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51201
2017/03/20 17:04:06瀏覽144|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1201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師父先複習上周末尾課程內容。
從P46起談到「多聞」、「法師」、「法次法向」、「見法涅槃」、「說法師」等單元。

P48《瑜伽師地論》標題1.行圓滿者,…。
師父重申,斷界、無欲界、滅界為聖者的境界,是我們修學的方向。
師父另提供補充講義,參見P26,師父再引用導師著作《成佛之道》的內容為補充。學生摘述重點如下~~
1、有關正見這個單元,師父說,我們聽聞佛法之後,要慎思明辨,加以內化,才能培養自己的智慧。
2、有關正思惟,古譯「正志」或「正欲」。師父以「正志」舉例說,聽聞佛法之後,重點在於要進一步去實踐,這是每位學佛者要立的志向。
有關標題二、正思惟與三法印的1、從無常的正見中,引發正思,就向於厭。
【師父觀念補充】
佛法的「厭」,絕對不是消極的,而是因為學佛之後,我們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所以產生追求真實的動力。

補充講義P26
倒數第三行,原文:「這三者,表示了內心的從世間而向解脫,也就是真正的出離心。」
【師父補充解釋】
這三者,即指厭、離欲、滅。
只要有染著,就不是真正的出離心。

【師父觀念分享】
根據師父的觀察,有些人,初學佛時,充滿了無比的熱情與衝勁,但久了之後,卻失去了原本的動力,問這些人為什麼,有些人的答案竟是──不知為何,聽聞這麼多佛法之後,內心煩惱依舊,…。
師父認為,癥結就出在這些人學佛沒有掌握到要領。
師父強調,聽聞佛法之後,我們要把學習到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擺在第一,如此才能不斷思惟,不僅希望成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更希望能進一步運用來處理生活遭遇的問題,如此才能讓學佛者具備衝破懈怠或困境的無比動力,否則很容易發生道心退轉的狀況。
※學生心得
初學佛者應先力求打好基礎,不要一開始就好大喜功,死記死背一堆學法名相,若沒有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自然無法產生興趣,如同之前師父所言,若不能內化為自己的智慧,佛法還是佛法,與學習者是平行的關係。
然而,只要學佛者一開始先把一些較淺顯的佛學理論與日常生活加以結合,例如遇到困境或逆境,情緒或思緒陷入泥沼當中時,從所學的佛法中去思惟,進而排除疑惑,使自己重回海闊天空境界,自然就會使學佛慢慢產生心得,然後再把心得與腦袋裡的佛法理論重新加以檢視,懂了,就繼續運用,並逐步加深內化;若運用之後還有疑義,則再和傳授的法師討教,一定可以為問題找到解答。
學生覺得,先從簡單的去作,一方面培養興趣,更重要的還在於建立信心,有助於日後學習能持之以恆,且逐步將觸角往佛學深奥的領域延伸。
如此學習佛法才不會因為遭遇一堆挫折而退失道心!
(師父批改: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52
第三七經
本周進度從此頁開始。

補充講義P19
摘錄師父補充解說,學生整理成下列三個重點如下:
1、《七處三觀經》中的三觀,即蘊(五)、處(六)、界(六)。
2、苦、集、滅、道、味、患、離,既是七處善知,亦是修行的次第。
3、師父另以板書補充解釋「苦、集、滅、道、味、患、離」,如下列表格:(抱歉!因無法轉換表格檔,所以在部落格中無法呈現表格內容.)
師父針對上述表格補充解釋~~
道,指八正道,在修行過程中,得時時觀察「味、患、離」,藉以知道與認識「此無故彼無」,以免樂受時忘我了,誤以為樂是恆常的,以致對樂受產生染著,所以表格中兩者以虛線連結。
※學生疑問
針對「道」和「此無故彼無」兩者關係是虛線,不像其他為實線,學生還是有點疑惑,麻煩師父再給予補充說明。
(師父批改答覆:這因為真正的「此無故彼無」是指涅槃,道諦是工具,度過彼岸後,這工具就要捨下了,所以八正道是真實,但終究要放下,故不能完全等同寂靜的涅槃境界。(部派論師就說「道諦=無漏有為」,能證無漏慧,但屬有為性屬,證滅後就得捨棄之)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58
第四一經
另參見師父補充講義P22~23的表格
針對表格中,最右一欄D類的「(熏)習耳界」這一項,
【師父補充解釋】
界,就是「根」,耳界即耳根,整句就是熏習耳根的意思。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愛看或愛聽八卦新聞,就不是熏習耳根。
凡夫對佛法的認知是淺薄的,因此有機會和師父見面時,應利用機會,盡量請師父開示佛法,以充實自己對佛法的認識,這才是「熏習耳根」。
※學生疑問
針對補充講義P22至23這個表格,講義上寫到,A這一說為根本,而D說可適用在家眾修學。
請問師父:哪表格中的B說與C說的適用對象為何?同理,A說又適合哪類的人來學習?
師父回答:
--A說是根本,因從「戒定慧」三學開始,出家人尚未離家時,多有學佛法,這已學過BCD戒學之前的前行了,所以才說是根本,且解脫道本來就以三學為根本的。
--B及C沒說,應指或通在家,或通出家吧。
--D詳細的從入門說起,當然就適合在家的初學者了。
【師父觀念分享】
就師父的觀察,很多佛教界的長老,修行功力深厚,自我覺察能力很強,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事,這些有修行的長老是不會隨著外境而有情緒上的起伏的,代表長老對自我念頭的掌握是很紮實的。這些有修行的長老,對於身念處的修為成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學生心得
學生覺得,那是這些有修為的長老們能把「我」去除掉,因為既然已建立沒有「我」的認知,一旦遇到困境或逆境時,也就不會生起「我吃虧」「我受氣」「我被欺負」「我被占便宜」…等負面認知,也就不會出現情緒波動。
承上所述,雖然學生已略有此概念了,但要自己做到,自知目前似乎還很困難。
長久以來,只要遇到不如意時,絕大多數時間學生的第一個反應,還是習慣會立即在情緒上作出反擊。
只有少數幾次,在遇到不如意的狀況時,學生知道立刻把自己抽離當下,也就是沒有一個「我」。耶,神奇了,竟然可以不像以往馬上血壓飆高、臉紅脖子粗的,…。
所以,不可否認的,學生也曾體驗過那種不起心動念的身心清涼。只不過要這麼理性、冷靜,現階段對學生來說,似乎只能說是「意外」。
由此觀之,學佛真是「知易行難」!如何控制念頭,並深深內化,使之成為一種好的習慣,學生還得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徹底改掉許多不好的息氣。
(師父批改答覆:OK)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9766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