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60427
2017/05/29 14:15:39瀏覽166|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60427
註:學生自己的看法記述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淡藍色敘述。紅色標示,代表師父重要提示;若出現在回覆的檔案,則代表師父批改內容。

開始本周進度前,師父先針對之前提到有關睡眠內容,再作額外補充:
佛在經中教導比丘,「中夜」才可就寢,可是佛典中並沒有說明白天到底可不可以睡覺。
師父發現,《瑜伽師地論》卷24有說,出家眾在白天還是可以小睡片刻。
因此師父強調,學習佛法,廣泛閱讀是很重要的功課,可增長更多知識。
詳見B17補充講義的P81編號4的資料。此略。
※學生心得分享
雖然佛經沒有明示,但論師作了補述,同樣給了後世學佛者一個行為依據。 所以,師父教誨的好,學佛也要博覽群書,所謂「開卷有益」正是這個道理。
再從現代諸多已發表的研究來看,白天或中午稍作休憩,例如小睡片刻,確實有助於消除疲勞,恢復精神,這對提升工作或學習效率是有正面助益的。從這點可以再次證明,佛法是很先進且符合科學的。
*師父批改回覆:OK

本周進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102的第五五經講起。

◎經文解釋

第二段
「諍事」,鬥爭的事。出家人也是凡夫,同樣也會有鬥爭。
「世尊責諸比丘故」,責,責備的意思。弟子犯錯,世尊也會責罵弟子,只是世尊是帶著悲心的。
「坐一樹下,獨靜思惟」,世尊坐一樹下,在此打坐入定,《瑜伽論》的解釋是入色界定無色界定,然而在《攝大乘論》的天住則指四禪。下週再看下面〈攝事分〉的解釋P104的解釋

第三段
這一段起始首句,原文:「時大梵王知佛心念,…。」
■師父拋問題要同學思考:
佛是超三界的聖者,大梵天王怎麼可能會知道佛的心念?
師父解答:佛已了知一切世間法及出世間法,所以祂可以起世俗心,如此一來,大梵天王自然就可以知道佛的心念,這在論書中有「十智或十一智」的內容,如:
*師父批改回覆補充如下:
1、《大智度論》卷2〈序品 1〉:「十智:法智,比智,世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CBETA, T25, no. 1509, p. 70, b1-3)
2、《大智度論》卷23〈序品 1〉:「「十一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CBETA, T25, no. 1509, p. 232, c18-19)
3、《大智度論》卷23〈序品 1〉:「「世智」者,諸有漏智慧。」(CBETA, T25, no. 1509, p. 232, c25)
4、《瑜伽師地論》卷69:「無礙解智、無諍智、願智、十力等一切不共佛法智,皆世俗智攝。皆是無漏。在阿羅漢及如來相續中。如其所應盡當知。」(CBETA, T30, no. 1579, p. 681, b23-26)
其中的「世智」就指世俗智。佛智中也有包括世俗智。

再舉一例來說,其他佛經也說──大梵天王請佛轉法輪。何以故?根據印順導師的解釋,在印度,大梵天王為最高的神,連大梵天王都會請佛陀轉法輪了,這樣就更能讓大眾心服口服。
所以,以上所述,如果大家都懂了,就可以知道,其實,就算大梵天王沒有來見佛陀,佛陀在樹下打坐靜思後,還是會回到僧團繼續去教導弟子的。
詳細參見講義P105中間的解釋。
*師父批改回覆補充:
如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二冊》:「梵天是印度的最高神,自稱是宇宙、人類、萬物的創造者。梵天來懇請說法,表示了神教的無能為力,有待佛法的救濟。佛轉法輪,是世間出現了新的希望,如昏暗中的明燈一樣,那是多難得呀!」( Y 26p157 )

第五段
「尼師檀」,是一種座具,打坐時,用以鋪在地上。
*師父批改回覆補充:
如《翻梵語》卷3:「尼師檀,舊譯曰坐具。聲論者。正外國音。應言尼師檀耶。翻為坐衣。」(CBETA, T54, no. 2130, p. 1006, a7-8)
「表現微相」,這個「微相」,相應部解釋為「顯神通」,但我們可以解釋為「微笑」之意。

