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60518
2017/06/13 15:18:55瀏覽154|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60518
註:學生自己的看法記述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淡藍色敘述。紅色標示,代表師父重要提示;若出現在回覆的檔案,則代表師父批改內容。

本周進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111的第五八經講起。

師父針對此經的概要說明與相關名相解釋,詳見紙本講義之紀錄。

※ 學生疑問
學生對這一經的疑問彙整成下列四點:

Q1、經文在P112提到,「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師父解釋時說,在所有造業力量中,以思心所最強。
請問師父:為何思心所的造業力量最大?
是因為「想」導致了後面的「行」,「想」是後頭所造一切善業或惡業的始作俑者,所以說「想」的造業力量最大?
學生原本的認知是,「想」也就是「想」而己,並沒有真的採取行動,即使有業力,但應該比真的動手的業力要輕一些。
舉例來說,甲很討厭乙,很想揍乙一拳,但若甲一直維持在「想」而己,並沒有外化為實際行動,也不會有外人知悉甲想要揍乙,如此一來,甲造的業力應該較輕,反之,若甲從原本的「想」到最後演變成真的出手打了乙一拳,那麼甲造下的業就重了。看來以上的學生認知舉例可能需要修正。
請師父釋疑。

* 師父批改回覆:
「想」不是「思心所」,「思心所」是屬「行」蘊的心所之一。(補充講義p.72已有講解過,心心所法的表格---今附在文末給您參考。)【學生註:因格式問題,師父補充的表格在此部落格中略。請見諒。

舉證導師的著作如下:
1、《中觀論頌講記》:「不但考慮、審度、決定的思是思心所,就是身體的動作,言語的發動,也還是思心所(發動思)。」( Y 5p281 )
2、《攝大乘論講記》:「行蘊本包含許多的心所,但主要的是思心所,佛也嘗用思來代表行蘊。」( Y 6p106 )
3、《佛法概論》:「像五蘊中的行蘊,即以思心所為主。經上也說:「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雜含卷一0‧二六0經)。緣起支中的行支,也解說為「身行、語行、意行」,即思心所為中心的身語意的活動。從展轉相依,生滅相續的諸行中,抉出(愛俱)思心所為中心的行支、行蘊,為五蘊現起的動力。」( Y 8p93 )

Q2、P112的第十行及第十二行,經文都有出現「忍」字。師父的解說,是「忍可」或「認可」?學生透過教室的麥克風沒有聽清楚,要跟師父確認一下文字;再者,這裡的「忍」,和「三忍──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有關嗎?

*師父批改回覆:
是的,經典上的「忍」不只有忍耐一義而已,若跟智慧相關的「忍」,導師解釋為「認可」。阿含經還沒有三忍的說法。
舉證導師的著作如下:
《般若經講記》:「梵語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 Y 1p89 )
《般若經講記》:「忍,即智慧的認透確定,即智慧的別名。」( Y 1p130 )

Q3、P112,第十行,有關「隨信行」,經文說,「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但第十二行,有關「隨法行」,經文則說,「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
請問師父:為何兩者存在「分別」的不同,也就是說,隨信行有「分別」,但隨法行則無,這是「隨信行」的條件之一嗎?
Q4、學生印象中以前曾聽過一個說法,大意是說,隨信行的,多半是鈍根者;反之,隨法行的,多半是利根者。
請問師父:是不是不論是隨信行或隨法行最後都能在修道上有所成就?也就是說,我們不必去區分或分別誰是隨信行或隨法行?只要努力及認真修行,最後都能成就果位?

師父批改回覆:

