就省略不翻。
學生從網路上搜尋,佛經不翻的例如閻浮樹、庵摩羅果。
*師父批改回覆:是的,故這些不翻的用語就直接「音譯」。但這五種譬喻是漢地也有的東西,故沒有音譯的情形。
其次,師父再補充帕奥禪師對《泡沫經》的說法。
詳見補充講義P62~P66
以下筆記僅摘錄學生個人覺得比較特別的重點:
●色取蘊
◎色取蘊並不是無因而自然產生的,它們生起之因緣如下:(四種因緣)
(1)眼淨色、耳淨色、命根色等業生色依靠五種過去因(無明、愛、取、行、業)而生起。
(2)心生色依靠受、想、行、識這四種名蘊而生起;而四種名蘊又是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
(3)時節生色由火界所產生,而火界是色蘊嚮當中的一項。
(4)食生色由食素所產生,食素也是色蘊當中的一項。
佛陀就是如此解釋色取蘊。
【師父補充解釋】
(1)
「眼淨色」,指的是視覺神經。
「業生色」,指我們投生所得的色法,與父母無關,完全是我們個人過去造業所感得的。
舉例來說,有人即使年老了,但視力依舊很銳利,這是過去生所修來的果報。
「五種過去因」,前三項的「無明、愛、取」屬煩惱;後兩項「行、業(或稱為「有」)」屬業力。
(2)
「心生色」,係指情緒方面。情緒也會影響色法,舉例來說,有人特別愛生氣,以致其外貌看似夜叉。
師父強調,學佛後應該了解──我們的心會影響色法。可是透過學佛、習佛,可以改善我們的心,例如變得有慈心,進而莊嚴了我們的法相!
※學生聯想
有人很有慈悲心,修行也很有功夫,外貌看起來就是慈眉善目。
再者,當下心情好壞也會寫在臉上,例如心情佳,看起來就是眉飛色舞;反之,看起來就是一副臭臉。這也是「心生色」的影響。
學生覺得,不論是色身外貌或只是一時的心情反應,都是『相由心生』的表現。
另外,還可以討論的是「面惡心善」~~
有的人外貌看似怒目金剛,但其內心則十分良善。學生認為,這也符合本單元(1)與(2)兩點的結果。這樣的人,可能因過去生造的業,所以這一世的外貌易讓人有距離感,但這個人可能從過去生就開始有在聽聞正法(如本學期第二周課程提到的正聞熏習),其心識、心性能一直保持善良,所以本質並非壞人,純粹只是外貌不是十分平易近人。學生相信,「面惡心善」者只要持續修行下去,終有一天會成為心善且相貌莊嚴的人,此即「相由心生」也。
*師父批改回覆:是的,「心生色」的情緒維持過久,就成為習氣,習氣就逐漸成為個性,相由心生,也不是一下子就變相的,要經過一段長時的重複情緒,才養成這種相貌的。如您說的,這幾種本來就會相互影響的,沒有絕對性的,故才合呼緣起無自性啊。
接下來,師父花了很多時間分別解說課本P85的◎八種觀、P86下方的問答,另參見補充講義的P50、P51、P67,重要名相包括:四諦、十一見、三種行、四諦十六行相等。詳參課本與補充講義紙本。
* 學生個人意見
師父對上述這些名相的解釋,十分詳盡,也準備了很多補充講義。等當天上課的錄音檔PO出,建議同學們或有興趣的網友們,再到慧日講堂相關網頁下載聆聽。學生覺得這一段很值得多聽幾次,以加深印象。
慧日講堂影音下載專區(http://video.lwdh.org.tw/)
**師父更正
補充講義P51,表格中的第一列第三欄,正確應為「十一見」,誤植為「十二見」。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86
倒數第二段。原文:「復次,於俢道中,一切出世間道緣四諦為境,當知皆能對治三界一切煩惱。何以故?由諸有學已見跡者,先由法智、類智於現不現一切行中起現觀已,後於修道攝一切行,總為一團一分一聚,以無常等行次第觀察,而不分別此是欲行,此是色行,此無色行,此是現見,此非現見。是故當知,於修道中諸出世道所攝聖道,能總對治下地上地一切煩惱。」
【師父補充解釋】
「已見跡者」,即見道位。
「修道」,即初果。
「總為一團一分一聚」,這一句可參見補充講義P51的標題4的解釋。這裡師父舉例說明,比較好理解。如下~~
譬如這個佛學班有80位同學,一般情況下,要知道有誰,就得逐一去認識,這好比是在加行位的階段,對於五蘊、四諦十六行等等的統統都要去觀察、去了解,但是修行到初果以上就不必再一個一個去了解了,只要綜觀五蘊即可,例如只要知道這個佛學班共有80位同學,你只需要掌握這班有80位的整體相,這樣就夠了,不用一個一個去分別他了。
※學生疑問
1、上述這一段筆記有沒有會錯意?請師父指正。
*師父批改回覆:已改。
2、師父說到「綜觀五蘊」,學生意會是「綜觀」這兩個字,對嗎?擔心會有「同音異字」,希望確認一下。
*師父批改回覆:可以,綜合為一個整體相的意思。
3、為何加行位才需要逐一去認識,而到了初果以上就不用,是因為程度不同嗎?例如小學階段才要知道算術的基本原理,等到理解了,計算方式都熟了、都會了,到了高中、大學,只要會運用解題即可,就不用再重頭學習算術的基礎。經文是這樣的思意嗎?
*師父批改回覆:是的。聖者已對五蘊各別原素已熟悉,只要綜合觀有情的整體相即可。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87
四九經
■ 師父拋問題要同學思考:
Q:四九經用了很多前後對照的比喻,例如(略舉其中一例,詳見課本原文):「諸比丘!有時長夜,須彌山王皆悉崩落。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大家乍看發現,好像比喻不太相干,何以故?
A:套句現代用詞來說~~就算等到了海會枯、石頭會爛,如果凡夫眾生無明不斷,生死輪迴仍會輾轉不停。
因此,四九經的重點在於告訴我們後人,無明與愛這兩樣一定要斷根。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88
上方四行。原文:「…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故,不隨色轉)。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故,不隨識轉。不隨轉故,脫於色,脫於受、想、行、識,我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 *師父更正
上段文字的倒數第二句,開頭第一個字,正確應為「脫」,『脫於受、想、行、識』,課本誤植為「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