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51208
2017/03/20 17:35:21瀏覽181|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1208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0下半部
有關前頁第四二經提到的五受陰(即五受蘊),包括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瑜伽師地論》也有解說,並分成三大組,例如厭背想、過患想、實義想。
學生整理兩者對照表如下:(抱歉!因格式無法轉換,所以在此部落格無法呈現.)

師父批改答覆:OK
 
承上,《瑜伽師地論》的「厭背想」中的「如病者」,講義原文記述如下:「如病者,謂如有一因界錯亂所生病苦,修厭背想。」
【師父補充解釋】
上述論典中原文的「界」字,可以說是地、水、火、風,四大;也可以說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
【師父觀念補充】
人由四大組成,一旦四大不調,就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凡夫不可不慎,平日就要注意觀察四大之變化,並注意調養。若家中有年長者,晚輩更要注意,盡力維護年長者的健康。
※學生看法
人只要四大不調,要談修行,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就以平時的小感冒來說,咳嗽不停、鼻涕不止、頭暈腦脹,還可能靜心念佛嗎?若是重病臥床,內心可能憂鬱不已,哪來清淨心念佛?尤有甚者,若意識都不清了,不僅口不能言,可能連用「意念」去「想」都不可能了,怎麼還能自主念佛呢?
承上所述,所以學生覺得可歸納出以下兩個重點:
第一,學佛者應把握身體健康時積極修行念佛,平時就要努力培植自己要解脫的正知與正念,並強化自己要往生佛國的念力,以免哪天老了或病了時,屆時才知道要修習時,不僅很辛苦,更怕為時晚矣。
第二,平日就要懂得愛護並維護這個肉身的健康,因為四大要能調和,才能有康健的身體,也才能修行與學佛,所以,學生覺得至少應把握下列三個要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維持適當運動習慣、懂得釋放壓力。
以上淺見。
(師父批改: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1
第一及第二行,原文:「此中先於過患想及實義想正修習已,然後方能住厭背想。當知此中先說其果,後說其因。」
【師父解釋】
這是因為我們有五蘊身心,而這就是異熟了,所以我們要先能了解「果」的種種現象與過患,才有生起追索其生起之「因」,能斷其因,未來就不會再繼續五蘊的苦「果」了如果我們一直染著下去意思指不自覺五蘊苦有什麼過患),就沒有辦法達到修行的目的意思指不知苦,當然就不會去追索其生起之因了)。因此就次第來說,我們要先修過患想及實義想(此二為因),才能證實其果如病等的不圓滿(果)。

師父另提供以下參考資料:
大概的次第:知「厭背想」的內容,而發起「過患想」,及想證「實義想」。
相反的則說:由於觀察五蘊的「無常、苦」,證得「空、無我」,當然就證明此五蘊是「如病…」等的不圓滿了。(論義的因果概念,可以互換其前後的次第)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1
《瑜伽師地論》卷83
原文:「如病,乃至廣說。…」
【師父補充】
觸→受
解釋:因為「觸」而產生「受」,有了「受」再產生「苦」。
【師父觀念補充與分享】
這一生,不論苦或樂,這一期生命結束,一般人大概又會再度受業力所招感而邁入新的一期生命。
只要一出生,就又是一連串的老、病、死等苦。
凡夫不知求解脫,便一直在生死流轉中輪迴不止,也就是不斷的在受苦。只要一直輪迴,就是持續在受苦。
不過,有人認為,或許這一生是苦的,但因為有修福了,說不定來生可以變得快樂或比較快樂一些!
師父要大家思考,真的是這樣嗎?譬如:現在覺得很快樂,這是真快樂嗎?
師父強調,就算快樂一天、兩周或三個月,但因娑婆世界是無常的,所以快樂不會是永恆不變的,只要快樂一結束,馬上就是苦的到來。
師父要大家觀察看看,有些人自覺一帆風順、春風得意,但只要放逸了,多高興一下,諸多考驗馬上跟著到來,立刻讓人快樂不起來啊!
