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51215
2017/03/21 11:00:49瀏覽136|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1215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本周進度從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4講起
第四四經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5
針對《瑜伽師地論》卷86對「生法(取)計是我(=取著為我的)」的解釋中的「俱生我見」
【師父補充】
淫欲是否障道?
有人說會。但也有人說不會。
說不會者,認為淫欲非遍一切眾生,例如小嬰兒就不會。
然而,淫欲屬於隨眠的煩惱,嬰兒時期當然不會生起這個欲望,但隨著歲月成長,生理構造與機能具備之後,是可能蠢蠢欲動的。
所以說,對凡夫來說,淫欲也是與生俱來、與生俱有的。
有取識
我是怎麼來的?是因為我投與自己有緣的父母所致。所以投也是俱生我執。
※學生疑問
1、筆記只記到「有取識」,為何會談到「有取識」?淫欲這種隨眠習氣屬「有取識」嗎?麻煩師父再補充一下。謝謝。
師父批改答覆:淫欲即是貪類的煩惱之一,所以它是跟著有取識來投生的,雖年小沒有淫念,但卻是潛伏狀態,因緣具足就會發生需求。
2、「我是怎麼來的?」這一段有沒有錯,例如「投生」及「俱生我執」這兩個詞彙有錯別字嗎?
師父批改答覆:若論因緣,我這個有情,是依賴父母的因緣,加上個人的業緣,三合一而成為我這個人的,故說單靠自己的業緣還不成事的,也因此佛說「業感輪迴」最難說明的。另外,「投生」這件事,是存有「俱生我執/見」而來的,在阿含經就稱此為「有取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6
第四五經
第一段經文,最後一句,原文:「…,佛般泥洹未久。」
【師父補充解釋】
泥洹,即涅槃。(※學生另查網路資料:泥洹,同般泥洹,指涅槃的意思。)
所以,從這一句經文可知,第四五經是在佛涅槃後才出現的,所不是佛說的。
※學生疑問
1、佛經不都是佛所說的嗎?印象中,佛弟子說的只能稱為論?學生的記憶有沒有錯誤?
2、依此推理,很多佛經應該也不是佛所說的了?那麼,除了本文的第四五經之外,還有很多嗎?
師父批改答覆:不用緊張,事實擺在眼前,有些經是佛、佛弟子、天人等說的,但因為他們都有聽過佛說法,內容也與三法印相合,都可稱為「佛說」的,有的解說「佛說=佛親口說」,但實事上,不止阿含,別的經若非釋迦佛或他方佛說,就是菩薩或阿羅漢等所說,只要合法合律,就可為「佛說」的。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6
第四五經
第六末及第七行,原文:「…;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師父補充解釋】
這三句正是「三法印」。
再看下方的註解34,就可以知道,南傳的相應部經文只有二法印,即無常、無我。而《雜阿含經》說的是三法印。很明顯的兩者是不一樣的。
※學生的理解:
三法印是大乘佛教的說法,和南傳的確不同。而大乘佛教也可稱為北傳佛教或漢傳佛教。
以上理解OK嗎?
師父批改答覆:ok的,北傳=大乘法是從印度往北傳,所以叫北傳。漢傳只指中國漢語系,不包括韓國、日本等佛教。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8
第四五經
本頁第五行末,原文:「…汝今堪受勝妙法。…」
【師父解釋】
一般凡夫都是希望常、樂、我、淨的。
※學生另上網查資料~~
「常、樂、我、淨」被稱為四顛倒,所以佛法要凡夫修習「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師父批改答覆: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8
第四五經
本頁經文最後一段。原文:「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
【師父補充解釋】
本段經文意思,參見本頁下方註解41與42的巴利文白話解釋。
師父另舉例說:
聖者與凡夫的不同──凡夫,感受到苦,知道有一個「我」在受苦;聖者,苦生、苦滅,在這過程中,沒有一個「我」。
承上所述,凡夫與聖者的差別,就在有沒有一個「我」。而有沒有一個「我」,會影響「受」的作用。
※學生疑問
為何說,有沒有一個「我」,會影響「受」的作用?
是不是因為有「我」,就會產生「苦或樂」、「喜歡或不喜歡」等「分別」?所以才說會影響「受」的作用?
換言之,沒有「我」,就不會起分別心,也就不會產生「受」的作用?
以上的理解可以嗎?請師父指正。
師父批改答覆:有「我」,會影響「受」的作用。我的意思是有我執的話,就會連結到我有苦受、樂受等。相反的,聖者沒有了我執,雖五蘊的身心還是有感受,但沒有了我的連結,只觀察「苦的生」「苦的滅」,清楚整個過程,就稱為如實知見苦諦了。

師父再舉實際生活例子來說,一個事事如意的人,是不會去觀察苦的,但若生了重病,生命受到威脅時,可能會把此時受的「苦」加以放大,彷彿人生從此不再有快樂、剩下的生命也都只有「苦」了,…。所以,這是「我執」的問題。
師父說,大家可以思考,當我們也面對不治等重症時,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或許我們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作到「放下」的。
師父強調,雖然現階段我們還不能作到,可是我們可以學習並牢記聖者們是如何面對這種境界的。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97853083