第八段
P103第二行
「從闇而入闇」,師父以板書作以下補充:
佛說修行有四種不同狀況:
▲從暗入暗
▲從暗入明
▲從明入暗
▲從明入明
解釋:
從暗入暗,說明果報不好,今生亦修惡法。
從暗入明,說明果報不好,今生懂修善法。
從明入暗,說明果報很好,今生卻修惡法。例如提婆達多,原本有修到加行位,但因名聞利養障礙,反而回頭加害佛陀。
從明入明,說明果報很好,今生懂修善法。
*師父批改回覆補充:
詳細經文如《雜阿含經》卷42(1146經)(大正2,304b28-305a5):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世尊!為婆羅門死還生自姓婆羅門家,剎利、鞞舍、首陀羅(還生自姓)家耶」?
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當知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1、大王!云何為一種人從冥入冥?謂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羅家,魚獵家,竹作家,車師家,及餘種種下賤工巧業家;貧窮短命,形體憔悴,而復修行卑賤之業,亦復為人下賤作使,是名為冥。處斯冥中,復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墮泥梨中。猶如有人從闇入闇,從廁入廁,以血洗血,捨惡受惡;從冥入冥者,亦復如是,是故名為從冥入冥。
2、云何名為從冥入明?謂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為人作諸鄙業,是名為冥。然其彼人,於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床,跨馬,從馬昇象;從冥入明,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冥入明。
3、云何有人從明入冥?謂有世人生富樂家──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家,長者大姓家,及餘種種富樂家生;多諸錢財,奴婢、客使,廣集知識,受身端正,聰明黠慧,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惡趣,墮泥梨中。譬如有人,從高樓下乘於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從明入冥者,亦復如是。
4、云何有人從明入明?謂有世人生富樂家,乃至形相端嚴,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從樓觀至樓觀,如是乃至從床至床;從明入明者,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明入明」。

第八段
第二行及第三行
原文:「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從冥入冥,從糞廁出復墮糞廁,以血洗血,捨離諸惡環復取惡。」
*師父批改回覆:如上經文相同。
【師父補充】
讀完這兩行經文,要如何避免?讓人聯想到三十七道品裡的「四正勤」,意即止惡生善!學佛者要天天思惟「四正勤」,避免自己犯了這處經文所說的現象──從闇而入闇、…捨離諸惡惡。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03

第十段
原文:「…有三不善覺法,何等為三?貪覺、恚覺、害覺,此三覺由想而起。」
【師父補充】
「想」字是關鍵,要特別注意!

第十一段
原文:「…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無量種種不善,云何究竟滅盡?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
【師父補充】
這一小段經文的重點在這兩句──「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
承上,其中針對「住無相三昧」,師父另提供補充資料,係摘錄印順導師著作《性空學探源》之內容,參見補充講義P82。在此僅作部分摘要筆記。
◆◆
第三行
原文:「厭患離欲,本即可以不取相;不過有的人特別喜歡取著於相,為對治它,而說這無相心三昧。」
針對上述一段其中的「取著於相」~~
【師父補充解釋】
「取著於相」,意即重視外相的修行,實際上並沒有深入到內心,只是作表面功夫。
舉例來說,曾有其他佛學班的同學指陳,坊間有一位法師教導修空,這位法師說,修空,就是不起念頭,譬如看到花,知道是花即可,不用去分別它是紅花或白花。這位同學問師父,這位法師教的算不算是修行?
師父解釋,這位法師教的方法,只能讓學員達到片刻不染而已,未必是修行。
師父強調,真正要作到不起念頭,就要學習上周我們在課堂中補充的菩提長老所說的──要用「瞭解」來對治。(詳見B18補充講義的P92,此略。)
師父說,當我們真正學會用「瞭解」來對治,便能作到六時不起念頭,因為我們透過「瞭解」,對於染著的結果已能了然於胸,自然就能離欲、不起念頭了。

◆◆
第八行
名相解釋
「有想定」,無所有處定以下的禪定:如未至定、初禪…識無邊處定

補充講義P83

這一頁的第一段中,有兩句重要句子,記述如下
◎「無相心三昧,是在一切上不著,與大乘空最近」
◎「於一切相不著,不念一切相,念無相界(涅槃),就是這無相三昧。」
【師父補充解釋】(針對上述第二句)
「一切相」,就是指「十相」,包括五欲、男、女、生、住、滅。
從導師的文章,我們可以了解,無相三昧,包括兩個重點,一是不念一切相,二是念無相界。
師父補充:
阿含經檢視修行止的成果,通常都用「五欲(色、聲、香、味、觸)」和「五蓋(貪、瞋、昏、掉、疑)」來審察,只是暫伏,代表只是在修定而己,若能完全不再生起,就是修慧的結果。

補充講義P83
第二行楷體粗體字標題
原文:「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
【師父補充名相解釋】
「身作證」,親證的意思
「具足住」,即成就遊。
印順導師《空之探究》:「(成就遊,異譯作具足住)」( Y 38p76 )

內文原文:「這經先說四禪及前三無色定是有相行定,在無所有定之上說這無相心三昧是無想行定(地位與非想非非想定相當),是一切定的最高深的,是無漏智所得的。這直證涅槃空寂的深禪,是契入無相界的。」
【師父補充解釋】
學佛要注意,修無相心三昧如果我執未斷,命終之後會隨重業投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但是若修無相心三昧時具有正見的話,不染著於我見,就不會投生天界了。因此,培養「正見」很重要,把正見建立好,是學佛很重要的基礎。
*師父批改回覆補充:
如印順導師《空之探究》:「經說無相定,而被解說為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是『中阿含經』的『淨不動道經』。經上說:欲想,色想,不動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而得無想。彼如是行,如是學,如是修習而廣布,便於此得心淨。……或於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得此無想定的,如有所受(取)──樂、著、住,那就受(非)有想無想處的果報。無相心定而有所樂著,所以是無想而又有不明了的細想現行,因而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定。如心無取著,那就是無相心解脫了。」( Y 38p38~39 )

