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51124
2017/03/20 16:53:14瀏覽134|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1124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5下方
第三二經
針對此經提到的「法師」
【師父補充】
1、若只是和大眾泡茶聊天話家常者,是不能稱之為法師的。
【師父觀念分享】
說法者,就是把釋尊正覺的法音傳達給眾生。
因此,說法者本身必須投入時間與精神去研析及體會佛法,如此說法才能言之有物,也才能感動聽眾。
不可否認的,目前佛教界有些說法者以重批判或愛說笑聞名,…。然而,師父認為,佛教並不是禁止批判或輕鬆幽默,對於不對的,學佛者當然可以提出建言,但「動機」十分重要,如果重批評或愛說笑之類的動機不純正,如此行徑就有待商榷了。
師父強調,要學習釋尊講學弘法,說法者還是要有一定的自我要求。
※學生看法
學生同師父的論點。學生也覺得,法師或說法者為能與大眾接心,在課餘期間,展現和藹可親的態度,是正確且有需要的,但只要陞座講法,態度上還是應該嚴謹為宜,這樣比較能讓外界對佛教有正面的看法,如果法師或說法者不莊嚴,恐怕會傷害到佛教,甚至影響佛法的推動。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9至P50
第三六經
【師父補充】
頓超
解釋:正性離生而入流(指聖人的流類=同類),流包括一果、二果、三果。
一種說法,一開法眼,即直奔三果。
另一說法,一開法眼,快速經過一果與二果,並抵達三果。此即所謂的「頓超」。
過去,有人已有修行基礎,但是在外道,可是一旦聽聞佛法後,立即開悟,也一樣證得阿羅漢果。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9766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