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51229
2017/03/21 11:50:28瀏覽166|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1229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本周為這學期最後一堂課,上課內容全在補充講義。

第一節課
先解讀補充講義P31印順導師對《雜阿含經》第四二經闡陀經的解釋

補充講義P31
倒數三行。原文:「他的癥結,在以為諸行是實有的(法有我無),涅槃之滅是另一實事。他把有為與無為打脫為兩節,所以僅能承認有為法的無常無我,涅槃的寂靜;而聽說一切法空、涅槃寂靜,就不能愜意。…」
【師父補充解釋】
三法印與有為、無常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因圖表無法呈現,所以圖表在此略,僅以文字作敘述:
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屬「有為」;涅槃寂靜,屬「無為」。

闡陀理解三法印,但若以有為法與無為法分開來看,諸行空寂闡陀就無法接受。諸行是有為法,是會生滅的;空寂是空性,緣起中體悟一切法的當體即是空性(若非空性,緣起無從生起,然緣生的法,生者必滅,有滅性的可能,或其本身即為空性的緣故,當然緣散的話,就會歸於滅了)。所以,有為法中也有無為的特質,這是闡陀所不明白的。
諸行是緣起,具空寂性,所以有為法還是緣生,不是實有的。因此有為法具空寂性,這是闡陀無法接受的。

補充講義P32
粗體字經文下方第一段。(即「闡陀比丘的誤解,…。」這段)
【師父解釋】
1、第一行,原文:「…了解諸行非實、…」。
諸行,指有為法。
2、師父標示重點句子如下:
如實正觀世間集可離無見。
正觀世間滅可離有見。
中道的緣起法,說明了緣起之有,因果相生,是如幻無自性之生與有,所以可離無因無果的無見,卻不會執著實有。

3、師父另以板書補充如下:
正觀世間集,不生無見。
正觀世間滅,不生有見。
【解釋】
A、世間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這是緣起的有、緣起的生。
當我們知道一切只要因緣和合就會生起,就不會落入無見。
學佛者要現觀因果是真實存在的。
舉例來說,看到一張桌子,它是由木頭、釘子等等組合而成的,因緣和合時,它是張桌子,可供人使用,但若哪天木頭毀敗或釘子鏽蝕斷裂,因緣散去,桌子也就不再是張桌子了。
可是凡夫不知,所以易落入無因無果的邪見當中。
又譬如走在路上被車撞。一般人,總可以說出一大堆被撞的理由。但佛說,這是緣起,肯定不會是無中生有的。可是一般人不會這樣見解,以致遇到不如意事時,就會生起煩惱。
B、世間滅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是緣起的無、緣起的滅。此滅就是涅槃的寂滅,不是什麼都沒有。
當我們知道了這個真理,就不會落入有個實有的涅槃之錯誤知見。

4、
師父說,從印順導師的文章可以知道,導師認為闡陀經(即第四五經)的重點在於「諸行空寂」。

補充講義P35
第四行末尾至本段結束。原文:「學佛的了達一切法本是空無我的,一切現象的有生有滅,佛法並不否認他,現象確是有因果、體用的,現起與還滅的。但沒有一些是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僅是如幻的生滅而已。能把握這一點,就不落有無,正處中道了。」

##

師父在本學期最後一堂供本學期上課範圍(P1~P72)的重點歸納複習。
以下是摘要筆記
補充講義P40
標題(參)差別的第一行,原文:「(課本p33)凡:不調伏死,同分死   聖:調伏死,不同分死」
【師父補充解釋】
人往生時,古德說,體溫降,若是從頭冷到心,則生前造惡;反之,若是從腳冷到心,則是生前造善。【有點口誤,詳參附錄】
不過師父也強調,古德說法也僅供參考而己,因為人往生了,幾乎不可能有人再去碰觸其身體看看體溫之變化,這是不敬的。
至於人往生時,身體六根相繼退去的順序,例如耳、眼、鼻、…意,師父要再查其他資料後,再另作補充。

補充講義P40
標題貳、修行證果,因果歷然之(壹)因行之二、實踐次第之第一行,原文:「(課本p11-12)見前行法者,謂由解脫及彼方便、自內所證增上力故,從他言音,起聞、思、修所成妙善如理作意,未入正性離生能入正性離生,得如實見出世正見。」
【師父補充解釋】
從他言音 + 如理作意 =  正見
(外緣)   (內緣)   (結果

如理作意的範圍包括:

聞-包括名言  
思-包括名言、修定    
修-包括止觀(但已不需名言) 
解釋:
1、透過聞法,可以掌握佛法的種種名言,利於安立正見。(純依名)
2、思慧開始修定,開始降伏煩惱等。(有時依名,有時依義)
3、修慧是能止觀雙運,有時思慧階段已有定力,但無法像修慧階段那樣止觀結合。若到達修慧,就由定的基礎繼續修習四諦十六行相了—四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純依義)

##
【詳參附錄】
印順導師《攝大乘論講記》:「死,是生命最後崩潰的階段,嚴格的說,是最後的一念。它是『有』(生命的存在),不要誤解為死後。有情的生命「將」告結束的死「沒時」,因「造善造惡」而有「或下或上」的「所依漸冷」的不同。若這有情生前是造善的,他所依的身體,就從下漸漸的冷到心;若生前是造惡的,就從上漸漸的冷到心:到了心窩,才徹底的全身冷透了。這所依的漸冷,表顯識的漸離,生命也就漸漸的完了。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煖沒有了,知道是識再不持色根;從這執持的一點,可以有力的證明阿賴耶。」( Y 6p128~129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9786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