***************************

持續回來講授菩提長老的文章。

上周,師父提供補充講義B18,主題為「正思惟──離欲、無瞋、無害」,出自菩提長老的著作,作為第五四經的補充。

上周進度至P93的【離欲思惟】講完。本周接續從當頁【無瞋思惟】講起。

(1)
重點摘述:
菩提長老說,對治無瞋思惟有兩個無效的方法,一是屈服,另一是壓抑。
【師父補充解釋】
在山區或野外,常可聽到有人刻意在「吶喊」,據悉這些人是要藉此釋放壓力。然而,從長老的論述來看,這一招只是將壓力擠到更深一層去,並沒有真正獲得紓解。
師父觀念分享
瞋心,有大,有小。起大瞋心,很容易察覺。但有時瞋心很微細,即使是修行人,有時也會掌握不住。
顯見要對治瞋心,很不容易。
有些修行人自許修行有成果,已經不太會對外境起瞋心,…。但根據師父的觀察,這樣的人,只因為福報足夠,便自以為沒有煩惱,但其實不然,只是瞋心被深埋而不自知罷了,因而出現貢高我慢的態度。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到--有壓力不是減壓就夠了,造成壓力的來源並沒有消除,即使很微細,日後還是有可能爆發出來的,所以要學習菩提長老教導的方法,重點在於要把壓力的成因加以消除,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學生心得
即使是現在,清晨走一趟台北近郊淺山,依舊可聽到有人對著山谷,用盡吃奶力量在「吶喊」,…。
學生也聽講過類似的說法,即運用這一招可釋放壓力,此外,因為要大聲吶喊,肺部及腹部都要用力,還可藉此讓身體排毒。
學生只要清晨到台北近山爬一圈下來,不時可以聽到「吶喊」聲,簡直是此起彼落,學生只是心想:「哇,怎麼現在壓力大的人這麼多!」
現在聽過師父的課,看到菩提長老的文章,才知道真正要釋放壓力是要有正確方法的,否則也只是緣木求魚罷了。阿彌陀佛!
*師父批改回覆:OK

(2)
重要句子,倒數第四行末尾。
原文:「慈愛必須成為內在深深的感情,特徵是自發的溫暖,而非義務的感覺。」
【師父補充】
真正的慈愛,是沒有我執的。

(4)
重要句子,第四行。
原文:「讓慈愛破除界限的方法,就是在禪修中培育它。」
【師父補充解釋】
在南傳佛教,有所謂的「結界(設定範圍的意思)」。以修慈心觀為例來說,目標先放一個教室內的人,這就是「結界」,即一個小小範圍的意思。等到日後修行功夫更成熟了,再將修慈心的範圍擴及教室以外的眾生,這就是「破除界限」的意思,即目標或範圍更擴大了。

師父觀念分享
師父舉辦小朋友夏令營的故事。(此略)
※學生將師父分享的辦活動經歷,解讀如下心得,請師父指正:
分別心也是很微細、很奥妙的,至少會使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成見」,這對人際關係發展會形成偏見、甚至是障礙。
所以師父強調:「分別心越重,距慈愛就越遠!」
此外,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消除分別心?
學生拙見如下:不執著、放下、具慈悲心等等,應該都有助於減少分別心的生起。這個認知有沒有抓到重點?也請師父指正。
*師父批改回覆:這些當然也是,我舉的例子有幾個涵義:
最淺顯的不分別,就如近視把眼鏡拿下,有時是形容眼睛雖需要張大來認識外界,但你不覺得有時太清楚太分別,反而越沒人有資格成為我的朋友嗎?能觀察入微是智力沒錯,但若不懂「善分別」,將我執注入太多時,看清楚反而越增強分別,你說對嗎?
「善分別」,是有層次的不同的,淺者是裝傻,先建立友誼再說。深者若發現眾生有敵對時,不必立即反應去對抗,因為對方也許只用膚淺的眼光在分別我,並非真正透過了解而看待我,所以只要善意溝通交往,有時就減少敵對的惡意念了。
還好多可說的,暫且到此吧。

(7)
修慈心觀的重要概念:
【師父補充解釋】
師父彙整重點提示~~
修慈心的三個條件:
A、取相
B、祝願
C、感情

本周進度至P95【無瞋思惟】單元講完,下周從【無害思惟】講起。

※最後,附帶一問:
師父在課堂中有提到觀看『佛陀傳』電影:
*師父批改回覆:
https://m.youtube.com/watch?v=uNs5-CeDzCY&feature=share&list=PLlNvxqP0BWUdKkG2Xlldfjsries0SGr4f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10349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