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60504
2017/05/29 14:25:36瀏覽196|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60504
註:學生自己的看法記述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淡藍色敘述。紅色標示,代表師父重要提示;若出現在回覆的檔案,則代表師父批改內容。

本周進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103《瑜伽師地論》對經文的解釋講起。

師父先針對P102的第五五經作回顧與複習。詳見實體課本之註釋。
【師父補充說明】
本經經文中提到「年少比丘」,師父補充解釋,僧團裡的長幼,並不是以年紀為依歸,而是以出家受戒時間的長短為依據。
所以,這一經的經文裡提到的「年少比丘」,有可能是真正的年紀輕的比丘,但也有可能是指出家資歷較淺的比丘。由於經文沒有明確提到,故兩種可能都存在。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04
針對第一行的「諍事違越聲聞」,
【師父補充說明】
針對延續P103「諍事」這個單元內容,師父以板書提供以下兩點補充:
◎ A、如草覆地
有人就會有爭執,僧團亦然。
僧團內既然有了爭執,當然得處理。但有時只是為一丁點小事,可能原本只是兩人吵架,不料可能演變成兩個敵對陣營,且雙方持續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有時還會越演越烈,…。
偏偏有時兩造爭執的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事,這種爭執毫無意義,實在沒有繼續爭吵下去的必要,應立即打住,雙方將爭執不休的事擱下,以維護僧團的和合,這就稱之為「如草覆地」。
所以,「如草覆地」的大意就是說,譬如碰到爛泥巴,只要在上頭鋪上稻草,路過者就看不到下方的爛泥了。
◎ B、得舉他罪的五個理由(雜497經):
A、實
B、適時
C、義饒益
D、柔軟
E、慈心
【師父解釋】
A、實
就是事實。
俗話說,眼見為憑。但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未必。
所以,當我們要檢舉他人過失時,一定要查明真相,要有事實才行。
※學生心得分享
眼見真的不一定為憑!這是千真萬確的!「盲人摸象」就是最好的例證。
就以警方辦案為例,即使有所謂「目擊者」的說法,警方也不能(或不敢)盡信,仍要多方訪查與查證,交叉比對各種說詞或證物,目的就是能釐清真相。
{結論}:要檢舉他人違失,真的要很謹慎與小心,以免發生冤枉的情事,嚴重者甚至將損人名節或清譽,那可就麻煩大了(因為可能反而結下惡緣)。
*師父批改回覆:OK
附帶補充:建議本格瀏覽者另參考《論語》中「子路」與「顏淵」的故事。受限篇幅關係,這則《論語》故事在此省略。請見諒。
B、適時
指舉發的時間或時機要適當。這與檢舉的過失小或小無關。完全是指被檢舉人能不能忍受的程度。舉例來說,有些人就是愛面子,若有錯,最好是私下進行告誡,對於這類人就不宜在大庭廣眾下為之。這並非縱容他的性格,而是想到只要能完成知錯能改的益利,何必得理不饒人呢。
C、義饒益
指舉發犯行是純粹為了被檢舉者好,此處的「義=益利」,即實際的效益
D、柔軟
縱使對方明顯犯錯,但檢舉者態度要柔軟。(這可經由訓練來作到,或具同理心、將心比心,就能調好態度了。)
E、慈心
舉發對方錯誤之行為,完全是基於為了對方好。希望能令對方回到正道上生活
【小結】
師父強調,並不是自己沒錯,就可以拚命檢舉他人言行有何違失或犯戒之處,而是要符合上述經中列出的五個理由才行。
※ 學生認知分享(計有五點)
〔1〕 學生認為,這五個舉他人罪的理由,除了用於出家眾的僧團內部,也適用於在家眾,對象包括同儕與同儕之間,以及父母親(長輩)對小孩的教導。舉例來說,甲超愛面子,他言行有錯,甲的好友乙就不宜公開指責甲的違失,最好是另找私下場合再告之,這樣作,表示乙有注意到維護甲的尊嚴,這樣的勸戒也比較容易讓甲接受並認真改正。       (*師父批改回覆:甚至於不必親自糾正,拜託跟他相應的人轉達亦可,事情是可變通的
〔2〕 有錯,當然要改,這是進步的動力,更是維持和諧的基石。一般人如此,僧團更應如此。尤其是僧團有良好的紀律與規範,才能維持良好的形象,給予一般大眾信心,也才有助於弘揚佛法。
〔3〕 學生有印象,師父曾說過,不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學戒,主要是規範自己,並不是用來專挑他人的毛病或過失。這是大家要建立的正確認知。
〔4〕 出家眾有違失之處,僧團自有內部管理機制,在家眾不宜、也不應該介入或直接批評出家眾的不是,更不應該在背後對出家眾指指點點。這點分際應是在家眾必須嚴格遵守的。
〔5〕 最後一點,學生要分享的是:被檢舉違失者應有接受批評的雅量。面對指責,要有「有則改之,無則自勉」的態度。
學生認為,現在的人,多數都只想聽好聽的話,導致當今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假話,但這對一個人的進步,實在沒有啥助益,甚至會讓人一錯再錯而不自知。
「要有接受批評的雅量!」學生知道這點很難作到,包括學生自己在內亦然,以前年少時,在面對批評時,往往第一時間是無法接受的。
但學生相信批評者也是一番好意,批評者不會那麼無聊「無的放矢」的。所以應訓練自己放開心胸。所幸,這些年來,隨著年紀增長,社會歷練多了,也才慢慢體會出──能有人願意從旁提出批判或指正是很幸福的事!
學生覺得,假設真的是遭到誤會或誤解了,被批評者仍可一笑置之,如果連這點雅量都沒有,爾後真的有過失了,恐就沒有人敢再提出諫言,那才是真正的損失。
因此,面對批評或責難,大家應虛心接受,或者就當作修行的一環,用來磨練自己的心性吧。
學生期待真正的「友」早日出現。使自己能確保行走在中道之上,沒有偏離軌道。
*師父批改回覆: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04
針對3、入於聚落乞食
【師父補充說明】
釋迦太子離家進入修道時遇到的第一位修老師教的第一件事,不是念佛,而是教祂外出乞食!
何以故?
因為禪師要藉著外出乞食這門功課,先令釋迦太子降伏「我慢」。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04
針對4、寂靜天住
【師父補充說明】
《攝大乘論》中提到有三種住的範圍:
A、梵住(四無量)
B、天住(四禪)
C、聖住(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06
◎ 正呵責
2、由四種相,能令彼人雖入聖教而行邪行:
一、由微劣不淨意樂故;
【師父補充說明】
這是學佛人很容易犯的一個問題。
如果學佛者動機不純,不論讀經、讀論,都不易產生法喜。
反之,如果學佛者是為了淨化自己,動機強烈,即使讀到的經或論內容,一時遇到了比較艱澀難懂之處,也不會生起排斥之心。
※ 學生分享
動機,當然重要。這是求學問或做任何事最重要的動力來源。
動機純正,則確保方向不會走偏,也避免發生鑽牛角尖之情事。舉例來說,有人學禪坐,不是為了淨化身心,而是想藉此得到神通,終因動機不正,以致發生「走火入魔」憾事。
{結論}動機不正,心就不清淨,就會對學習形成障礙,最後很可走偏甚至入邪,導致可怕的後果。
所以,學生覺得,不論在家或出家,不論學習佛法或學習其他知識,都應確保動機純正,相信學習過程一定可以樂在其中,且觸類旁通。
*師父批改回覆: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06
◎ 正呵責
2、由四種相,能令彼人雖入聖教而行邪行:
二、由伺求聖教瑕隙,為正法賊故;
【師父補充說明】
佛陀為教化不同根性的眾生,以佛的大智慧,當然會因材施教,所以有些佛經的內容,可能對相同的一個觀念或一件事,在解說上會有一些出入,但這不是佛經有錯!
可是有些學佛者卻刻意挑毛病,並以為這就是佛經不對之處!
「有這種心態的人,真的很不應該!」師父強調,學佛者應有正知、正念,才不會變成邪行。