Q3、Q4相同)
「分別」不是主要的差別,真正的分別在前面的「智慧」或「增上智慧」,如導師說:
《華雨集第二冊》:「『雜阿含936經』卷三三(大正二‧二四0上──中)說:「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
隨法行人,於信等五法中,智慧增上,是慧力特強,以慧為主而信等為助的。隨信行人,於五法中是「少慧」,慧力差一些,是以信為主而慧等為助的。信等五根,因根性而可能有所偏重,而其實五根都是具足的。」( Y 26p44 ) à不管是隨信行人或隨法行人,都要修五根才能入聖道。
à課本p.113第六行有論義說明:
隨信行人,自無力多聞思求佛法,要從善知識教導來修行。
隨法行人,自有力多聞思求佛法。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14
課本講義最下方的註解12
另參先補充講義P99上方的《披尋記》解說「我見」
【師父補充解說】
師父問:如何觀察「我見」
師父解釋:
師父引用《中阿含》裡的《箭喻經》故事。
簡述如下~~
佛陀有位弟子在打坐時,為了例如「世界究竟是有常或無常、世界到底有邊或無邊」等問題生起煩惱,他認為,他跟隨佛陀修行很久了,但佛陀一直沒有對這些問題說清楚過。於是他決定前往佛陀所在之處問個明白。
佛陀就告訴這位弟子,會被這些問題困惑住的人,都是愚癡者。
具有大智慧的佛陀遂舉例子為弟子進一步解說。
佛陀說,譬如有人被箭給射中,結果這個被箭給射中的人竟然先關心──射箭者是男生或女生?又這支箭究竟是啥材質,是鐵還是木頭呢?等等的,完全對醫療上的處理一點效用也沒有,結果一定會被毒攻心而死。
佛陀進一步闡述說,弟子有疑問的那些,確實都是問題,但若放太多心力在探討這些問題,對解決身心之苦是毫無幫助的。(詳細的經文如文末的附錄經文

*******************************

師父強調,佛陀是大智慧聖者,能了知三世,佛陀沒有對弟子解說諸如「世界有邊或無邊」等問題,不代表佛陀不知道,只是佛陀要弟子們先關注更重要的課題才有意義,所以佛陀說法才會不厭其煩地頻頻告誡弟子們「五蘊、無常、無我」,因為這才是能讓我們身心得到解脫的修行重點。
※ 學生心得分享
師父的解釋,對學生起了「當頭棒喝」作用!因為學生發現自己就有這樣的毛病,平日生活做事如此,現在學佛亦如此,意即經常沒有掌握事情的優先順序或輕重緩急,以致失去焦點。
現在起,學生應省思與改正這個毛病,並希望很快能有成效出來。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15
針對本頁第二段經文提到的「無明觸」與「明觸」,參見本頁最下方之註解16
【師父補充解釋】
師父將註解16的說明,整理成下表:
註:表格此略。
師父解說~~
1、 依這部經來看,只有聖人才有明觸,凡夫都是無明觸。
2、 《瑜伽師地論》對明位的分法,是有深淺的不同。
3、 將經文與《瑜伽師地論》的說法加以比較,可以知道──《瑜伽師地論》對於明位的解釋比阿含經要更廣一些。

師父進一步補充說,《攝大乘論》也有提到「聞他音與如理作意」的重要性,
因為聽聞佛法,如果內容都是佛證悟後的智慧,那麼經過善知識的解說,能讓我們產生清淨種子,將可讓我們開始轉染成聖,所以《瑜伽師地論》認為,只要能「聞他音、如理作意」就屬於明位。
不過師父強調,雖然按照《瑜伽師地論》說的,只要聽聞佛法、如理作意,我們就處於明位,但這個修習過程中我們必須去掉「我執」,並且要時時確立「無常」、「無我」的正確認知,如果我們在聽聞佛法過程中沒有去掉「我執」,就不算在明位,而是還處在「無明」當中。

◎ 師父觀念分享
故事主軸:二十億耳的故事。(詳參佛典故事叢書或網路資料。此略。)
師父說,佛陀教導弟子二十億耳彈琴的琴線要鬆緊適中,現在我們學佛也是相同的道理,要循「中道」而行。
師父強調,學習佛法,每個人要自己清楚自己的「中道」在哪裡,不能只想倚靠老師,就算找到嚴師也沒有用,因為老師不可能跟在旁邊一輩子,這種想要靠外力來修行的都不會長久。
師父重申,如果我們聽聞佛法沒有入心,是不可能產生力量的,當然也就沒法產生明觸,這點大家要謹記在心。
※ 學生解讀
可分兩個部分來分享。
首先,有關學佛要找尋自己的「中道」來進行。
中國有句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再者,從古至今,「學習」一定要是雙向的才會有成效,如果只是老師單向的灌輸,對學生來說,學習成果是有限的。
所以,教學最好採雙向互動,學生對於老師的教導要提出反饋,如此老師才能明了學生有那些不足需補上,且因學生資質互異,老師提供補強的內容與方法,也會因學生不同而有差別。
學生相信,世俗的教育如此,佛學課程更應是如此。只是這將占用師父或善知識們很多時間就是。
其次,有關學佛要入心。
學生覺得,佛法要能活用,就不可以只是死背、死記經文或偈頌。
在學習上,當然,先要有善知識對經論提供必要之教導,但聽聞之後,一定要再思考與理解,也就是說要加以消化,並試著開始運用到生活中。
將所學佛法拿到日常生活中來運用的初期,一定會產生若干疑惑,因此有必要再隨時跟弘法師父或善知識請益,以修正錯誤的認知,直到可以正確運用自如,確實能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再逐漸內化為自己的內涵,如此日積月累才能持久,也就是師父說的「能產生力量」,否則佛法再好,仍無法用來修正自己錯誤的言行。
學生就以日前師父提供的菩提長老文章為例,其中長老教導的「無瞋思惟」,就讓學生覺得很受用,譬如:長老說,用屈服與壓抑是無法有效處理瞋害的,應該用「慈心」;而師父則是更進一步提醒我們──真正的慈愛是沒有「我執」的。
聽課後,學生把這段話記下來,也略懂其中意義,現在就是要去實作,要從生活中去作到慈心對待一切。
但學生一開始感覺不是很容易馬上作到,學生相信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反省與檢討,希望能慢慢導正自己遇事易起瞋怒的毛病。
如果學生能逐漸對治瞋害,這就是師父說的──聽聞佛法有入心、有產生力量,否則就是無效的學習,學生就得重頭再來。
總之,師父說得好,「如理思惟」真的很重要。學生要用力記住!
對於師父課堂上的解說,學生以上的解讀不知適當否,請師父指正。
*師父批改回覆:很好的心得。