所以,娑婆世界沒有永遠的快樂。不論這一生或來生,只要是在娑婆世界,一直都是這樣。
既生為人,人的一生就是苦的。這是學佛者或修行者要把握的觀念。
※學生看法
人生,肯定是苦的。就算不時會有愉悅的時刻出現,但也只是短暫的,整的來說,人的一生,苦的時間居多。
但學習佛法以後,知道了,也就不能再和一些凡夫一樣──想不開、鑽牛角尖,不僅令自己走入死胡同,還會持續造業、輪迴、受苦。
所以,學生覺得,學佛後,對於苦的人生,一切了然於胸,但不逃避,且不會持消極或悲觀的態度來面對,反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迎向種種的考驗或挑戰。
例如師父最近屢屢提到「天魔」現象,學生就決定力拚,希望自己在三寶加被之下,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面對挑戰,並通過來自「魔考」的一切難關!加油!
(師父批改回覆: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1倒數六行~P62的前四行
《瑜伽師地論》卷86
講義主題是「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
師父提供補充講義,見P19,引用導師著作《空之探究》的內容,參見紙本講義,此略。
師父針對補充講義P20的標題2、空的要義與廣義另提供板書補充,如下:(抱歉!因格式無法轉換,圖表在此部落格無法呈現.)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雜阿含經的排序當中,這個「空」是狹義的解釋,但放大來看,從廣義來說,這整個排序所指的內容「無常、苦、空、無我」也全都是空的。
※ 請問師父:上述四個以藍色標記之處,學生筆記都是《雜阿含經》,正確嗎?
師父批改答覆:正確的。師父強調《雜阿含經》,是因導師說此經版本為「說一切有部」的誦本,他們說的「空」,只是十六行相「苦諦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中的一個,好像有重視「空」,實際上是把阿含經的「空」說小了。在其他《雜阿含經》或其他三阿含,「空」是涅槃的異名,如「空相應隨順緣起」的經文,這裡的空,就是四行相之一空,也不單指無我我所的空,而是廣義的空了。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3
上方數來第六行,原文:「自性滅壞諸行滅者,謂彼生已,任性滅壞,非究竟住諸行永滅。」
(師父批改補充: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緣所生的法,體性本來就是隨意而具有滅壞性的,它不是「究竟安住」「諸行永滅」的法。)
【師父分享觀念】
故事背景:
某一佛學班學員同修往生,從病發,經急救數日到最後還是往生,這位學員幾度驚慌且不知所措,讓外人看在眼裡,覺得她學佛多年,似乎未能讓她比一般人更冷靜面對與處理親人的生死大事。
師父指出,學佛只要稍稍具備佛學基礎者,都應該清楚知道──生老病死是人人都要面對的;既生為人,就一定會受到複雜的業力所牽引,然而,慶幸我們這一生有此因緣與福報,能親近道場、學習佛法,就應學會如何以穩重、沉穩的態度,去面對及處理人生的諸多考驗。
師父強調,學佛者遇到無常,要能安住,且沉著以對,否則就代表學佛還不夠用心。
但據師父觀察,有些學佛者承平時期或一切處於順境時,自認為已培養良好的正知正見,自信可以輕易克服人生困境或逆境等考驗,但偏偏一遇到無常,例如親人往生,平時朗朗上口的三法印啦、苦空無我啦等等的,全都還給佛菩薩了,表現出來的反而是驚慌失措、顛三倒四,…。
師父重申,學佛,不論學的是解脫道或菩薩道,也不論熟讀多少佛學理論,重點在於遇到不如意事或逆境時,要能平穩、平靜地去面對與解決。
(※學生的理解:師父的意思是說──要有「定」功,遇事不亂,才能進而生起「慧」,運用佛法來解決人生的問題。對吧?師父批改答覆:也不完全如此,意思是遇至無常生變時,正念正知要穩住情緒,心不亂的話,佛法才會生效用的,否則不知所措就要胡亂造業了)
「學佛,貴在要能與佛法相應。」師父再次強調,學佛是要培養處理問題的能力,否則和其他不學佛者又有何兩樣。
師父說,學佛者可利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小事作自我訓練之機緣,試想:如果小狀況自己都不能妥適處理了,一旦遇到生死大事時,怎有能力面對?