本周,課本講義進度至P107結束。

**********************************

※ 持續回來講授菩提長老的文章。

兩周前,師父提供補充講義B18,主題為「正思惟──離欲、無瞋、無害」,出自菩提長老的著作,作為第五四經的補充。上周進度至P95的【無瞋思惟】講完。本周接續從當頁【無害思惟】講起。

(1)
重要句子,本筆記摘錄兩句,如下:
A、無害思惟,是由悲心引導的思惟,對治殘忍、好鬥和暴力的思惟。
B、悲心補足了慈愛,慈愛的特徵是希望他人快樂幸福;悲心的特徵則是希望他人免於痛苦。
【師父補充說明】
雖然我們祝願他人免於痛苦,但因為果報關係,這些人仍可能繼續為痛苦、恐懼、憂傷等所困擾,可是我們對這些人的祝願不變。
【師父提醒】
比對前一單元,要注意──無瞋要修慈心,但無害則要修悲心。

(2)
重要句子,第一行
原文:「透過禪修發展悲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某位正在受苦的人開始,因為這樣提供悲心一個自然的所緣。…」
【師父補充說明】
「從某位正在受苦的人開始」,這是一種強大的所緣。
一般來說,對多數人而言,對自己所認識的人,比較容易生起悲心。
承上所述,師父整理出一個關係表格,方便大家理解,詳見筆記上的板書資料。

補充講義B18的P96【總結】
重要句子,摘錄兩段,如下:
A、為了發展離欲思惟,我們必須觀想:苦與追求世間享樂的聯繫;為了發展無瞋思惟,我們必須仔細觀想:所有眾生是多麼地希望得到快樂;為了發展無害思惟,必須仔細觀想:所有眾生是多麼地希望遠離痛苦。
B、佛陀曾保證過,成功是可以達成的。他說:凡是一個人經常思惟的,就成為心的傾向。如果我們經常生起感官、敵意、或有害的思惟,欲、瞋、害就會成為心的傾向;如果我們經常是與之相反的思惟,離欲、無瞋、無害就會成為心的傾向(《中部》19經)。我們所選擇的方向,總是會回到自己身上──回到我們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剎那所產生的思惟。

至此,師父提供補充講義B18,作為第五四經的補充,主題為「正思惟──離欲、無瞋、無害」,係出自菩提長老的著作,本周全數講解完畢。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10349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