##

*附件  師父補充參考資料

《中阿含經》卷60〈例品 4〉(221)《箭喻經》 (大正1,804a21-805c8):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一)鬘童子欲以無記法問佛,自念若不得遂則將捨佛而去
爾時,尊者鬘童子獨安靖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
「所謂此見,世尊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
1世有常,世無有常;2世有底,世無底;3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4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
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
若世尊為我一向說1世有常者,我從彼學梵行;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當難詰彼,捨之而去。如是世無有常;2世有底,世無底;3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4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
若世尊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從彼學梵行;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當難詰彼,捨之而去。」
(二)鬘童子向佛表達自念之事,請佛直示;佛面訶之
於是,尊者鬘童子則於晡時,從燕座起,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獨安靖處,燕坐思惟,心作是念:『所謂此見,世尊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
世尊問曰:「鬘童子!我本頗為汝如是說世有常,汝來從我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我本頗為汝如是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汝來從我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鬘童子!汝本頗向我說:『若世尊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當從世尊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鬘童子!汝本頗向我說:『若世尊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當從世尊學梵行』耶?」
鬘童子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鬘童子!我本不向汝有所說,汝本亦不向我有所說,汝愚癡人!何故虛妄誣謗我耶?」
於是,尊者鬘童子為世尊面訶責數,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伺。
(三)佛以鬘童子求無記法為例,示癡人為求無義法而枉死
1、標宗
於是,世尊面訶鬘童子已,告諸比丘:「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2、舉受毒箭喻
猶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極重苦,彼見親族憐念愍傷,為求利義饒益安隱,便求箭醫,然彼人者方作是念: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為長、短、麁、細?為黑、白、不黑不白?為剎利族,梵志、居士、工師族?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彼弓為柘、為桑、為槻、為角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弓扎,彼為是牛筋、為麞鹿筋、為是絲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弓色為黑、為白、為赤、為黃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弓弦為筋、為絲、為紵 、為麻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簳為木、為竹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纏為是牛筋、為麞鹿筋、為是絲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羽為飄[防鳥] 毛、為鵰鷲毛、為鵾鷄 毛、為鶴毛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箭[金適]為錍、為矛、為鈹刀 耶?
未可拔箭!我應先知作箭[金適]師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為長、短、麁、細?為黑、白、不黑不白?為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耶?」
彼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3、合法
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
(四)從佛修行與認知無記法應有的正見
1、不應以無記法之有無,而欲從或不從佛學梵行
◎世有常,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無此見故,不從 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卽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2、認知無記法應有的正見
(1)世有無記等法,皆是淳大苦陰生
◎「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
◎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
(2)佛一向說四聖諦、不說無記法的理由
A、無記法不可得出世利故佛捨置不說
◎世有常,我不一向說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
◎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我不一向說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也。
B、四聖諦能得出世利故佛一向說
何等法我一向說耶?此義我一向說:苦、苦習、苦滅、苦滅道跡,我一向說。以何等故,我一向說此?此是義相應,是法相應,是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是故我一向說此。
(3)小結
是為不可說者則不說,可說者則說。當如是持!當如是學!」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10445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