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60302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今天是106年新學期第一堂課。繼續《雜阿含經論會編》課程,並從《五陰誦第一》講義P73起講。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73
第四六經
第三段,末尾,原文:「…。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師父解釋】
不修習什麼?係指不修習三十七道品。
師父下周再補充資料作詳細解說。
※學生上網查到的資料
學生曾聽過「三十七道品」這個名詞,先行在網路查到如下資料,師父下周再作補充時,學生可再複習以加強印象。
三十七道,可分七大類,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相關內容如下表:【註:因表格無法呈現,遂只作文字敘述】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正勤: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心如意足、觀如意足。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73
下方註解2,第三行,原文:「答曰:若智初破假名,名為知。…」
【師父觀念補充】
學佛者第一要破的就是「假名」,能破假名才能去除妄想,才能見到真實真理,所以《大智度論》或《中論》都強調要破假名。
舉例來說,有人罵我「笨蛋」,我因此氣的要死。但學佛者不會因此起瞋心,因為「笨蛋」是假名。既然「笨蛋」是假名,「笨蛋」不是真實的,我何必生氣?所以,如果我學佛,認識什麼是「假名」,我就不會受到外在的這些影響。
【師父進一步擴大延伸觀念補充如下】
承上,未學佛前,很多人原本可能都是很感性的人,但現在學習佛法,閱讀許多經論之後,應提升自己的理智,使自己看待世間的一切都要懂得更理性,如此修行才能趨向圓滿。
【學生有以下兩個疑問,請師父指正】
1、學生對「假名」有個概念,舉例來說,有人講話說到「火」,從他嘴裡說出的這個「火」就是假名,它不是實體的火,沒有熱度,不會燒傷人。
學生以上的認知,對否?
師父批改回覆:OK
師父另提供補充資料如下~~
《中觀今論》:「《般若經‧三假品》,說三種假,依此三假可以看出三類不同的因果關係:一、名假。名即名稱,凡吾人所覺為如此如此的概念,或是說為什麼的名字,都是名假,此名假是約認識的關係說。因為心識中所現起的相,或是說出的名稱,雖大家可依此了解對象,然這是依名言觀待而假立的,名稱與法的體性,並不一致。如說火,火不即是實火,所以不燒口,故名是假;但若喚「持火來」,而人不持水來,故火名也有世俗之用。」( Y 9p176~177 )
2、對於「有人罵我笨蛋,我不生氣」,學生有一個概念如下:雖然對方罵我,但因為我知道「我」只是因緣合和,是假的「我」,並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我」,所以對方罵的不是我,也因此我不用生氣。
學生以上的認知,對否?
師父批改回覆:這種觀察自我,屬於三假的第二受假了!
師父另提供補充資料如下~~
《中觀今論》:「依《般若經》說,此實法即是法施設。這也是因緣所顯的假相,並非離因緣而存在。受假,如瓶、衣、軍、林、人我等,即常識所知的複合體,凡夫執為實有。法假,類於舊科學者分析所得的不可再分析的實質,一分小乘學者執此為實有。中觀者悟解為法假,近於近代科學者所知即電子也還是複合的組織的東西。依中觀者所見,沒有其小無內的小一──自性一,所以緣起法的基礎,決非某些實質的堆集。但就現象而分別其相對的特性,《智論》曾分為五法:地、水、火、風、識。佛於餘處說四大為能造,色等為所造,這是約物質方面說的。約精神說,則總名識,心所等即心識所有的作用。此精神、物質的五法,可作為萬有的基礎,但此五者也是假施設的,即是法假。《智論》所明的三假,是顯示修行次第的,即由名假到受假,破受假而達法假,進破法假而通達畢竟空。依此因果假有義上,有從粗至細的不同安立,故因果可有種種的形態不同。」( Y 9p177~178 )
《大智度論》卷5〈1 序品〉(大正25,96a14-b24):
能忍諸惡而不瞋
復有入音聲陀羅尼,菩薩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語言音不喜、不瞋。
一切眾生如恒河沙等劫,惡言罵詈,心不憎恨。
問曰:菩薩諸漏未盡,云何能如恒河沙等劫忍此諸惡?
答曰:我先言:得此陀羅尼力故能爾。
復次,是菩薩雖未盡漏,大智利根,能思惟除遣瞋心。作是念:若耳根不到聲邊,惡聲著誰?又如罵聲,聞便直過,若不分別,誰當瞋者?凡人心著吾我,分別是非而生恚恨。
復次,若人能知諸言隨生隨滅,前後不俱,則無瞋恚。亦知諸法內無有主,誰罵誰瞋?若有人聞殊方異語,此言為好,彼以為惡,好惡無定,雖罵不瞋。若有人知語聲無定,則無瞋喜。如親愛罵之,雖罵不恨;非親惡言,聞則生恚。如遭風雨,則入舍持蓋;如地有刺,則著鞾 鞋;大寒燃火,熱時求水──如是諸患,但求遮法而不瞋之。罵詈諸惡,亦復如是,但以慈悲息此諸惡,不生瞋心。
復次,菩薩知諸法不生不滅,其性皆空。若人瞋恚罵詈,若打若殺,如夢如化,誰瞋誰罵?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75
下方註解8
【師父名詞解釋】
煖…,包括煖、頂、忍等。(修所成慧=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
舡,即船的意思,讀音同「船」。
學人,即指修到見道位的人。
※ 學生上網查的資料
煖,即指四加行,包括煖、頂、忍、世第一法。屬加行位。
師父批改回覆:OK
師父另以板書補充解釋第五行的「行須陀洹果」一詞。
* 解釋
一般有部認為,修到見道位才能說無漏,這點大致上沒有疑義,但《成實論》的觀點放得更寬一些,認為仍處於聞思修的凡夫階段也可以達到無漏的境界,稱得上是遠的行須陀洹果,若是見道位以後的聖人階段則屬於近的行須陀洹果。
此外,如果把前面經文的伏雞喻套到這個圖表來解釋亦通,母雞孵蛋階段就是屬於聞思修的凡夫階段,一旦小雞誕生、破殼而出便屬見道位了。
※ 名詞補充解釋
屬於《成實論》認為的遠行須陀洹果這個階段的人,《大智度論》稱之為「名字聖人」。(師父回覆批改補充:相對而言,見道起的聖者,就名為真實聖人。)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76
◎知、見
【師父名詞解釋】
有學智見,即聖人的知見。(師父回覆批改補充:四雙八輩的前七類聖者,名為有學位)
惡不善法,即五蓋,包括貪欲、瞋恚、睡眠、掉舉、疑。
【師父補充】
師父繼續以前一板書補充解釋「有學」、「無學」。
* 解釋
無學,四果為阿羅漢,即稱無學。
有學,前面三果都屬有學。
有關四雙八輩,《阿毘達摩》是從四果往回前推算的,因此四果阿羅漢稱第一人,此為無學,從「四果向」起為有學,依此回推到「初果向」,共計七人。所以,《大智度論》稱初果向者為「第八人」。
※學生上網查的資料
阿羅漢因為煩惱斷盡,已證涅槃,所以稱「無學」。
師父另提供補充資料如下~~
《大智度論》卷45〈摩訶薩品 13〉:「「八人」,名見諦道,十五心中行。」(CBETA, T25, no. 1509, p. 383, b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