師父指出,多數學佛者都很用心,也記下很多佛法道理,可是如果沒有訓練自己保有一顆不散亂的心,一旦無常來臨,心一亂,不論背誦多少佛法,統統不起作用,當然也就慌亂無章,可是如果能保持沉穩的心,很多已學的佛法道理就很容易在腦海中浮現出來,自然不會進退失據。
※學生看法
師父分享的如何面對親人往生議題,學生覺得這好像可以說應該屬「臨終關懷」的一環。只是,這個有關親情的問題,一旦遇到生離死別,對生者來說,往往還真的不容易割捨!
學生也有親戚長輩學佛數十年,當家親眷屬碰到臨終前一刻,沒有辦法放手,臨時要求院方施以急救,結果這位親戚長輩全身被插滿大小維生管子,在病床上硬是多拖延了十天才往生。這真的是生者與亡者都受罪!
學生覺得,就算學佛再多年,在最後那一刻,面對「親情」,只要有「執著」,要想能作到「放手」,似乎很難!
學生也相信,這位親戚家屬平日也很會勸人要「放下」,很多旁人也都會說要「放下」,但一旦自己要去面對時,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這也是師父所強調的,平時不論學習多少佛法,重點在於事到臨頭時要能運用與處理,以免生者與亡者又再造業,甚至又陷輪迴之苦。這確實需要平時多自省,並將學習之佛法加以內化,否則難關來考驗時,很可能就會作出許多不理想的反應與舉措。
師父批改回覆:學佛要增強理智/正見,不是說冷默無情,是看清實相的智慧所致。傷心是沒有過失的,但傷心到失去理智,亂掉正常的行為,就是學佛的敗筆。今生有緣生為親屬,當然因為緣深,然而緣深不代表就能此緣不能再續,不妨想想,若我學佛後能穩住自心,安慰臨終者放下,這種理智會帶給臨終者怎麼樣的正面能量啊!親緣若能有正面意義,今生結束,未來還是會碰面的---雖不定再能成為一家人,至少今生所結的善緣,對自對他,未來將有更多善緣跟我們相遇,這不就是親情的可善可讚之處嗎?何必難過到失去理智,這對往生者有何效益呢?做個正見佛子的模範,功德無量啊!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3
中間,《瑜伽師地論》卷83
這一單元的第七行,原文:「有離欲法者,謂過患相應故。」
【師父補充】
《大智度論》說,人間有八苦,所以娑婆世界比起其他國度更能讓人生起厭離心,這對修行很重要。如果人活在一個凡事都心想事成的世界,是永遠不會知道或體會人生是苦的,也就不會生起厭離心。
※學生的理解
所以,生在娑婆世界,雖然苦,但對修行來說,是具有正面意義的。也就是說,在娑婆世界才能修成正果。
師父批改答覆:是的。)

以下為師父另提供之補充~~
《大智度論》卷10〈1 序品〉(大正25,129b19-130a19):
問曰:一切大菩薩皆大功德,智慧利根,一切難近,何以獨言「娑婆世界中菩薩難近」?
答曰:
(1)他方菩薩或謂娑婆世界穢惡、菩薩身小而生輕慢,故佛告示「娑婆世界中菩薩難近」
實如所言。但以多寶世界中菩薩遠來,見此世界不如,石沙穢惡,菩薩身小,一切眾事皆亦不如,必生輕慢,是故佛言:「一心敬慎,彼諸菩薩難近。」
(2)娑婆世界易得厭心,智慧根利故
復次,樂處生人多不勇猛,不聰明,少智慧。如鬱怛羅衛人,以大樂故,無出家、無受戒;諸天中亦爾。
是娑婆世界中,是樂因緣少,有三惡道,老、病、死,土地自活法難,以是故,易得厭心。見老、病、死,至心大厭患;見貧窮人,知先世因緣所致,心生大厭,以是故智慧根利。
彼間菩薩,七寶世界,種種寶樹,心念飲食,應意即得,如是生厭心難,是故智慧不能大利。譬如利刀,著好飲食中,刀便生垢,飲食雖好而與刀不相宜;若以石磨之,脂灰瑩治,垢除刀利。
是菩薩亦如是,生雜世界中,利智難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亦多有所堪;又如養馬不乘,則無所任。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9767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